反催收?不,你可能小看了我们
文丨听雨僧庐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01
有网友热情的给我提意见,说我应该多发一些有关“网贷平台催收”的内容,比如各种情况下怎么应对催收,或者是某些欠款人机智勇敢反催收的案例,总之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抓人眼球,似乎大家都喜欢看。
我承认这在网贷负债者群体里有很大的市场,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强行止损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无数次参与过有关催收的话题,甚至几乎每天都有两到三个人在微信里私聊我,跟我探讨有关某个平台催收的事情。
通常是今天给我看看ta收到的某个平台的催收短信,问我怎么办;过几天又会找过来跟我讲,另一个平台的催收又使了什么手段。虽然能够做一点对大家有帮助的事情我也很开心,但是时间久了,真的会腻,会有点烦。
我不怕实话告诉你,有时候我对你关于催收问题的回答,是从我微信的收藏夹里直接复制转发的,因为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一成不变,老调常谈,改个平台名称,一个答案可以反复使用,这可以省掉打字的时间。
这些问答通常都是类似这样的:
你看了我对这些问题做的回答,有没有想打我的冲动。我自己都想给自己一嘴巴子,说什么废话,没一句有用的,都是“可能”,“应该”,“大概”“一般情况”。
但是,这些对你们很有用,对很大一部分网贷信用卡的负债者来说,很有用。我想大概是,朋友们从各个渠道联系到我,看过我公众号里的几篇文章,或者知乎的某个回答,觉得我是过来人很有经验,愿意听我说说对催收的看法,对我有一点的信任存在,或许大家心里面都明白是这么回事,只是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更能坚定自己的想法。
02
可是,你想不想听听我对网贷平台催收的真实想法?
很简单,就是不要对他们有想法!
假如手里有钱,就去联系平台客服,协商减免把账单处理掉;假如手里没钱,就隐忍下来努力赚钱,等到有钱了再和平台协商减免把账单处理掉。
所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你再来看,这整个过程中关催收什么事呢?网贷平台是出借方,我们是借款方,那催收在这中间充当的角色充其量是个平台手里的武器或者派出的爪牙,双方有纠纷,有理就讲理,不行就找法院来评判,你派出个爪牙,手里拿着个武器咋咋呼呼的,算怎么回事呢?谁还不是个宝宝了,欠你的钱就要被你不当催收?
在我看来,不被人**扰,不受人威胁的权利人人都有,尽管负债者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导致违背了契约精神,但是生而为人固有的权利不容被剥夺。
在我强制止损的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其实我很少跟催收有直接的接触,从去年的十一月份开始,我就拦截了大部分的陌生电话,除了银行谁也不接,后来连银行的也干脆不怎么接了,因为你会发现,当你尝试着跟催收说明情况,期望他们能够理解能够宽限一些期限的时候,往往他们第一时间反馈给你的是“不”,是语气不善,是讥笑,甚至是威胁。
这就是网贷催收的常态啊,当你怀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好声好气的去请求他们协商还款的时候,他们的脑海里,想的是这一单催回来了我能提成多少钱,嘴里说的是让你丢人丢到家,坐牢做老赖。
这特么什么东西,怎么有这种职业存在,做这种职业的人时间久了真的不会变态吗?所以你明白我为什么不接催收的电话,因为我还没有钱,我还没有能力给催收的薪水添一份砖瓦。
我何必自寻精神上的折磨,还不如直接把我拉到小树林里强**一百遍来的舒坦,再不行,给我脑瓜子上来一颗**子得了。
03
我关注了很多“网贷上岸”主题的公众号,经常会看到他们发一些关于“反催收”的文章,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文章不会很长,大致是某个平台的催收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接下来某个欠债人又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来反驳,显得机智的一逼。
然后底下是一众粉丝的留言,666,老哥稳,刷的飞起。
我通常情况下会很尴尬,不明白这类文章说明了什么问题,大家跟着追捧是有什么参考意义。然而网贷上岸主题的潮流就在这里,通过贬低网贷平台的人和事,来获得大家的情感认同,然后在一片喝彩声中就圈了粉。
朋友圈、微信群里大家喜欢转发一些网贷平台被调查、催收公司被查封、从业人员被抓走之类的文章。大家喜欢具体到某一家平台,当这家平台出了事,或者有什么黑料,就下意识的开始庆祝害自己的人得到了报应,或者觉得自己关于这家平台的债务,是不是就不用还了。
这害的我经常是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构思这类的文章。不信你看,我写了几篇关于捷信、钱站、玖富的文章,阅读量是公众号里最多的。其实这类的文章最好写,不过是资料的整合加上点自己的评论,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类文章对你的债务无益,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这些纳入监管的平台不会轻易的倒闭,更不会因为倒闭就免除掉你的债务,看一看爽几天罢了。
04
我不屑于反催收,也不宣扬反平台。
我只分享一点简单有用的常识,你要知道你正在经历的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的复杂,不要过多的把精力放在没有意义的东西上,你要上岸,首先精神要强大起来。
在彼岸社已经推送的干货分享里,有关于信用卡如何协商分期还款的内容,也有几种网贷逾期分别有什么后果的概括,还大致的总结了法院起诉的常规流程,以及一些关于征信不良、强制执行、老懒名单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