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获17人!警企联合破获国内首起“筹款黑中介”诈骗案
记者 焦守广
在患者未授权的情况下,菏泽一家医疗机构用患者的资料在多个大病筹款平台发起筹款,并通过筹款黑中介进行恶意推广,骗取善款。今年9月份,水滴筹联合山东警方破获该起“筹款黑中介”诈骗案件。
此案的侦破过程是怎样的?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11月1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连线采访了菏泽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网安大队民警黄建峰。
利用患者信息发起筹款
骗取爱心人士捐款
“我们是7月11日接到的报案,涉及100余万的捐款存在问题,该类恶意商业推广的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黄建峰介绍,该案是由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日常的风控监管中发现涉及某医疗机构部分捐款有异常,后到菏泽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报案,因该线索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危害性大,为尽快查实线索情况,分局抽调了网安大队、佃户屯派出所办案力量成立了合成作战专班,对线索及时核查、及时固定,发现涉及犯罪以后第一时间立为诈骗案侦查。
经侦查发现,该医疗机构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免费治疗烧伤、烫伤”的宣传信息,诱导患者至该院进行治疗,获取患者信息后,在水滴筹等平台发起筹款,并通过第三方推广人有偿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推送、引流,骗取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所得筹款未用于患者治疗,而是占为己有。经扩线侦查发现,类似发起水滴筹、轻松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筹款的患者在该医疗机构共计17人,涉及金额共计300余万元。
黄建峰提到,在侦破过程中,由于该案件来该医疗机构治疗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涉及贵州、河北、河南等地,涉及人员范围广,取证困难;警方去取证的时候发现很多前来治疗烧伤、烫伤是一些小孩子,有些偏远的山区来菏泽都不方便,有些都是借亲戚朋友的钱,抱着一些希望前来治疗,“我们去找他们核实情况,知道该案的真实情况后,还一再委托我们帮忙打听哪儿有比较好的治疗孩子烧伤、烫伤的医疗机构,患儿家长为了孩子真是再难也愿意去尝试。”
截至目前,警方已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7名,其中7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参与诈骗行为的9名,直接参与恶意推广的8人,涉及的相关线索还在进一步的深挖中。根据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国民政部汇报风控排查情况,该类违法犯罪尚属国内首次。
警企联合打击恶意推广初见成效
面对许多大病、重病的患者及家属亟需治疗费用的困难处境,大病众筹作为互联网时代民间互助形式近几年发展很快,众多网友及群众的捐款确实帮助了许多家庭。但有些犯罪分子恰恰盯上了网络筹款监管比较困难这块漏洞,利用患者信息甚至伪造一些患者文案发起筹款。
黄建峰表示,该案例系典型的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诈骗的新型涉网违法犯罪,利用网络社交媒体非接触式推广、引流,发布真实患者信息,获取民众的善款捐助。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在大病众筹领域野蛮生长,不及时的打击处理,会消耗平台用户的信任,严重透支社会爱心,进而影响捐款的广大群众对社会求助的信任,伤害社会诚信体系。
本案件的侦破,是警企联合打击恶意商业推广这种危害社会和患者权益的行为初见成效的表现。黄建峰表示,警方建议众筹平台继续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加强资质审核、求助人信息、收款、医疗资料、提现等方面的审核,完善验证算法、数据模型等方面的建设,让好事彻底变成广大群众放心的好事,让亟需救助的患者能通过平台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据了解,为抵制和打击这种恶意行为,水滴筹一方面平台通过用户举报和投诉的线索,联系筹款人进行核实。另一方面,平台根据积累的异常案例经验不断完善风控系统,基于筹款案例的行为信息,来筛查锁定涉嫌恶意推广的筹款项目,然后由筹款顾问到线下走访查证。一旦判定是恶意推广的筹款案例,水滴筹会停止这个筹款项目,阻断其继续传播,情节严重的,所筹款项将被原路退还给捐款人。截至发稿,水滴筹平台已连续8周0恶意推广案例。
最后黄建峰提醒广大群众和网友,在浏览捐款链接过程中,要辨别一下求助内容以及捐款平台的基础审核、公示内容,看一下是否有身边熟悉的人在平台证实情况,及时核实查看捐款的去向,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捐款平台反映。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