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反赌、防贷-平安小区我先行
电信诈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活动,由于其具有境外或省外遥控、异地提款转款、快速洗钱出境等特点,给打击处理和追赃减损工作造成很大难度,许多当事人发现上当受骗后再报案,往往已错过最佳破案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及时识别诈骗犯罪伎俩,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是遏制此类案件、避免财产损失的关键。
互联网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的是信息爆炸,同时,信息的不对称也给我们带来了极高的风险。这个时代从不缺骗局,从传销到非法集资,从资金盘到数据倒卖,从加盟骗局到产业割韭菜,只要有钱赚,骗子的想象力是没有极限的。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预防网络陷阱,保护好生命财产安全。
一、预防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花样繁多,行骗手法日新月异,常用手段有假冒好友、网络钓鱼、网银升级诈骗等,主要有空间虚拟性、行为隐蔽性、手段多样性等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
用户信息泄露后产生的钓鱼诈骗,包括电话、短信、网络链接以及通过微信QQ的话术欺诈。如,收到网购退货短信被引诱提供个人信息、假扮公务人员套取医保社保信息、因不规范的上网行为(导致自己的关键金融信息被劫持等。)
· 2 ·
黑客通过网络病毒方式盗取别人虚拟财产。一般不需要经过被盗人的程序,在后门进行,骗子可以直接登录发起资产转移,速度快,而且可以跨地区传染。
· 3 ·
网友欺骗。通过网上交友方式,从真人或网络结识,待被盗者信任后再获取财物资料的方式,详见“卖茶叶的小姐姐”。
· 4 ·
庞氏骗局”。通过互联虚假宣传快速发财致富,利用新投资者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不要怀着侥幸的心态去参与,不要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泡沫的崩盘不可预测。
· 5 ·
利用刷网络广告、兼职等手段为噱头,收敛会费进行诈骗。
二、拒绝网络**
网络**指的是在网络中参与某种**的行为。跟传统的**形式不同,网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一般以结果型的赌法为主(例如赌球、赌马、骰宝、轮盘、网上**等),复杂的现场操作方式相对较少。
网络**的形式层出不穷,且敛财手段多样、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参与人员广,社会危害极大。前段时间“麻将群”被封杀就是最好的例证。网络**不需要有实体的**环境,参赌者不需要见面,只需操作电脑、手机就可参与,让人产生动动手就能赢钱的错觉。很多免费软件、电影网站上的**链接,号称送钱并且可以快速提现,实际里面不仅割你韭菜,还送你木马。
网络**十分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庄赢客输”“十赌九输”是赌场的不变规律,参赌者赢了不收手,输了想翻本,往往通过网络贷款平台贷款,最后负债累累,有的甚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三、远离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指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但是,网络借贷虽然能解决临时的资金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由于网络借贷还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在监管上几乎处于真空地带,加上网站的地域及由谁管辖也难以确定,所以在线借贷容易遇到诈骗分子,更有甚者对方还可能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网贷P2P的运营公司越来越少,从高峰时期的几千家,到如今的仅剩三家,整个行业也开始逐渐颓废。
网贷的危害主要提现在以下几点:
· 1 ·
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导致无法认证借贷双方的资信状况,容易产生欺诈和欠款不还的违约纠纷。
· 2 ·
网络平台发布的大量放贷人信息中,有不少是以“贷款公司”、“融资公司”等名义对外发放贷款。
· 3 ·
如果贷款经由网络平台代为发放,那么在网络平台疏于自律,或内部控制程序失效,或被人利用等情况下,则可能出现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资的情形。
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的生活需要平凡的消费,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在刀刃上。我们的人生容错率不高,金钱是人生风险兜底的核心工具。我们更应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和网贷。
文/余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