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新技术新项目推广 山西省中医院:坚持特色发展 做靓“三张名片”
山西省中医院院内制剂。
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医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为满足公众对中医药诊疗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山西省中医院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持续以做靓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和中医特色疗法三张名片为抓手,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药饮片品种全质量优价格低
中医医院要坚持“姓中”,即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中医药手段和方法,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及一些疑难和重大疾病治疗上的优势,满足民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中医医院只有姓“中”,以“中”的方向立本,才能保持传统特色,发扬疗效优势,促进中医药发展。
以中医为特色的诊疗服务离不开中药,而严把中药质量关,是保证疗效的基础。为了打造中药饮片质量品牌,提高临床疗效,医院形成一套“多环节、多层次、高水平”的质量创新管理机制。目前,医院建有4000平方米、仓储条件严格执行国家GSP标准的中药饮片库房,建立了饮片准入、销售、储存、养护、出库复核、调剂发药等质控标准体系,确保中药饮片的优质率。此外,医院还成立由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制学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及鉴别经验丰富的老药工组成专业验收团队,对中药饮片进行性状质量验收;定期聘请省内知名中药饮片鉴别专家进行现场质控指导;同时开展实验室中药饮片水分、硫含量、加重粉、重金属、染色、显微结构有效成分含量等检测鉴别,使饮片优质率、合格率达到100%。医院中医诊治水平逐年提高,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达90%以上,一些常见病、疑难病、多发病通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近几年,中药材价格有所上涨。医院在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察中药市场及周边零售终端的价格,控制医院中药饮片价格,使院内中药饮片平均价格比周边药店低20%~30%,仅此一项每年为社会和患者回馈8000余万元。医院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了中药饮片品种全、质量优、价格低的目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让群众得到“真实惠”。
院内制剂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创新发展是对中医药的最好传承。中医院的院内制剂是中医药特色的体现,也是新药创制的基础。它的广泛使用,不但能够弥补市场上中成药产品的不足,而且极大满足了群众对中医药多元化服务的需求。近年来,医院以名老中医的经方、验方为基础,结合临床使用反馈,加快推进院内制剂的研发和质量优化升级。
若要让院内制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我们认为必须提升院内制剂的科技含量。位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科教院区的医院制剂室将中药性味归经、中医理法方药及制剂优化配比技术融合,建立新型的院内制剂组方规范,建成了集中药制剂研发、中试、生产、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告别了传统的医疗机构作坊式生产模式,如今已经建立了符合国家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的现代中药制剂研发生产体系。
此外,医院全面设置药品检验及质量控制体系,利用数字可视化质量控制平台、沃特世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控制系统及检测设备,实现制剂生产工艺全流程的质量控制,全面保障制剂的质量安全。
目前,医院可配制生产胶囊、颗粒、合剂、丸、散、片、茶、膏、贴等9个剂型,自主创新中药制剂162个品种,涵盖了全院所有重点专科和常见的优势病种,在全国医院中,院内制剂数量名列前茅,这些制剂均为医院数十年临床研究及实践经验的结晶,其见效快、有效率高,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同时,制剂品种均列入省、市医保范畴,其价格为同类中成药价格的35%左右,大大节省了医保资金支出。
山西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充分体现了中医地域特色、医院特色、专科特色,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弥补市场上中成药产品的不足,还极大满足了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医院也在全国绩效考核中拔得头筹。
特色疗法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中医医院主要靠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医院诊疗工作的持续发展。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院善于积累特色技术诊疗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针刺、推拿、刮痧、拔罐、灸类、敷熨熏浴类、中医微创、骨伤、肛肠、其他共10类100余种见效快、疗效好、适应证广、价格低的中医特色疗法,成为医院一张闪亮的名片。
焦氏头针、通督正脊术及铺棉灸是医院诸多适宜技术中最具代表性且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中医特色疗法。焦氏头针的创始人焦顺发教授是医院脑病科主任焦黎明的父亲,焦氏头针是中国古代针刺治疗脑病的独特理论与西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结合的产物,脑病科将其应用于脑源性疾病引起的偏瘫、失语、偏麻等疾病,见效快、疗效优。
通督正脊术由医院王中衡教授所创,目前在推拿科已传承三代,它以脏腑、经络与脊椎解剖部位的相关生理病理为基础,运用推拿和导引手段对脊椎错动的关节加以整复和鼓动腹部丹田气血,使督脉气血条达、经络通畅,腹内阴阳调和,在治疗颈椎病、腰腿痛、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头痛、失眠、面瘫等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的病症方面有着独特疗效。
铺棉灸是针灸科赵立新教授研发的新技术,是一种以温热为刺激源的治疗方式,直接在病损部位取**施灸,从而使血管扩张,增强屏障功能,减轻水肿炎症,促进组织修复,达到疏通经络、驱邪外出的目的,能够治疗多种皮肤病,特别在消疹止痒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多年来,为了推动疗效显著的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应用,医院将中医特色疗法应用和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并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以鼓励临床尽可能多地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2023年,医院在广泛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在中医适宜技术领域有造诣、有经验的专家编写包含100种常用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手册》,本书籍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并受到广泛赞誉。此外,依托医院140余名适宜技术优质师资的力量,在今年的山西“百师千徒”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1700余名基层学员们对该《手册》给予了高度评价。医院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创新、研究、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医疗服务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中医人的力量。
通过持续做强中医三大特色工作,山西省中医院在中医药特色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不仅在中药饮片价格控制、制剂生产规模和品种数量等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还通过中医特色疗法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中医药诊疗服务水平。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也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医院正在建设配备有饮片物流、智慧药房、制剂车间、药茶车间、提取车间等配套设施的中药产业基地,力争达到现代中药先进制造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水准。山西省中医院将继续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和中医特色疗法三张名片擦得更亮,为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实施方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