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昇」综合布线中缆线增补与维护为何要考虑与冷热通道的关系?
数与制冷的需求动辄十几千伏安,由此衍生出冷通道隔离、热通道隔离、柜间制冷等多种形态的机柜设计。当缆线运行环境温度范围超过-10~60℃时,湿度超
随着装机密度的增加,数据中心单柜供电与制冷的需求动辄十几千伏安,由此衍生出冷通道隔离、热通道隔离、柜间制冷等多种形态的机柜设计。新形态的机柜对热源的管理要求甚高,通常会对机柜内送风或回风通道做一定的密闭处理。柜间综合布线的路由通常位于密闭冷通道或热通道内,从而引发对以下新问题的考量。
(1)如何减少因综合布线扩容或维护期间制冷效率下降的影响
在传统环境下,影响综合布线系统实现小面积扩容或维护的机柜可局限在路由两端的两个柜,当布线路由位于隔离的冷通道或热通道时,任何对布线的操作均将对微模块的整体制冷形成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多个机柜的运行。因此,设计机柜时应尽量考虑布线的维护可操作性,对于因设计原因无法提供相应操作环境时,应事先考虑充分备份主干,以减少打开冷/热通道的机会。
(2)综合布线产品对热通道或冷通道内环境的额外需求
热通道内的温/湿度要求可能会超过常规的室内布线需求。考虑局部极端环境下,根据ISO/IEC 对于环境的划分,当缆线运行环境温度范围超过-10~60℃时,湿度超过5%~85%时,应属于轻工业环境,布线系统应遵循轻工业环境设计选型。
此外,粘贴在缆线上的标签同样应采用满足一定湿度要求的型材,避免长时间高温环境下标签脱落。
冷/热通道封闭区域都属于不可见顶部通风环境,按标准应充分考虑防火要求,建议采用CMP/OFNP防火等级。
(3)如何对热通道内敷设的综合布线进行维护
当综合布线路由位于热通道内时,其维护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保人员的安全性,提供充足的照明及防跌倒措施,对可能产生的局部高温做充分的隔离防护;
②尽可能减少热通道开启的时间;
③通过临时措施减小热源回流,如毛刷、透明隔热布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