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产”崛起时代: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如何坚守文化金融底色?
流程编辑 | 丁之淼
当金融机构的“核心文化”和一座城市的“核心文化”邂逅,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过去十一年,拥有“文化金融基因”的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以具体实践,给出了问题的答案:它以金融资本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推动文旅企业、数字科技、金融资本在南京这块文化故土上碰撞融合。
如今,站在数字文旅等城市经济“核心资产”崛起这一时代节点,以及新冠疫情仍未消退这一关键时刻,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应时应势而变,选择将作为文化金融新阵地的文化特色支行由南京华侨路迁徙至江苏与南京的政策中心——北京西路。
而这一次变阵,也为江苏省首家文化金融支行下一个发展周期定下了总基调,其将不忘初心,在当前强化疫情防控与金融保障的同时,于未来继续坚守文化金融底色,全力奋进谱写新的发展华章。
传承文化基因
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56号,毗邻“华东第一商圈”新街口,交通便利、人流密集、金融需求旺盛。
与此同时,这里也位于南京老城区,民国建筑环绕,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知名高校咫尺之遥,历史文化氛围浓厚。
乘着地利与人和之便,2012年,江苏省文化厅(现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的首家“文化金融”特色支行——北京银行南京华侨路支行(以下简称“华侨路支行”)在这里正式揭牌开业。
飞鱼财经发现,巧合的是,同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正以迅猛之势席卷中国,以阿里、腾讯的成长路径为模板,互联网公司纷纷成为银行与投资机构们的座上宾。
面对新产业趋势,为何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仍选择以文化立行,将文化金融作为服务特色?
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政策号召,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要把文化特色传承下去。”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6年,北京银行总行就依托区位优势,开始探索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道路。截至目前,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文化金融市场的份额已高达70%,其已成为一家文化金融特色银行。
2010年,北京银行入驻南京成立分行机构后,同样选择发力文化金融赛道。次年,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就与江苏省文化厅签署了100亿元的意向性综合授信合作协议,用于支持江苏省域内优质文化中小企业发展。
而凭借着传承总行与南京分行的文化金融基因,践行文化金融特色服务,华侨路支行也率先从南京银行业中脱颖而出,其在成为首家省级文化金融支行后,又跟随分行获得了首批“南京市文化银行”的授牌。
据介绍,九年间,该支行持续深耕文化金融领域,其成功举办了江苏首支文化创意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仪式,与南京市委宣传部签订“商标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仪式,参与推出了多项地方文化金融创新项目……
此外,支行还创造性地建立了“银行中的文化沙龙”品牌,将美术馆、音乐厅、电影院等艺术元素带入银行网点,与金融服务相融合。
在客户服务方面,上述负责人强调,“支行以文化立行的要求是每一个员工首先要做有文化的人。因此,在创建之初,我们就将客户服务工作列为了立足之本,始终秉持以‘客户至上’为中心的‘四度’特色服务理念。”
除此之外,飞鱼财经还注意到,当时的华侨路支行特地在银行门口做了一个指示牌,希望给环卫工人、交巡警等城市服务者提供一个喝水休息的地方。而在门口的台阶与侧面的安全门处,则分别设计了环卫工人饮水以及关于导盲犬的画作。
而疫情期间,支行根据南京市政府及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的相关工作部署,强化网点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做到柜面及自助机具对外支付的现金均经过专业消毒柜进行消毒,并持续加大现钞备付,保障客户金融需求。
综合来看,曾经的华侨路支行既是北京银行南京分行文化金融基因的缩影,同时又是其在服务细节上的显影。
以文化支行为样本,我们能看到,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不仅是江苏省内文化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者,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者,其向社会与客户真正提供了“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破解产业金融困境
将文章视角聚焦到对公业务,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以及其文化金融支行如何为江苏与南京本地的文旅实体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需求决定供给,先看企业端的痛点,支行一位对公信贷经理认为,“文旅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在于轻资产、缺少抵押物、融资价格高等。”
事实确实如此。据一位城商行内部人士表示,商业银行受风控压力,审批企业融资贷款基本都需要房产、厂房等实体抵押物,而大多数文旅企业只有如商标、IP形象或剧本等无形资产,银行很难评估量化其具体价值。
洞察文旅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依托总行文化金融的优势创新产品“智权贷”,与南京市政府、无形资产评估公司、保险公司等多方联动,引入专业评估机构量化无形资产的价值,再由保险公司对评估公司的评估价值投保,最后银行根据南京市政府提供的相关贴息政策支持,向文旅企业发放基准利率的贷款。
除此之外,自成立以来,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应时应势,研发推出了“艺拍得”、“文旅贷”、“创意贷”等多个文化金融特色产品,从多个维度帮助本地文旅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对此,音乐话剧《琥珀》剧组有着深切的感受。据了解,《琥珀》于2020年秋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上演的预售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但秉承文化金融的服务特色,为体现文化银行责任担当,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乘着当时成立十周年之际,决定与话剧联动,举行“文化金融双星会”客户尊享活动。
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分行支持《琥珀》的演出,主要是看中剧目本身的艺术品质,既为客户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又能通过实际行动助力疫情后文化市场的复苏与繁荣,达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从最后的票房情况来看,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的这一次支持有效促进《琥珀》进一步打开了本地市场,话剧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上述这些也只是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向文化领域输出“金融活水”的冰山一角。
据了解,目前,南京分行已搭建了“文化专营团队+文化特色支行+文化创客中心平台”三位一体方案,以共同打造文企客户“雏鹰孵化”陪伴成长计划,实现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如此前南京本地曾有一家知名出版企业已处于“上市孵化”状态,但最后由于多方原因未能实现上市,早期投资人便撤出了资金,该企业迅速滑向破产边缘。分行及支行经过认真调研,认为这家公司仍然有发展空间,遂为其提供了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从今年经营数据来看,这家公司目前的发展势头良好。
另外,在去年疫情期间,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及文化金融支行还向文化类企业打出了“快审批、给展期、增授信”的政策组合拳,为包括南京大华大戏院在内的多家文旅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已累计向全省文化领域企业提供融资近200亿元,服务文化类企业近千户。
实际上,大力赋能文化类实体企业的同时,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在帮扶其他行业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方面的表现同样亮眼。
如在近期的疫情期间,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就为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量身打造并推出了抗疫保障企业特色金融产品“京e贷-应急贷”、“银税贷”等产品。
据相关业务人士介绍,“京e贷-应急贷”和“银税贷”均采用线上申请的方式。如果在北京银行南京分行有贷款未结清的客户,无需抵押就可申请“京e贷-应急贷”,通过登陆北京银行手机银行,点击“贷款”“京e贷”查看授信额度,随后点击提款系统自动完成审批放款,可按月付息,也可按月等额本息两种方式还款。
另外,北京银行南京分行还根据部分小微企业疫情期间出现的资金困难,主动为其延长还款期限,以保障其正常经营。
同时,在金融科技端,北京银行总行加速落地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也在总行领导下,加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为文化企业为代表的各类优质客群提供优质金融科技体验。
显然,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及其文化金融支行不仅已成为了本地文化金融业务的排头兵,其也是本地文化企业的金融引擎,其更是实体经济产业成长发展的陪伴者。
从某种角度上看,北京银行已凭借其深厚的文化金融基因与一站式文化金融服务,为江苏、南京实体经济产业的创新转型注入了新的思维角度与发展动力。
这无疑是当前金融机构与城市创新基因交融的一个新样本。
眺望新十年
从华侨路56号驱车向北出发,仅10分钟路程,便来到了历史文化氛围同样浓郁的南京市北京西路。
不过从政治地位看,这条路还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这里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办公所在地,其与一系列江苏文化产业政策的诞生联系紧密。
而站在路口放眼望去,红色标志的北京银行网点格外显眼,随着乔迁更名工作的完成,作为前身的华侨路支行已然蜕变为崭新的北京西路支行,而不变的那颗初心仍然是“文化金融”特色。
回顾历史,冥冥之中,北京银行的网点布局与江苏省、南京市的经济发展,更像是一种暗合着历史潮流的联系。
十一年前,中央号召建设文化强国。基于此,以文化金融为纽带,北京银行跨越一千公里来到文化古都南京。
十一年后,中国经济加速变革,以数字文旅为代表的城市经济“核心资产”正在崛起。乘着时代东风,“文化金融”特色支行迁移到“文化政策中心”北京西路。这也预示着,北京银行与江苏、南京文化产业的拥抱将愈加紧密。
对此,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新登场的北京西路支行将依靠地理优势,继续担任文化金融先锋。在业务上‘抓大不放小’,既加强与本地文化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同时,还将积极发挥金融引擎作用,继续助力文化初创企业的成长。”
将视野拓宽到行业。今年上半年,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2.67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9.2%,两年平均增长13.9%。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据此对比发达地区来看,未来,江苏省、南京市的文旅产业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产业经济转型新趋势,围绕“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定位,年初,南京市文旅局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南京将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南京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极,把南京打造成为文化强市、国家文化和旅游中心城市、世界知名文化和旅游城市。”
可以预见,未来,数字文旅产业将成为江苏省、南京市的城市经济“核心资产”。
大鱼大水。站在新十年,眺望2035,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和文化金融特色支行将依托政策和自身品牌优势,继续在文化金融赛道上深耕厚植,努力构建以江苏省、南京市为核心的文化金融生态圈。
而伴随着南京、江苏,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繁荣腾飞,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也将跟随总行发展步伐成为金融资本与城市经济、城市核心文化交融的标杆与经典范式。
把握时代脉搏,未来,北京银行南京分行、文化金融支行将继续站在高起点来谋划新战略定位,并持续与中国文化经济产业共生共振。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