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项目小吃店 把特色小吃标准化,7年他成功开店1000余家,一年卖出三个亿
鸭脖子作为一个在武汉存在了多年的小食品,长久以来操作模式都是单个门店,沿街叫卖。顾青第一次想到了将这个不太起眼的产品当一个项目来做,而且是以连锁
鸭脖子作为一个在武汉存在了多年的小食品,长久以来操作模式都是单个门店,沿街叫卖。顾青第一次想到了将这个不太起眼的产品当一个项目来做,而且是以连锁的方式做。
他确实做出来了。50万元起家,短短7年时间,久久丫的连锁网络遍布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门店数量每年以100%的规模增长。
同时,久久丫在与众多竞争对手的搏杀中,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久久丫不仅定位清晰,顾客回头率高,而且已然成为一个休闲食品品牌。
这其中,原创始人顾青的功劳不可磨灭。先后担任过乐百氏营销公司总裁助理、乐百氏武汉公司总经理等职务。独特的经历培养了他的商业直觉。顾青在武汉待了多年,一直是武汉鸭脖子的忠实粉丝,在离开乐百氏选择自己的创业项目时,他看出鸭脖子有做大的可能。
久久丫的成长道路上,顾青的“老东家”,现改做投资的何伯权的点拨很重要。何伯权提醒顾青,鸭脖子行业进入门槛相当低,所以产品竞争不是核心,真正的竞争集中在品牌层面。
因此,久久丫一开始就紧紧围绕品牌建设做工作,由于专注于品牌的打造,后来当市场上涌现出众多类似的品牌时,久久丫早已在人们的心智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为了达到把特色小吃做成标准、做成品牌的目的,顾青做了两件事情。
其一,保证产品安全及统一性,实现工业化生产。原料采用山东乐港集团樱桃谷鸭的鸭脖子,进货时久久丫要求统一为一公斤5根的鸭脖子,长短、粗细都一样。由30多种原料制作的香料从武汉空运到全国各地。久久丫的师傅全都来自武汉,甚至连味精都是最好的。
其二,把目光聚焦在白领阶层进行定位,不仅避开了可能的价格上的恶性竞争,而且因为聚焦产生了区隔,使得久久丫的品牌形象及文化内涵更为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