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栖霞 关于举办第七届“赢在南京·栖霞杯” 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暨 南京都市圈双创邀请赛的通知
各院(部):
根据省科协等相关部门“关于印发《2023年“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方案》的通知”(苏科协发〔2023〕26号)和《2023年度“科创中国·南京行动”工作要点》(宁科协〔2023〕47号)的部署和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赢在南京·栖霞杯”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暨南京都市圈双创邀请赛,请各院(部)教师积极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书记处、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引领全市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贡献力量。
二、大赛目标
汇聚全市科技工作者,搭建双创培训实训、评估评价、融资投资、孵化转化、资源共享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业生态;培养和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加快智改数转,推动新兴数字产业,发现和带动一批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优秀项目落地孵化;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推进南京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产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赛主题
科技自立自强 双创驱动发展
四、大赛时间
2023年5月—10月
五、主办单位
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南京市总工会
共青团南京市委
六、承办单位
江苏华普亿方科技有限公司
七、协办单位
栖霞区科技镇长团
栖霞区科学技术协会
八、组织机构
(一)组委会
主任:
朱 军 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副主任:
顾元刚 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季 斌 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二级巡视员
傅 浩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代吉上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马书婷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
马洁峰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郁 忠 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王 军 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
(二)组委会办公室
大赛设组委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协企事业科协联络部,顾元刚兼任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下列人员任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樊忠卫 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企事业科协联络部部长
滕旺林 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郭玉明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发展处处长
吴小云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处处长
杨 凡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管中心四级调研员
郭双庆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处处长
周永海 南京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
武友楠 共青团南京市委权益与发展部副部长
(三)大赛评委会
大赛设立评委会,由科技专家、创业投资专家、科技企业家等组成。评委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根据统一评审规则及评选标准,从“技术与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财务分析”、“团队建设”等方面综合评分。为保证赛事公平公正,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
九、参赛相关事项
(一)参赛对象及资格
1.市科协所属各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事业(园区)科协青年会员,在南京创业、工作或拟来南京创业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型企业家(在宁台籍科技工作者参照执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同时邀请南京都市圈城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鼓励党外科技工作者参赛。
2.参赛项目须真实有效,创业企业成立时间不早于2020年1月1日,项目核心团队成员按贡献主次顺序排列,人数不超过8人。
3.参赛项目涉及职务发明的需要取得本单位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授权,且不存在泄漏国家秘密的情形;非职务发明参赛项目的创意、技术、产品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法人或自然人无产权纠纷。
4. 组织动员南京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个人、优秀项目团队参赛。
5. 往年获得南京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奖项的项目,不得申报。
(二)大赛领域及分类
1.大赛围绕我市2+2+2+X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传统产业,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突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科学、现代农业、创新方法六个领域的创新创业大赛。具体情况如下:
①信息技术:包含通信、电子、控制、物联网、人工智能、软件、电子商务、量子科技、区块链、科技金融和信息服务等。
②装备制造:包含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机械、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船舶工程、建筑、节能环保、新能源等。
③新材料:包含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
④生命科学:包含生物技术、医药、医疗器械、卫生保健等。
⑤现代农业:包括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家庭农场、阳台农业、食品加工、设施农业装备、农业绿色防控、农业电子商务等。
⑥创新方法(TRIZ)比赛:将TRIZ方法运用到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应用等方面产生的科技成果。
2.每个领域分为创新和创业两个组别。创新组项目是指技术、成果领先、先进的技术创新项目,或是能显著提升应用效果、生产效率的技术改造项目,或是具有培养价值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创意项目;创业组项目是指申报人已创办企业,拥有创业团队、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或关键技术,技术、成果和产品市场反应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企业成立时间符合参赛条件的项目。
十、大赛流程
大赛分为宣传动员、双创培训、市级比赛、省级决赛等阶段。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高校科协、各园区科协、各区科协、各有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并按要求推荐项目参加市赛。在市赛基础上推荐项目参加省决赛。
(一)2023年5月份,宣传动员、组织发动
各参赛单位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2023年5月中旬-6月上旬,双创培训、项目申报
各参赛单位开展双创培训,遴选优秀项目,于6月16日前推荐申报项目参加市赛。(为与省赛衔接,项目申报书内容统一采用省赛申报书格式,详见附件1)。
创新方法比赛的申报条件和申报方式,另行通知。
(三)2023年6月下旬-7月中旬,市级比赛
本届比赛按6个领域组织,根据情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赛。参赛人员通过PPT、视频播放、实物(或模型)等形式进行项目展示,并向评委进行项目讲解,就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每个项目讲解、答辩时间15分钟。市赛评委会通过项目问辩、交叉复议等评审环节,对比赛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四)2023年7月下旬-10月,参加省级比赛
大赛组委会推荐本届获奖项目参加省赛,对项目申报书及相关材料的填写情况进行把关,于2023年7月下旬将项目报送至省赛组委会办公室。8月上旬,省赛组委会办公室和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的项目进行初审,确定入围项目。9-10月举办省赛总决赛。
十一、大赛奖励办法
1.市级比赛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表彰参赛优秀项目,颁发获奖证书。
2.市级比赛同时设置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单位按培训人数、初赛人数、获奖数、推荐到孵化平台并签约项目数和组织情况等进行考核。
十二、优秀项目对接推荐和科技服务
为推动双创项目与园区、企业、资本对接,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大赛组委会将结合大赛各阶段进程,为参赛团队提供以下项目服务:
1.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和指导。将聘请科技领域的战略性领军专家,创新管理领域的科技经纪人,金融、法律界的专业人士,具有丰富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具有辅导公司上市成功经验的创投、风投专家等,在大赛过程中提供专业培训辅导、评审咨询和渠道对接等服务,辅导和引导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2.举办优秀项目专场路演活动。围绕相关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产业特点和招商要求,组织开展小型多样化的双创路演赛以及项目对接会,推进项目与园区、双创基地进一步交流沟通,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孵化。
3.加强项目追踪和后续服务能力。发挥科协组织科技人才优势,为有潜力有前景的项目提供科技服务,完善与优化技术转化方式,共同推进项目良性健康发展。大赛组委会将依托“科创中国”和“智慧科协”平台,组织部分参赛项目在线展示,向相关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投资机构开放,推动参赛优秀项目孵化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