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假期,远离各种“贷”
期待了这么久的五一、五四小假期终于来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现就201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放假安排及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安排为:2018年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二)为法定节假日,4月28日(星期六)公休日调整至4月30日(星期一)。
二、4月28日(星期六)照常上班、上课(上星期一的课程)。
三、“五四”青年节放假安排为: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及年龄28周岁以下(含28周岁)的教职工5月4日上午放假半天,5月4日上午停课。
四、5月4日上午年龄28周岁以上的教职工照常上班;5月4日下午全体师生员工照常上班、上课。
看到假期安排通知,小伙伴们准备怎么过呢?不过小易要告诉大家的是,在开开心心玩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自身安全,购物时也要理性消费哦。因校园贷而发生的惨案令人唏嘘不已,但同时也警醒着我们。
或许大家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校园贷、**贷、培训贷、现金贷、美容贷等行为可怕之处,但现在出现了更为可怕的“套路贷”!
频发的“套路贷”
近期,山东长清一批大学生深陷“套路贷”引起了网友关注,其中一女大学生借5000元被逼还13万,还写下30万欠条。诈骗团伙用各种手段催债,在借款大学生家的墙上喷上各种威胁性和恐吓性的语言,有的大学生已经离家出走,甚至全家搬迁……
大学生陷“套路贷”,有人不得不举家搬迁
盯上大学生,“套路贷”比“校园贷”更害人
2017年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据报道,该女生借款的校园贷平台至少有5个,仅在某一家平台就累计借款257笔共57万多元。其家人曾多次帮她还钱,期间曾收到过“催款**照”。
2017年9月7日,华商报报道,21岁的陕西大二学生朱某某贷款20多万,用于同学聚餐以及偿还贷款等,当无力偿还时跳江自杀。
2017年8月15日,20岁的北京某外国语高校的大学生范某某,在吉林老家溺水而亡。家人发现他留下的遗书后,他的手机还不间断收到威胁恐吓其还款的信息。通过其家人介绍得知,他此前曾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借“高利贷”,已累计达13万余元,其中一笔借款数额为1100元,一周后需还1600元,周利息高达500元。
很多网友也听说或遇到过类似的“套路”:
关于“校园贷”的一段视频,每个大学生都该看看!
“套路贷”是什么
简单来说,套路贷就是披着借贷的外衣,而行骗钱之实的套路。这种套路环环相扣、仿若背后有专业人士指点。之所以说“背后有专业人士指点”,是因为这种套路可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一旦借款人不能还款,骗子们可以拿着完整的证据链起诉并胜诉,以强制执行判决书的方式让借款人倾家荡产。
警方表示,放贷团伙的规则一般是借款1万元,要打2万元的借条。这叫借一押一,也有借一押二的。催还款时,通过电话进行联系,以语言要挟的方式要求大学生本人进行还款。有的往借款大学生家的墙上喷上侮辱性、恐吓性的语言,来最终达到获取金钱的目的。
一个引人思考的视频
“套路贷”的套路
下面这几种情况都是“套路贷”犯罪行为:
1、以“迅速放款”为诱饵吸引借款人,随后以行规为由,哄骗借款人签下高于所借款项一倍甚至数倍的欠条。比如借10万元,欠条写的却是20万元。此时骗子最常见的话术是“不会真让你还这么多,按期还就没事”。
2、刻意制造逾期陷阱。当还款日期临近,借贷公司不主动提醒借款人逾期,甚至以电话故障、系统维护为名导致借款人无法还款。然后,这些公司就以违约为名收取高额滞纳金、手续费。
3、层层“平账”。放贷人哄骗借款人前往银行转账取款并拿走现金,留下银行流水作为证据。比如,放贷人通过银行转账给借款人20万元,接着让借款人取出,然后拿走其中的10万元,最后借款人实际到手的钱只有10万元,但是银行流水却显示有20万元进账。
4、以“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行业规矩”等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借款合同、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各类合同。玩文字游戏制造各种陷阱,致使借款人违约,从而非法占有借款人财产,甚至霸占房产。
5、与被害人进行相关口头约定,制造资金给付凭证或证据,制造各种借口单方面认定被害人“违约”并要求“偿还”虚高借款,在被害人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进而通过讨债或者利用其制造的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各种手段向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施压,以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合法财产的目的。
6、通过暴力手段,或者所谓的“谈判”“协商”“调解”以及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使被害人产生心理恐惧或心理强制等“软暴力”手段索取非法债务。比如家门口泼油漆、撬借款人家里的门、一路尾随借款人等。借款人无法社交也没有生活,只能躲躲藏藏。不少人通过这些公司借款后,原本借款金额仅为10万、20万左右,最后都“滚雪球”滚成了三四百万。
身陷“套路贷”,怎么办?
当前“套路贷”案件频发,切勿从不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借款,签署借条时,务必核实借款金额,要按实际借款金额填写,如果对方要求你写虚高金额,一定是套路贷,一定要拒绝。
此外,归还借款后一定要将借条等相关凭据讨回并销毁,必要时还可让债权人写下收条。不给子犯罪分子一而再,再而三敲诈勒索的机会。
最后,如果遭遇对方提起虚假诉讼,借款人一定要出庭应诉,向法官表明实情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接到法院传唤后拒不出庭的,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可以缺席判决,这样对于被害人就被动了。
“套路贷”在本质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你已陷入了“套路贷”陷阱,务必及时告知家人、老师和报警。
(大学生小李陷入骗局后,发现和他一样受骗的大学生还有很多)
面对“套路贷”,我们应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良好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消费,避免攀比从众心理,做好自主理财计划。建议做到量入而出,适度消费。
2、避免用借贷工具,贷款要到正规部门
尽量避免使用借贷工具,不要参与网络贷款,就算真的需要贷款也要去正规部门。
3、向老师和家长求助
有问题和困难应向家长和老师求助,及时沟通,不要给予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更不要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走上歧途,酿成惨剧。
我们的大学,我们的人生,不能简单复制粘贴,
切勿因小失大,远离各种”贷“!
五一假期,图书馆开馆时间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