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论文也能毕业!?那研究生还发表论文吗?
不发论文也能毕业了?
发得了论文才能毕业!这是多少年来大家一直默认的事实。
发论文,是每个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
现阶段,论文几乎成为能直接决定研究生是否毕业的唯一要素。
这也导致研究生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去应对这样的现实。
花钱向出版商买版面刊登文章、帮助导师完成各种生活杂事,求导师动做课题、写论文,还有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的写论文,更有干脆找人代写等等。
这些乱象丛生的研究生论文,使得整个研究生毕业环境,被乌烟瘴气所弥漫,不仅导致研究生毕业受到不公平待遇,更对相关学术研究,造成不良影响。
这样的乱像终于引起教育部关注,并被采取措施来制止,教育部出手了!
教育部下达“好消息”
关于研究生在读以及毕业时所出现的问题,教育部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其中,有以下两点,事关毕业论文,研究生们终于不再困于“唯论文”了。
1、不得将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
毕业论文是对研究生学业研究程度的一个考察,其需要真实表达出研究生对相关专业、课题的了解、完成程度,是对学业完成度的检验。
并不应该以是否被刊登、或者发表作为唯一判断依据,不然,只能导致研究生们无论文章质量好坏,只会去不择手段的考虑发表问题,而非学术内容。
这次,教育部推出的新规定,不得将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直接从根源上扼杀了某些研究生的“歪门邪道”。及时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由此敦促学校和导师,对学生的考核要全方面、多元化,不能再过度盲目将论文与毕业相捆绑,对于这种改变很多研究生表示双手赞同,幸福来得太突然。
不能过度依赖论文在期刊发表与否
通常评论一篇论文的好坏,应该从论文的内容着重入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论文的评价,仅限于是否在专业杂志上刊登为唯一评判,虽然专业杂志具有一定权威性和认可度,但绝不能把其作为,认证学生论文质量的唯一依据。
教育部的这一通知,及时整治了这样的乱象,为保障研究生论文的创新以及贡献度,提供了有效的改善方法,也防止了以期刊数据作为研究生评定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通知对广大研究生来讲,无异于是一种好消息,不仅能从根源上净化研究生毕业风气,还能为研究生专心搞研究,不被其他与学术无关的问题所支配。当研究生们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问题上时,自然会更乐意钻研学术知识,为国家科研事业创造贡献,也从最根本上解决了研究生“唯论文”的问题。
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
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认真学习本专业,多去阅读相关论文
所谓研究生,当以研究学术问题为主要学习任务,在读研期间,应该专心搞科研,将本专业知识与科研课题相结合,认真学习,通过导师的引导和推荐,在与同学间交流互动的同时,日常做好笔记,多去阅读相关论文,以事实论证为基础,将结构梳理清楚,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专攻本专业知识才是关键。
做好研究、写好论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在对本专业知识研究透彻的同时,自然能很好地完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在研究生期间,之所以将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考核标准,是因为论文既能训练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将学生日常所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最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整的表达出来。
这是一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研究生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能否获得奖学金的一项考核标准。如果前期研究到位,就不必担心自己论文的优秀程度,也就不必担心自己的论文是否会被发表。
争取一些奖项,争取获得学校的学业奖励
努力学习表现优异的研究生,国家和学校都有一定奖励,在读研期间,学生应争取努力表现,争取获得学校的学业奖励,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肯定和荣誉,也是研究生能力的体现,对于日后研究生毕业、就业等都有很大帮助。
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也要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国家或者学校级奖励。并不是为了奖学金,而是这种鼓励对于研究生学习是非常激励的,可以加深对学术研究的热情。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读研,当成功考取读研机会后,更应该珍惜这样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读研期间应尽力专心研究,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和认识。
不要考上研究生后就觉得万事大吉,快毕业才去临时抱佛脚,想用各种“旁门左道”的方式换取毕业的成果,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不利于整个研究生团体的进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