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无以解脱的轮回——对韩国影片《春去春又来》的一种解读.doc
春又来》的一种解读
i髯
对韩国影春去春又来一种解读
【摘要】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春去春又来》用圆圈式的叙事模式表达了这样一
种男性命
运:排斥女性的男性虽然在自我世界中完成成长仪式,却不可避免的陷入以游戏的
“恶”开端
的喜忧参半的生命轮回中.拒绝女性的爱的光芒照耀的男性终将无法摆脱这样的
命运循环
【关键词】男性女轮回
起初并不知道金基德其人其作.网上听
说,喜爱韩国电影的,不妨看看金基德,不以
为然.后来又听说,要了解世界当代电影的,
不可不看金基德.《春去春又来》就这样耗去
我大半个午后.
金基德的电影真美.一种安安静静,干
干净净的美,美得令人窒息.这显然得益于
他在法国造就的深厚的绘画功底.一面波澜
不惊的湖,湖中央一座亘古沉默的佛寺,老
和尚与小和尚俩人共享这方天地,温暖而祥
和.春天,顽皮的小和尚在青蛙,鱼,蛇的身
上绑上石块,嘻嘻地看它们负重挣扎的窘态:
夏天,一位少女的到来,让已长成青年的小
和尚发现了青灯黄卷之外更深广的快乐世
界,他终于不辞而别,追随少女而去:秋天,已
三十岁的小和尚回到佛寺,带着一把还沾着
妻子血迹的凶器,老和尚把他交给前来擒凶
的警察:冬天,刑满归来的中年和尚,接替已
经圆寂的老和尚掌管佛寺,一个女人把一个
婴孩遗弃在这里.
春夏秋冬.一个男人的生命历程.寓言
般的叙事,简单而利索.然而,一直到第二个
春天来临之前,有话要说的情绪渐渐演变成
想拍案而起,不平则鸣的冲动.心中喋喋不
休地在质疑,究竟凭什么把这么多的赞誉给
了这一部明显有”厌女倾向”的电影,而它又
是当代世界顶尖导演的代表作.这样美的电
影,对女性,却着实残酷而决绝.宛如一柄利
器,出鞘时,在阳光或月光下,虽然也亮晶
晶,明晃晃得可惊可叹可爱,刀光剑影中,凛
然而至的却是仇恨,是杀气.
这个男人的成长仪式显然并不能在男
人的世界里自行完成.老和尚对小和尚谆谆
教诲,告诉他要分辨清楚模样肖似的草药和
毒药,因此救人和杀人仅在一念之差:告诉他
不可玩弄青蛙,鱼,蛇这些小生命,如果它们
死了,将永远有一块石头压在他心上:告诉他
要斩断欲念,放下执着,因为”欲念使人产生
执着,执着使人产生杀气”.尽管如此,小和
尚还是晕眩,迷离于满足欲望的巨大快乐,
毫不迟疑地向俗世生活飞奔而去,而当他到
底明白那原来不是永恒的乐土时,终于大开
杀戒.毋庸置疑,影片中,在男性从春天的懵
懂状态走向冬天的圣洁境界的过程里,女性
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女性建
构起迥异于男性世界的另外一个他者世界.
这世界提供给男性另一种选择,同时也提供
给男性反省,回望自身世界的彼在场域.要
注意到的是,恰恰是女性的水性杨花成为男
性对这个他者世界的全部想象和定义.老和
尚凭他的经验,阅历或者智慧告知小和尚,
俗世是不值得一去的,它带给他的将只会
是伤害.果然不出所料,三十岁的小和尚回
来了,一身的俗世风尘,填充着他的胸腔的
是对女性的仇恨:”她与别人好上了”,”我杀
了她”.匕首一下一下狠狠地扎在地上,对女
性肉体的残忍毁灭还没能完全平息和消除
青年和尚的杀气.他的眼里闪烁着的是回忆
杀戮的快感和继续杀戮的渴望.没有怜悯,
没有懊悔,也没有恐惧,尽管很多年前,被老
和尚责骂后,他去寻找被绑的小动物们,对
着它们的尸体伤心地呜呜哭泣.那个悔过的
小男孩早已沉入时间的暗影中,被青年和尚
忘得一干二净.正是对女性,对两性世界的
彻底绝望,青年和尚返回到自己原先的天
地——他和老和尚共同构筑的男性世界.
以情人和妻子的角色进入电影的女性
死在青年和尚的刀下,影片出现的最后一个
女性,作为母亲角色的女性终于也在仓皇离
开的夜里掉进中年和尚挖的冰窟窿中.耐人
寻味的是,这个女人始终没有露出她的真面
目.一袭面纱裹着她的头部,把她抽象成普
遍女性的符号,而这个抽象意义上的女性,
间接地死在中年和尚的手中.这一个男人,
在他的成长年月里,以不同的方式,结束了
作为情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的生命.一个
男性的成长历程辅以的是多个女性的悲惨
灭亡.正是女性的这种毫不光彩的灭亡使男
性最终完成了他的成长仪式,迈进生命中的
冬天.
尽管并不总是赞同女权主义者,我还是
感觉到了影片对女性的可怕的敌意.两尊门
神贴在开开合合的两扇沉重的门上,森严,
肃穆,俨然守卫着男性世界,便也拒斥女性
l:主堇l赶士l
的闯入.而闯入者,先是一个多多少少有点
病态的少女,最后又是一个遗弃孩子的无情
的母亲.也正因此,俩人的死,又被不少评论
文章说成是导演对作恶者的惩罚.然而,谁
能说,这病态与这无情背后没有大隐忍与大
悲痛.影片中俩人始终如一的沉默反倒正说
明男性对女性话语权力的剥夺:女性的主体
性消亡了,她们只是作为抽象的符号参与了
男性的成长仪式.少年和尚对少女的渴慕表
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女性肉体的向往和占
有,没有爱,没有温情,因此当他不能独自享
有的时候,唯有歇斯底里的毁灭.老和尚在
孤独的时候,宁愿与小鸡小猫为伴,而对女
性,对两性构成的尘世,始终不屑一顾.
影片中,佛寺,佛像,佛经,所有与佛教
有关的,与其说是普渡众生的不二法门,不
如视为男性赖以精神自洁的方式和途径.老
和尚早已预料到小和尚出走的最终结果,他
在静静地等待着迟早都要到来的讯息,所以
并不惊讶于小和尚的归来.虽然这样,对小
和尚杀妻的行为,老和尚异常平静的反应还
是让人诧异.对死去的女人,老和尚似乎也
并无悲悯,他不满意的似乎只在于小和尚以
这样一种过激方式告别俗世.他在小和尚的
五官上贴满”闭”字.佛说,要六根清净.因
此,与其说,老和尚是在惩罚小和尚的杀妻
之罪,不如说,这是对小和尚多年前就开始
的背弃佛门的谴责.
秋的篇章里,两个警察追捕凶手来到
人迹罕至的佛寺.影片这时安排了一段饶有
兴味的情节.老和尚要求警察让小和尚在走
之前凿刻出他写在木地板上的经文,警察答
应了.在等待的过程中,百无聊赖的警察拿
**射击漂浮在水上的一个瓶子,屡发不中.
冷眼旁观的老和尚不动声色,弹出一块小石
头,不偏不倚,正打在瓶子上,警察目瞪口
呆.这一连串动作在金基德”惜墨如金”的电
影里显然不是像我们惯常在武侠片中看到
的,仅仅显示了一位得道高僧的身手不凡.
事实上,在这里,老和尚以一种倨傲的姿态
否定了,甚至蔑视着俗世以法律为经纬建构
起来的”罪与罚”的行为规训模式.他以自己
凿刻经文的方式平息着杀人者的满腔杀气.
而青年和尚最终在精神上的升华和心灵上
的超脱,正证明了老和尚独特的惩戒方式的
有效性和影响力.可以说,并不是多年的牢
狱生活改变了青年和尚,从他一天一夜跪在
木地板上凿出经文的那一刻,这个男人就已
经完成了从生命中的秋天到冬天的过渡.
金基德亲自披挂上阵,扮演了冬天里踏
雪而至的中年和尚.一片银白圣洁的世界.
万物经过快乐又无望的躁动后,此时都归于
宁静.老和尚的肉身已经凝结成几颗舍利
子,而他的精神理念早已灌注在中年和尚身
上,得到传承.尘封已久的佛寺又有了生机.
金基德显然非常钟情于这冬天.他说,”我一
一曼;II{奠I}曼ll 烹互曼赫互蔓曼
直觉得自己生活在冬天的境界”.当他在电
影里这样表达的时候,明显流露出精神上的
优越感,一种精神自洁成功后的优越感,一
种影片中的女性永远无法踞有的优越感,因
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因排斥女性才达到的精
神自洁的优越感.
我不能不怀疑这种精神状态,怀疑它达
到的方式,怀疑它背后潜藏的冷漠和高傲.
终于,第二个春天来临了.那个被遗弃的婴
孩长大了,一脸天真烂漫地与已经老去的中
年和尚坐在佛寺门前.一如影片开始的时
候,温暖而祥和.同老和尚在孩童时代玩的
游戏惊人相似,小和尚把小石块硬塞进青
蛙,鱼,蛇的嘴里,看着它们拼命而挣脱不
得,/J,~D 尚开心地哈哈大笑.而我,想拍案而
起,不平则呜的冲动蓦然冰释.金基德在这
个循环而至的春天里,终于告诉我们:在一个
拒斥女性,缺乏女性爱的光芒照耀的男性世
界里,男性必将又以这样一种游戏的”恶”为
开端,开始他们喜忧参半的生命历程.这就
是男性无以解脱的轮回.而轮回,在佛家那
里,显然与尼采在面对人类死亡的永恒困境
f 上接24 页)
义无反顾地喝下毒酒,满头白发被人唾弃,被
人追打,当双眼流血的回望你,希望你可以遵
守承诺.我的王生啊,不求的你的理解,只是希
望,可以原谅我这个错误的决定.你又可曾想
到我的苦心呢?只是当你对我说不论什么错都
要一起承担的时候,我却是从未有过的灿烂.
就算变成妖怪,就算为你灰飞湮灭,也无往不
前,这份深情,天地可鉴,令人唏嘘.
爱可以使人永生,妖也是.一声”姐姐”堵
住了正房的口,一声”都是我不好”踩踏原配的
同时光辉了自己的形象,一句”我真的好爱你,
我不计较名分”激发了男人最原始的情感.小
唯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每一个人的
感情走势都由她的千变万化来调控,可是最
后,王生抱着被众人认为是妖怪的佩蓉,那一
番真情表白,她才知道自己彻底地输了.
佩蓉喝下她调制的妖毒之酒时,说她不
懂什么是爱情,其实她懂,只不过她一直是以
自己的方式去争取而已.她坚信离所谓的幸
福,离心中的他,都已经不是不可到达的距离.
一
直,都从未犹豫过,哪怕是面对王夫人,哪怕
时得出的”生生不息”的信念无关:坠入六道
轮回,本身就意味着罪孽未尽,意味着必得
继续忍受生存的苦痛.我们无需想象,就知
道这两个男人未来的生命轨迹:一个将因欲
望而出走,因执着而杀人,又将以佛教的方
式救赎自己:另一个,教诲,等待,惩罚,宽恕
直至圆寂.循环叙事,突然之间就解构了”春
夏秋冬”线性前进的男性封闭世界的自我升
华,以~种反讽的修辞彻底又无情地抨击了
男性精神自洁的优越感,瓦解了男性自我救
赎的有效性.因此值得注意到的是,冬的篇
章里,中年和尚从冰窟窿里拉出女人的尸体
后,他在自己的身后系上一块大石头,怀抱
着~尊佛像,在雪地里,艰难前行,把佛像放
置于高山上.而这尊佛像,恰是女性的神的
形象,这是影片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
现的女性的神.当女性的神代替男性的神在
高处悲悯又温情地俯视大地时,一切似乎都
有了希望.
如果说,”春夏秋冬”的线性叙事让我们
看到了个体生命艰难成长的温暖,忧伤又鼓
舞人心的过程,犹如我们从十九世纪欧洲的
是面对那么多人的性命,都抵不过你转过头给
予的一丝微笑.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
相许.看到你说永远爱她,知道你对她怎样都
不放弃,当你用不可能伤到我的刀刺进胸口,
当你,说爱我的时候,从未有过的热泪,倾泻而
流.是谁说过,选择了你,就是选择了万劫不
复.人妖殊途,是谁在这本没有交集的空间画
出了界线.又是谁,偏偏让我遇到了你,却是在
她之后.
上天注定你是人,我是妖,永远别想那么
一
天.梦里花开花落.梦里花开几何.也许我真
的开花了,是经过寒冷的冬天后,凋零又盛开.
当我赔你千年,化回白狐的时候,你是否知道
我还在冰冷的角落,看着你,看着你的轮廓慢
慢在黑夜中淹没……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
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雪纷飞,轻轻的风轻轻的
梦,不堪憔悴却另我心醉.我对你是那么眷恋,
真想多看你一眼.朗朗乾坤,沧海桑田,情难
变.谁人不愿水嫣焉,忘却世间纷杂冗繁,化作
一
缕轻烟,游离白云间.一句”我爱你”足以安
心离去,除了在心里默念”谢谢你曾爱过我”,
l:耋f 生l
现实主义小说那里得到的阅读感受一样,那
么”春夏秋冬……春”的循环叙事则让我们
想起那个徒劳推石上山的西绪福斯.第二个
春天到来时,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悲壮色彩的
描绘突然就转换成对男性整体生存无以解
脱轮回状态的荒诞感的痛切体验.
据说,金基德在他的其它电影里也展示
了这样一种生命过程的循环,展示了人们陷
于”怪圈”不得解脱的困境.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我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春去春又来》在
2003 年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银熊奖,终于能够
理解金基德作为当代世界的顶尖导演站在
2004 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狮奖的
领奖台上的理由.
作者简介
郭玉琼,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厦门大学
戏剧戏曲学博士.
对过去说声感激,己是了无遗憾.漠漠黄沙,我
于轮回之间,游离,在曾经熟悉的天际,想着心
爱的背影,永别你爱我的世纪,孤独之中,等待
我下一个千年……记着你的脸是我等你的执
着,我的心,只愿为你而割舍.
落花无泪,是一种默默的发泄:花开花落,
注定了终究错过.爱着你,像心跳难触摸:画着
你,画不出你的骨骼.你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
参考文献
【]张红萍民国四女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
学出版社2004
【2】李碧华李碧华作品集【C】广州花城出版
社.2001
[3】黎明哀叹.独自日记【M].
com/novel/
作者简介
单辉,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至苎耋耋三苎量誊茎蕈三蕈兰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