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茶艺教学设计.doc
少儿茶艺教学设计
第一讲华夏茶史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二、新授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1、介绍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各国饮茶和产茶知识最早都是由我国传入的2、介绍我国茶树的原产区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1、茶文化发祥于中国,传遍了世界2、陆羽《茶经》,陆羽被后人奉为“茶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卢工《茶歌》3、讨论陆羽、宋徽宗、卢工对茶文化传播有哪些贡献?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1、茶树原产于哪个国家的那个地区?2、什么人被奉为“茶圣”?他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什么贡献?第二讲茶叶的分类教学目标:1、了解茶叶科学的分类方法,应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2、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教学重难点: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具准备:茶样图片及部分茶样《古代茶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漫长的年代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创造了名目繁多、形制各异的茶类,成为是节省茶类最丰富的国家二、茶叶的分类依据1、按采制季节可把茶叶分为春、夏、秋茶2、按产地取名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等3、还有根据销路、制茶技术、初制发酵程度、形状等进行分类4、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可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三、茶叶的分类及其特征1、绿茶类绿茶的产量最多,在世界的茶产销量中仅次于红茶绿茶的制法: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为名优绿茶2、黄茶类黄茶为内消茶,产量少主产区:安徽、湖北等黄茶的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相同只是在揉捻后经过特有的闷黄工序蒙顶黄芽、霍山黄芽3、黑茶类黑茶以边消为主主产于湖南、广西等黑茶的制法: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黑砖茶、花砖茶普洱茶等4、白茶类白茶是福建的特产白茶制法: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政和银针、白毫银针等5、青茶类主产于福建、广台湾制法: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大红袍、铁观音6、红茶类在世界上产销量最大制法: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四、课堂总结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1、茶叶有哪些类型?2、各类茶有什么样的品质特征?少儿茶艺培训考虑到学员的年龄以及上学期的学习情况,为能让学生更深的理解茶与茶艺,故采用PPT的方式加上练习,从而达到以茶养静的目的练习用水的水温由热水→开水逐步升级,因此,实操的辅导及监督就显得极为重要(1)、绿茶(2)、红茶(3)、白茶(4)、青茶(5)、黑茶第一节课:中国是茶的故乡第二节课: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第三节课:形体练习茶艺教学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好途径孩子从坐、站、行学起,无论坐还是站、行等都要正,脚放平,胸背挺直,不弯腰,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四节课:练习绿茶的茶艺表演分主副泡练习第五—–十四节课:练习绿茶茶艺表演从第一节到最后一节敬奉香茗,让每个学生亲自担任主泡,做到茶艺表演娴熟流畅美美茶席——少儿茶艺课程之茶席设计系列一黄浦区回民小学是全市仅有的三所民族学校之一,多年来致力于“民族教育”与“少儿茶艺”的校本研究,积累了优质的实践经验,学生通过每周一次的茶艺课程了解茶、认识茶、学习茶礼、茶艺、茶文化等目前,我校以《“节庆茶”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发扬》为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研究将节庆文化融入茶席设计的各项因素中,创设了少儿茶艺课程之茶席设计系列课程而本课时就是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茶席设计系列研究中的一堂课2、教师背景:根据学校自主发展规划中针对时代教育的需要提出的“精一门、会一门、学一门”综合性教师的发展目标担任此课程教学的教师除了任教茶艺学科以外还兼任学校美术教学工作,长期从事美术数位板电脑绘画教学研究工作,善于运用先进适配的电脑软件辅助教学3、学生背景:我校的学生从入校开始每周都有一节茶艺拓展课,经过几年的学习,无论是茶艺知识还是冲泡技能,他们都有所了解,同时具备美术数位板电脑绘画基础二、教学课题:《美美茶席》什么是茶席?简单的说茶席就是指泡茶、喝茶的一个环境一个简单的茶席由茶品、茶具组合和铺垫等基本要素构成,加以相关工艺品、茶点茶果、背景等作为装饰三、教材分析:根据学校的少儿茶艺特色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自编“美美茶席”课程将整个茶席设计课程分为6个专题,以茶席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为线索编排专题顺序,让学生在学习茶席知识、茶席要素、茶席设计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本课时是整个课程中的第四课时:《美美茶席——茶席的主题和色彩》四、教学方法:一个茶席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美学基础上,需要合理的空间设计及和谐的色彩搭配,才能创造出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脑,结合软件和的功能,将学生自己设计的各类茶具汇总后分类构架成原创性基础素材库然后,利用素材库里的资源按学生的创意进行摆放设计,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感受茶席设计的乐趣本课时从色彩、结构等要素上引导学生尝试根据不同的节日、需求、场合设计不同的茶席设计图,从中感受茶席中所蕴含的形态美及人情美五、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比较及桌布搭配练习,了解对比色及相近色的色彩搭配方法,感受合理色彩搭配所带来的视觉感受2、小组合作初步学习满足特定需求的简单茶席设计,利用和软件以设计图的形式完成简单茶席的设计,感受体验茶席中的人情美、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根据不同的人群和需求来设计茶席难点:选择能表现茶席主题的色彩,并做适当的搭配六、教学反思:在茶艺范畴中,茶席设计是非常难以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于一个专业的茶艺师来说,茶席设计也是要到高级茶艺师才学习的既然这么难,那么是否有必要让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来学呢?但是我想茶席多美啊,本课结合电脑中的PPT软件的功能运用,利用学生平时课堂中设计的各种不同的茶具作品,以端午节为例,结合端午各习俗,从色彩、构图、装饰等方面入手围绕不同主题进行茶席摆放的设计,尝试为真实的茶席设计一个小的方案,让学生初步了解茶席设计这一内容,同时通过主题茶席的设计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课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昂,虽然有了三年的茶艺课程的基础,可是茶席设计却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因此,对图1于如何简单的布置一个茶席,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针对茶席设计需要大量的茶具等物品问题,我利用了电脑,结合学生在日常课堂中设计的各种不同茶具,利用自己设计的茶具来进行茶席设计,这样更加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对于自己的作品再次的利用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在最后的作业展示中,学生的作品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明显的感受到学生对于这一内容的学习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在拓展型课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这堂课的最终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感受茶席的美以外,还能感受到茶席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素养,我在课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设想他们认为需要用到茶席的情景,以这情景为主题设计一个茶席通过课堂设计,学生感受到不同茶席带来的不同人情如:有的学生设计了自己生日,邀请好朋友来家里喝茶聚会这样一个情景,为此设计一个色彩鲜艳、气氛热闹的茶席招待自己的好朋友,让的朋友们感受到过生日时欢乐的气氛,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又如:有的学生为爷爷的老战友们聚会设计了一个色彩和谐、宁静舒适的茶席,让老一辈在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喝茶聊天,体现了他对长辈的尊敬之情等等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创意无限,将对他人的情图2图3感都通过茶席一一表现出来通过本次实践过程,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拓展型课程的老师,在课堂中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为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对这一门课产生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发自内心的想要去了解、学习,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的要他学习图4软件:绘画软件、软件、《茶具小超市》——茶具设计素材库硬件:电脑、相关茶具环境:校内环境:茶艺室、拓展区、体验区校外环境: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家庭等上海市黄浦区回民小学张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