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一篇文章洞悉新媒体全局
因为微信对诱导关注打击很厉害,从13年开始的粗暴方式,到现在猫抓老鼠的方式,上演的是一场场的猫抓老鼠的游戏,这类号都会在原文阅读里面加入跳转关注链接,在最终的引导关注链接会有一个中转跳转站,在微信的评估机制里面根本没法这样评估诱导关注。
大家都明白一部电影的流量有多大,尤其跟爱情动作片类型的流量也是巨大的,今天这个类型的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今天我们主要说说正经一些的电影类账号(对的是正经的电影)。
首先肯定是说如何规避版权问题,这里会用到第三方链接,在链接里面房百度云盘链接,在公众号里面不会出现关于资源的链接。
关于流量来源,懂点流量思维的应该都明白怎么来,比如去百度贴吧,相关热门上映的电影吧,去吸粉。方式也很粗暴,需要看XX电影的留邮箱,在邮件里面埋公众号信息,在电影贴片上留公众号,在文件名称里面留公众号。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上传资源,不断推广。流量号变现往往是最粗暴的,比如说广告变现。】
流量号最典型的变现看到没,就是平台广告费。随便弄了个之前写的文章中的截图给大家参考。
身边玩这种号的朋友也比较多,下面放上公众号的广告主收益截图。
目前这个号普遍收益在400左右,虽然这个号不是短时间能够达到的,还有偏门可以玩。
下面是玩今日头条的广告主收益截图。
目前还有细分到百度百家、搜狐自媒体、大鱼、视频类的有火山小视频等。
内层的逻辑都是一样,靠的就是流量的生意。
细分垂直号(IP号):1、为什么要做IP
内容生意越来越大了,其实之前一直没有感觉,今年感觉尤其深,之前一直以为是一门小生意,回想之前刚入互联网,那时候微信还没有这么火,初入互联网想接触网络营销,第一波接触到的是刘克亚,当时他们一直也在做课程。只是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没落了。
内容这门生意如果仅限于流量号赚广告费的玩法那就太局限了,它所覆盖的范围已经超过你很多认知。前几天新榜的一篇关于知识经济的一篇文章几个数据很有意思,在9个月内一个技术平台流水接近3.5亿,C端总付费用户250W人。
目前在知识内容领域,主要这两类人,一部分早期自媒体大V和头部IP,这类之前我们测评完几期课程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这类普遍没有很完整的体系给用户做交付,体验往往不是很好。
如今,越来越多教育、出版等正规军入场,为内容付费带来更多新变化,比如更强调内容结构、知识完备性和逻辑是否有递进关系。
但是有一个观点六爷一直跟几个朋友谈起过,就是现在很多在一个领域有真本事的人不善于写,也没有流量思维,有些人连公众号都没有,就算进入了这个领域,如果没有组合拳想盈利也是很难的事情。门槛很高,这个是需要一套互联网运营手段,不仅仅是做一个课程这么简单。
内容之所以在近些年逐渐变成这样的一个大生意,主要是因为现在渠道过于分散,另外一点就是现在整个互联网的流量总得来说已经趋于平稳,整体来说,需要更多更好的内容吸引受众,这个也是为什么新浪之前重金挖几百个知乎大V。
目前各个平台有优质的资源扶持,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就像我们很多测评的课程,我们都感觉内容有点大同小异,建议早点加强独一无二性质,其中个人IP的包装,丰富人设。增强服务,把流量沉淀为用户这些都是必行的方向。
为何要将自己打造成IP?
传统昂贵的媒体正在退出舞台,过去我们获取信息都是这些主流渠道,电视,报纸,因为声量大,给市场用户是灌输性的影响,所以为什么可以造就几个经典案例,这个做营销的朋友应该知道。
如今,渠道去中心化,消费者可以去的地方太多,QQ,微信,陌陌,头条,公众号渠道太多,可能电视你一年也就开个一次。
信息过度饱和,很多品牌在这些媒体的影响力很多时候还不如一个KOL,可能这个时候你会跳出来,那六爷杜蕾斯影响力你怎么说,当然杜蕾斯是个例外,不要盯着这个。
自IP这个是目前投资回报最高的输出方式,就像一个朋友远在加拿大做出国留学生意,但是苦于国内市场没有很好的一个流量支持,单纯做广告限制性太严重。找来我做IP服务顾问,目前在知乎的单篇文章已经可以破2000多的点赞,已经有约稿,等各方面的合作找过来。
整个市场需求的改变,现在不是供不应求的时代,为什么很多传统工厂关掉,前10年还过的很滋润,因为缺,大家需求。现在要求的是个性化,就怕跟你一样。亚文化越来越流行,就像你可能不知道一个很小众的电影网站,年利润竟然也过百万美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我要下这个网站去做个研究。
真正赚钱的一定不是那些情怀很高,质量很好的文章,为什么这么说,这个观点之前跟几个朋友的有聊到过,因为本身质量高,大家都不愿分享,我知道圈内几个朋友都有很深的感悟,但是这个是有窄门可以破,大家仔细想想这样一个逻辑,为什么咪蒙做主编这么些年难道她不知道这类文章很没有情怀么?但是为什么大批量去生产?第一因为可以大批量生产,第二形成产业再回过头获得更多资源,再升级自己的内容。
做新媒体这几年看到无数朋友开始写号了,写了一段时间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很多时候内容生产到变现还是很困难的,没有整个后端打法,就算你有内容又如何,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公司签约网红,产销一体,一个朋友一个网红一起直播,几十万的流水。年流水过亿的也还有很多。
目前是信息过载的年代,每个人身边的信息太多可能看都看不过来,比如最近谁谁谁闹离婚,去最他们的微博留言都看不过来,普通内容太多,不要给用户添堵,追热点,应该好好想想你这个人设需要的是什么内容,怎么帮用户节省时间。你的生意赢利点是什么,不要全部都想要,可能最终什么都得不到。贪心不是好事。
如何批量化生产内容,这个可能是现在做内容的一个大问题,前段时间老罗停更在得到上面的专栏,papi酱停掉了付费社区,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内容持续的产出不是不能干,而是不划算,成本从另外一个层面看起来是过高的。但是服务又是一个机会所在,因为这个大企业去做并不划算,反而是我们的机会。这里有窄门可入,下次有机会再补上。(很快就会补上哈)
2、做IP的优势自带流量信任
我们谈如何获取种子用户,关于这个话题之前没有谈过,只说过一篇怎么做流量的文章,今天我们说说为什么要做,当然我希望这篇文章看到人越少越好,毕竟他是我的杀手锏。
当然你看到了,暗自开心就好,但凡有点营销功底的这篇能够打消你很多疑问,能够给你涨几年的功力。但是这篇不像往期那种术的文章,这类文章其实很多了,我自愧都不如他们写的犀利,让看客很爽。
可能你看完会觉得说了几句废话,感觉靠!今天说的是什么文章,确实你的功力不到还得多学习啊,测评师都不加入,怎么进步?哈哈~玩笑我们接着继续。
你是不是有过资源的疑问?
为什么那些看着就是骗术的短信电话诈骗,你一看就清楚,居然也有人上当。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竟然会借**贷。
为什么在新媒体里面有那么多错误,但是很多人就是信而且乐此不疲去追?
如果你有去跟这些人见面聊天,并没有觉得他们智商有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这里你可以想想,原本明星就是靠声誉过活,尤其女星,出个艳照门几乎星路就没了,如果刚好你跟其他人有过关系,如果刚好短信发给你说,你有**照在我手上,你被诈骗的几率就很大,好像有很多案例,有心可以去找找,这里不点名,毕竟是私事。
很多时候你道理都懂,比如我说现在裂变比较好的方式是积分裂变还有群裂变,并用几个案例告诉你这个案例有多快,测评师群里我记得当时还有朋友实践了,几分钟不是也几千粉吗?为什么很多人就是还是去找方法?不能坚持做呢?很多人看我新媒体做的不错,就羡慕我,可是我做新媒体也是做下面这些事情:
这些东西我们看来已经轻车熟路了,我觉得每个新媒体人应该都可以学会,但为什么不会呢?上来还是一句:六爷我做了个公众号,怎么盈利?我不会技术不知道怎么做裂变!
我告诉各位,很多时候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分析到问题的本质,要么就是敷衍,要么就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提问,没有抓到事物的核心。
很多时候你一句话我并不但能给你更多建议,往往给你建议最终也可能会把你带到坑里, 比如你的问题是:我现在有很多学校资源,想做个公众号,怎么利用学校资源做个公众号能够赚到钱?
如果是这样问题就简单了,记得之前有个朋友说过一个案例很有意思,首先拿到一批临期的牛奶,18元价10元拿下,8元用来做礼品。去1688找一些成本很低的礼品,比如戒子、自拍杠。关注之后就能领取,关注之后预存20元,送lomo傻瓜胶卷相机,水下可用版。可不可以?
你把这一排相机、戒指、自拍杆放在那摆一排,买就送,大学生小姑娘会没有兴趣?你的赠品个个都标价25元,买18元的临期奶送25元赠品,预存20元再赠送25元赠品,没有人过来占便宜?
所有占过便宜的人,转发朋友圈可以额外送隔壁蛋糕店的四块蛋糕试吃券,是不是又给蛋糕店引流了?朋友圈的人想领取蛋糕券加你为好友即可,是不是又给自己引流了?
而且这个活不亏钱,赠品的成本+临期奶成本已经拿回来了,你还得到了一批预存的储值,每人20元不多,但你绑定了一批学校用户,给你的公众号加满5000人,卖一些储值还能赚点钱。有5000人的大学生微信关注,5000人给你预存了20元买你的产品,50000流动资金,一个美食街加超市日人流几千的摊位一天也就300元左右而已。
这个复制到10个大学,短期做个几万学生用户,你再去发布一些兼职服务,卖点产品,做点活动,一年赚个几十万有没有问题?
还有个问题就是说不会技术不会裂变,我觉得这个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知问题,根本问题是认知出现偏差。你自己直接去买一个裂变工具呢?或者直接点赞呢?前几天我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信息,转发了一篇文章+给我来50个赞的文案,10分钟也得到了不低于50次的曝光啊,标题再吸引一点你会不会点进去看?内容再做的吸引一点你会不会参加?
所以各位明白了么,真正的技术根本不是问题,对于做一次裂变活动来说,你没必要追求很多工具,你买了工具,但是没有流量,没有用户进来,你弄再多也没有用。
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你的种子用户,如何可以触达这些用户,如何让这些用户参与活动,如何让用户可以转发活动,如何让用户主动邀请朋友参加活动,而做技术本身不是你的专业,这个最终失败的概率太大了。
你说我懂技术么?
懂,但是我真的没别人专业,所以我现在不会吧时间花在这个事情上面,都是直接跟技术的朋友合作,像之前我都把我这个朋友拉进了群里,凯哥你可以找他,技术一流的,黑帽出身,虽然我没有深化技术,但是我很懂流量啊,我懂这个就够了,但是事实证明这些东西到最后都成了关键。
新媒体领域你要做流量,没有听说一个人不会技术而做不起来的,但是你一定听过因为推广,因为没有流量做不起来。
我过去做互联网的很多年中,我唯一的核心是围绕用户来进行,我知道如何获取用户。
我跟很多人区别在于,很多人只会拼命的上工具裂变,拼命烧钱做广告(其实这个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有很多人靠这个赚到钱)
但是我说如果个人要去做互联网,而且很多初创企业要去做互联网,往往你没有那么多成本去烧广告,有钱的土豪公司少之又少。
那么多对于这类型的企业,或者个人来说,在互联网上,掌握用户的能力就变得尤其重要。
目前市面上那种术的文章很多,你看我之前写的文章,很多人几乎只会看后面几篇如何裂变的文章,怎么短期做流量,这些裂变的手段在我看来这个很基本的。做这些之前多少有把最早之前的几篇文章看了,这个我感觉很少。
在你去做这么多裂变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自己去如何掌握用户池子。
我之后会写更多关于如何做SEO,如何做SNS,EDM方面的知识,如果你但凡能看明白的这些方面的知识,不仅仅只能帮你卖货。
这些都是可以大量聚人的方式。
而且这个方法是可以利用在各个领域的,所以跟很多行业聊的时候,我都能答上来应该怎么做流量,怎么做新媒体,因为方法万变不离其宗。你已经养成了习惯思维。
你可能不知道我之前做一个外包项目时候,用户到线下聚会的时候的疯狂。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做这个外包项目最终有多少个群,一场活动都是在这些用户群里引爆的,但是相对来说这个成本会高一点,合作方往往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要费这么大成本去做社群运营,后面做了一场活动,就不说了。
就像现在为什么我放弃帮传统企业代运营,而接了几个自IP的服务,因为企业代运营代价太大,自IP才是未来啊。
很多都会说,现在推广成本很高,给别人送钱做推广,为什么你自己不做流量呢?
可能你到现在都觉得讲的好像没有什么意思:我早就知道了!
好吧这个就是有流量思维的人跟一般玩家的区别。
所以你发现没有我之前说过,我花了很大的时间去写定位去写理论的文章,有心的可以翻到最早的文章,都是枯燥的理论,但是那个时候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教方法的,比如日增长10万粉的。但是没有人告诉你内层的目的。
这个思维的养成,之后这些方法,都知识手段技巧而已,这种文章很多,之前我也写过几篇,之后我会补上更详细的操作玩法。这样就会很快。
推广公众号流量思维
从媒介来看无非就三种媒介,吸粉媒介、维护媒介、转化媒介,当然现在很多媒介都已经有交叉,比如拿公众号来说又是吸粉媒介,又是维护媒介,又是转化媒介,跟其它公众号互推大号带小号就属于吸粉,派单就属于转化,做内容也属于维护媒介,边界其实是相对模糊的,自己举一反三的去思考下就变得尤其重要。
吸粉媒介(部分)
1、社区类
知乎、简书、豆瓣小组、百度贴吧、天涯论坛、新浪微博、微信群、QQ群、陌陌、嘎嘎、派派、脉脉、大街、boss直聘
2、音频类
蜻蜓FM、腾讯视频、比如优酷土豆、快手、美拍、花椒、映客、喜马拉雅、火山视频、抖音最近吸粉的都玩疯了对不对。
3、论坛类
百度贴吧,天涯论坛,华声论坛,网易论坛,新浪论坛,搜狐社区,腾讯论坛,派代网,凯迪社区,淘宝论坛,拍拍论坛,站长论坛,A5论坛,站帮网,百度产品、自建网站、行业网站、行业论坛、地方论。
4、博客类
新浪博客,网易博客,搜狐博客,和讯博客,天涯博客,博客中国,博客大巴,企博网,博客网,中金博客,卢松松博客,月光博客,点点网
5、科技类网站
艾瑞网,雷锋网,虎嗅网,钛媒体,速途网,36氪,i黑马
6、文库类
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IT68文库,文库大全
6、自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360自媒体,网易自媒体,百度百家,一点资讯,简书,UC号
7、社交平台
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豆瓣,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知乎
8、行业分类网站
根据你的定位,找行业分类信息网站(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9、 合作类
比如换群或互推。这个现在还是很多人玩不上么,很多咖位差不多的号偶尔也来互推,流量号互推的更多。
10、活动类
免费送课、免费送礼,然后利用群裂变,一次性裂变几百个群是不是很简单。
11、广告类
比如广点通、粉丝通。
12、重点平台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简书,搜狐自媒体,大鱼号,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梅花网,数英网
上次也只给了两种玩法,很多朋友都在说六爷你这样玩是坑啊,怎么能这么玩呢,但凡你用点心得都会知道这些只是我举例的,当然我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需要找到适合你的方式。媒介只是告诉你可以去的地方很多,根据自己的特性选择。
再说流量入口,如果你把有流量的地方都理解为入口,那么你的思路就会更打开,一句话:从媒介找入口,用媒介埋入口。这里举例一些入口给你过过瘾。
12种流量入口(部分)
1、采编组合入口
寻找与公众号定位相关的优质内容,整合编辑排版伪原创。金钱成本比较低,人力成本中等,流量效果比较同质化。质量中,成本低。
2、原创内容入口
优质原创内容的持续输出,创作成本相对是比较高的,要求也会比较高。相对门槛比较高,但是有窄门可入,做的好发展很好。流量效果中,成本高。
3、周边搜索入口
通过百度、360、搜狗周边产品,给公众号引流文章做搜索入口引流。这个组合采编,跟原创做好关键词。质量高,成本低。
4、网红入口
网红分两类,娱乐类网红,凭鸡汤文或视频露出微信或者个人公众号,做事件引流,或者做常规内容引流,最近抖音是个风口。商业类网红,凭干货、资源与平台,露出个人微信公众号引流。质量中,成本低。
5、微信广点通入口
成本相对比较高,需要懂后台投放做低价格很关键,跟竞价类似,可以挂的地方很多,图文末尾比较多。质量高,成本高。
6、公众号大号带小号入口
成本相对高,找行业相关大号/KOL推荐或者发软文,需要自己去挖掘沟通,目前没有统一价格,也可以找第三方直接合作派单。质量高,成本高。
数量高,质量高,成本高。
7、线下入口
线下合作分很多种,有跟门店合作,还有哪个地方有活动过去送礼品,看到一个案例去太湖旅游景点,扫码送需要的产品,几乎人手一个。需要跑市场,挖掘渠道,谈合作。成本中,质量中。
8、社群入口
主要人力维护,附带资金投入,比如做活动,做个群裂变最少也要购买裂变工具来裂变。需要人员做简单维护。数量中,质量中,成本中。
9、微信周边硬件入口
简单添加设备,比如有门店资源,利用摇一摇周边,跟微信连wifi,给个简单的诱饵总会关注。数量视资源而定,质量中,成本高。
10、群裂变入口
有需要钱的工具也有不需要钱的工具,做活动前测试好,根据运营需求,成本高低不一。数量高,质量中。
11、积分裂变入口
目前主流的工具有积分宝,任务宝,很多都已经跟商城打通,可以做很好的活动裂变,一个人基本能做。流量大,成本低,质量中。
12、全平台推广入口
参考媒介,借助SEO也好还是SEM也好,内容营销也好总之把网布好,流量大,成本低,质量高。
说完入口如果你还不会选择,那么只能看下面的方法了。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特点很多时候跟互联网传播很多是一样的,下面列举几种推广方法。
6种推广法(部分)
1、插入推广法
微信群还有QQ群内推广微信公众号,利用自己的圈子推广,这类关注度比较高,对你以后的宣传和传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一个核心是永远在别人的鱼塘找流量,在其他平台的文章内插入公众号的二维码,吸引读者关注。手上有资源、工具、干货类的知识,可以上传到网盘、资源下载站,在文件里写上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二维码信息。
具体方法:微信群、朋友圈、QQ群发公众号文章和账号;今日头条、简书、搜狐自媒体、知乎、豆瓣等均可在文章内插入微信公众号来吸引粉丝关注。文库上传文章,带上微信信息和二维码。
2、活动推广法
依靠活动本身对读者的诱惑来吸引关注和转发,活动参与门槛要比较低,关注即可拿到小礼品,分享即可领取等;关键点活动奖励要对目标用户有吸引力,比如说是这个奖品正好是他需要的。通常打法是借力打力,联合统一目标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
具体方法:关注分享即可领取;分关注参与投票活动,赢取大奖;关注回复干货即可免费获取干货;关注微信送积分,邀请好友获取资格等。
3、大号KOL互推法
对于大多数初创期的微信公众号来说,口碑很重要。如果在这个领域,能搞定几个有影响力的人士,效果会非常好。方法正确,形式足够顺其自然,让别人帮你说话,帮你传播,最终的效果抵过你自己说一万句。之前关注过一个股票类的公众号,单月破5万关注,找的就是同行的一个大号助推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