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签证”或再放宽
事件经过播报
编辑
2012年10月,葡萄牙政府在该国债务危机期间推出“黄金居留签证”,非欧盟国家公民在葡萄牙购置50万欧元以上的地产,即可获得居留权,同时还可以在申根国家自由旅行,5年后可申请入籍。
根据这一项目,外国投资者在葡萄牙投资不少于100万欧元、或者创造至少10个工作岗位,或者购买价值不少于50万欧元的房地产,即可获得“黄金签证”。购房投资者5年后可以对房产进行自由买卖,同时满足居留天数要求的申请人可获永久居留权。
根据葡萄牙移民局官方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1月31日,已有2100多位投资人成功获得这一签证,其中80%是中国人。受“黄金签证”吸引,有移民意向的中国人蜂拥而至,往往在抵达葡萄牙后短短几天内就花重金买下并不十分满意、且价格虚高的房子。不少中国人成为这场贪腐案的受害者。截至2015年6月底,葡萄牙共发放2420份“黄金签证”,为此获得投资总额达14.6亿欧元。据报道,获得“黄金签证”的外国投资者中,中国人、巴西人和俄罗斯人分列前三位。 [1]
政策放宽
“黄金签证”或再放宽
2015年3月12日,葡萄牙议会将对副总理波塔斯近公布的“黄金签证”修正案进行辩论。不过和外界预料相反,修正案并未收紧这一政策,而是在保留原有三种投资方式的基础上,新添了文化科研领域投资政策,即在科研和文化领域投资35万欧元或以上的外国投资者,也可申请获得葡萄牙黄金居留卡。
同时,修正版政策给予前往人口密度较低城镇的投资者20%的投资优惠。导致这一变化的是“黄金签证”政策给葡萄牙带来的经济效益。波塔斯表示:“到2015年1月,黄金居留政策已经为葡萄牙带来了超过12.7亿欧元的投资,为国家贡献了超过1亿欧元的税收。”
腐败丑闻
而就在2014年11月,这项被葡萄牙政府看做是挽救经济的政策爆出贪腐丑闻,遭到各方质疑,面临着被叫停的危险。在2014年11月的案件中,11名被捕人员涉嫌贿赂葡司法部官员,通过造假物业买卖合同,抬高低廉房产价格,将其造假成超过50万欧元价值的房产买卖合同,从而非法获取公证书,以申请“黄金签证”。大量证据显示,这11人涉嫌受贿、贪污、以权谋私、洗黑钱,并降低标准将“黄金签证”发放给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
在这起引发葡萄牙政界地震的“黄金门”贪腐案中,一些当地及中资房产开发商或中介机构成为案件重要推手,他们不仅是帮助投资移民者获得“黄金签证”的中间人,也是政府官员受贿贪污的中间人。这些房产中介有的会收取高达交易总金额1/4的佣金,而投资者对此却毫不知情。
除了送租约以外,有的公司想出了“买房送家具”的促销手段。最常见的方式是,移民中介或开发商采取前几名购房者免费获赠新房家具和电器等手段,促使消费者在“抢便宜”心理的驱动下草率购房。这种促销的本质和三年包租的操作手法相似,都是提高房价后再变相将部分投资者多付的房款返还给投资者,造成白得家具和电器的假象。
有的商家甚至冠冕堂皇地抬高价格,并以给予投资者一定折扣作为诱饵。但作为打折交换,在公证书上写的交易价格要比实际的低,剩下金额私下交易,“以便卖方少交税”。例如,在公证处以40万欧元成交的房产,商家或中介报价60万欧元,商家许诺给顾客优惠10万,剩下的10万欧元通过现金私下交易,这样一来,私下交易的10万欧元,中介只需随便打张收条或者口头承诺已经支付,就可堂而皇之地将之揣入自己口袋中,或者与公证处官员分赃。等买房者发觉上当受骗,为时已晚,而且往往因为没有证据,这部分私下交易的金额就打了水漂。
“黄金签证”修正版即将出炉。葡萄牙政府表示,会加大对黄金居留发放过程的审核与监督力度,并增加审批环节的透明度。然而,经历过一系列贪腐丑闻的“黄金签证”,无论能否像葡萄牙政府承诺的那样,将办理程序规范化、透明化,给投资者更多保障,中国投资者都需擦亮眼睛、理性投资 [4-5]。
暂时冻结
2015年7月初,有关“黄金签证”的贪腐丑闻曝光之后,政府曾“冻结”这类签证,但“冻结”只是技术性的 [3]。
重新开放
2015年7月16日,葡萄牙政府通过了一道允许恢复“黄金签证”(给予外国投资者居留证)的政令,7月初生效的新移民法废除了有关发放“黄金签证”的一些条款,但并未用其他的签证代替。这道政令弥补了新的法律中的法律真空部分。
各国情况
当地时间2024年4月8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西班牙将取消“黄金签证”计划。桑切斯表示,结束“黄金签证”计划将有助于确保“获得经济适用房成为一种权利,而不是投机行为”。 [6]
制裁名单播报
编辑
2022年3月30日,据英国《卫报》报道,因为被指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关联而被列入英国制裁名单的8名俄罗斯寡头,曾获取在英国居住的“黄金签证”。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