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资格证被取消,泡茶请规避华而不实,这4点泡茶技法不可取
《1》
最近茶界里出了条新闻,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讨论。
“茶艺师资格证被取消了?”
“是的,人社部的官网刚刚下了通知。”
“啊,那样以后是不是说没有茶艺师这个职业了?”
“这倒不是,这只是国家不再颁发‘茶艺师’这个证了,交给市场去做。”
如此看来,这对推动茶行业的发展,倒是有着好处。
从大范围看,现在的茶艺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并没有很高。
学茶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不能说,有个证就能代表你会泡茶、懂茶。
前两天和同行的老友喝茶时,他还在提起这件事,说取消茶艺师这个证是好事。
因为,近几年来,涉茶培训机构的数量疯狂扩张。他们办培训,招学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考证,发证。
然而,若不是真心爱茶的人,学了几招表演式的茶艺,就持证上岗,慢悠悠式的泡茶,泡出来的味道早就不对了,这完全是在糟蹋好茶呀。
从实际的喝茶角度看,泡茶,最主要的目的是泡好一杯茶。
舍华而不实的泡茶表演动作,太有必要!
《2》
华而不实的茶艺泡茶法之——穿着宽袍大袖茶服
提到茶艺师,大部分的朋友会联想到这样的形象。长发长裙,举止娴静,温文尔雅,美得像是茶仙子。
眉宇之间透着文雅的气质,旗袍、棉麻、珠子、茶,茶具,构成了她们生活的日常。
喝茶是修身养性的雅事, 所以,专业泡茶的茶艺师,穿着茶服,讲究仪态,注意形象,更能让饮茶品茶的过程享受到美感。
若是不修边幅,不在意形象,直接五大三粗式的泡茶,终归是不雅。
然而,泡茶的过程,茶是主角。让好茶的滋味得到充足的展现,才是重点。泡茶人的衣着打扮,不能干扰到泡茶动作的施展。
比如,穿着宽袍大袖泡茶。
春节前,有一回到外面的茶庄和朋友喝茶。那家的茶艺师穿了件宽袖的茶服,在给客人们泡茶。那件嫩柳绿色的汉袍,袖口极宽,以致于那位身形瘦巧的茶艺师,在倒茶分汤时,屡屡要挽着袖口。
但尴尬的是,那天在喝的是一泡足火的正岩肉桂,汤色略深。一回她在出汤时,袖口还是不小心沾到了汤面。浅色的茶服内迅速染上了明显的茶渍。
很显然,平常喝茶时,没有特意为了追求泡茶的仪式感,而穿着宽袖子的茶服。
宽袍大袖的茶服,适合摆拍上镜,但不实用。
袖口宽了,影响泡茶动作,出汤动作慢,还容易拂袖碰到茶桌上的物件,沾染污渍,与千里休主张的“和、敬、清、寂”的茶道意境美不符。
享受一段美好的茶时光,泡茶以清简为宜。
如果是女性茶艺师,那妆容仪表以清简为宜。不喷香水,不化浓妆, 以免影响茶香。另外,如果是长发的女性朋友,泡茶时最好是挽起头发,泡茶过程会更卫生。
而男性的泡茶人,也不宜留长指甲,佩戴过分夸张的珠串等,有喧宾夺主之嫌。
泡茶,简单实用,简洁大方为好。
过分穿凿,太过追求外在,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3》
华而不实的茶艺泡茶法之——悬壶高冲
悬壶高冲,是种注水的方式。
泡茶时,特意提高水壶往高处从下注水。
在不少的茶艺表演上,悬壶高冲,定点旋冲的泡法,能让泡茶壶/盖碗内的干茶快速的打转。
特别是用上个细瘦型,容量深的盖碗,那在悬壶高冲时,自然能欣赏到这样的干茶打旋动作。
这个动作,美则美矣,但实际上并不实用。
高冲注水,水流很急, 会将热水溅/洒在在周围,很不美观。特别是当盖碗内的干茶条形蓬松,冲泡秋寿眉散茶、老丛水仙这类茶时,盖碗周围的一圈内,都会洒满水渍。
特别是提高水壶,切斜注水的角度后,水流速度会分外急遽。热水像开闸泄洪般奔涌而出, 一下子就注满了水,甚至在不留神时还会让注水线超过碗沿位置,导致热水溢出来,会让盖碗霎时间变得滚烫,不好合盖出汤。
另外,这种“高冲法”,定点旋冲的做法,不能做到在短时间内均匀浸湿干茶。会导致一个盖碗内,会有超过大半的干茶在注水后,仍旧是浮起在汤面,不能完整的参与茶味的释放。
可见,这种带表演性质的“高冲”注水法,不适合泡茶。
平常在用盖碗泡好茶时,等水烧开,提起水壶,将壶嘴靠近盖碗,往低处快速环壁打圈式注水,务必让盖碗内的干茶雨露均沾,更能充足的释放一泡好茶的鲜醇饱满风姿。
悬壶高冲,定点旋冲,对滋味的利用而言太过浪费啦。
《4》
华而不实的茶艺泡茶法之——缓慢刮沫后再出汤
按茶艺派的泡茶做法,倒出茶汤前,要先刮沫。
这个动作称为“春风拂面”。指在注水冲泡后,用盖碗的杯盖,将注入热水泡茶时在汤面上激荡起来的浮沫刮去。
茶汤表面上的泡沫,是茶皂素、水泡、灰尘杂质等等的集合体。(注,茶皂素味辛辣苦涩,能消炎,粗老茶叶中多见。)
若是因为水花击打出来的水泡,像拧开水龙头用盆接水时,水面形成的泡沫,那能在短时间内破裂。
但若是因茶皂素,或者灰尘杂质等别的东西形成的泡沫,久久不散,那最好是刮去。因为如果是大量茶皂素造成的泡沫,会影响茶汤的良好滋味,但如果是灰尘杂质等,喝下去对身体是很不好的,所以除掉为宜。
但在用盖碗泡茶时,刮沫的动作最好要快,不要影响及时出汤。
若是按茶艺表演派的泡茶方法,搭配着高山流水般的舒缓音乐,用杯盖将汤面左右、前后、上下拂过,刮去浮沫。
那样一来,无形当中必然会造成茶汤倒出时间变慢。
泡好茶,要快出水,短短几秒的泡茶时间,便能泡出味道浓淡适宜的好茶。
如果茶汤倒出慢,出汤不及时,茶叶浸泡在水中的时间过长,茶叶内的大量滋味物质释放,会让好茶的滋味变浓,品尝起来达不到最好的风味。
所以,在实际喝茶时,不需要沿用表演派的缓慢优雅刮沫做法,及时出汤才更重要。
《5》
华而不实的茶艺泡茶法之——慢出汤
茶艺表演派泡茶,最为让圈内人诟病的一点在于过分追求仪式感和舒缓的节奏,而忽略的好茶冲泡的实际要求。
比如,泡茶不宜浸泡时间太长,要快出水。
但按茶艺表演的方法冲泡,整个泡茶的流程节奏是很缓的,像是在打太极。
水烧沸,提壶,注水,合盖,出汤。
注水的动作,慢悠悠。出汤的动作,也是悠悠然。
但这样一来会拉长泡茶时间,达不到好茶的“快出水”冲泡要求。
“快出水”泡茶,既要求注水时间快,也要求尽量缩短出汤时间。从注水开始计时到将茶汤大部分倒出,全过程的泡茶用时建议是7-8秒内。
其中,注水时间是2-3秒左右,快速环壁像画の字那样打圈注水。倒出大部分茶汤的用时是5秒内。
内质丰沛的好茶,快出水,更能让滋味释放有序,让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宜,鲜醇柔润。
泡茶动作慢,为了搭配整体的节奏,缓慢出汤,会导致将好茶泡浓。特别是闷在盖碗内30秒,近一分钟后再出汤,前几冲泡出来的茶汤自然会失去鲜香的美好风情!
是以,泡茶这件事上,不能求“缓”,而要求“快”。
泡茶的工夫,唯快不破,唯快才能检验好茶的真实力,唯快才能泡出好茶的香清甘活。
慢出水,则会白白浪费一款好茶的鲜香天赋!
《6》
毛爷爷说过,不破不立,不止不行。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从人社部的最新公告看,废止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让泡茶这件事回归本然。
让天空是天空,让大地是大地。
海晏河清的喝茶氛围里,不应该太过穿凿,追求外在的形式。
一个证虽然取消了,但茶艺没有被取消,茶学更不会被取消。
回到喝茶本质上,舍去表演性质的内容,专注的泡好一杯茶更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