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整形的 月入 10w+,医生转行做整形真的香吗?
这篇文章,是写给想进入整形美容行业的医学生,或者想转行整形美容的其他医生观看的,以下全是我这 5 年里的真实经验总结。
文章比较长,信息量也很大,我会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切实的择业参考。
「一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而最重要的,是历史的进程。」
这几年整形美容行业的发展,真的是这句话的最好阐释。
先介绍一下整形美容行业的基本状况吧。医疗美容,是一种典型的非必需消费,它跟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我国的整形美容需求比较显著出现是 2008 年,然后一直以每年 30% 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2019 年到达顶峰。虽然自 2015 年起行业监管日益趋严,但是没有妨碍 2015-2019 这 4 年的高速发展。
直到 2020 年,新冠疫情的出现。
新冠疫情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未来回顾,也许它是世界历史的另外一个转折点。这个展开来说,能够写成鸿篇巨作,即使只是把它的影响聚焦到医疗美容行业,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0 年起到现在,深圳市医疗美容机构倒闭了 1/3(信息来源是行业论坛会议,我只记住了 1/3 这个数据),还有 1/3 在苦苦挣扎……这还不包括机构还在,但是换了老板的情况。
从我的个人感受来说,身边机构倒闭,整形医生朋友大量失业的情况,是非常的普遍的。据说某整形医院老板刚说要招一个医生岗,立刻就有160 多个人加他微信应聘,这种堪比考公的夸张竞争比例,也侧面说明了整形外科医生失业待业的情况,非常的严重。
所以,如果我们想踏入这一行,首先就要知道,经济发展,对整形美容行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整形美容行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基本已经结束了,整个市场由增量竞争转移到存量竞争的时代,蓝海已经不再,激烈厮杀的红海时代降临。这会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全行业普遍降薪,失业率增加,整形医生择业难,会成为普遍现象。
那么,这个行业真的不行了吗?
倒也不是。
如果从第二点来进行分析,就是从行业内部利润来看,整形美容行业相对于其他传统医疗行业,门槛没那么高,不需要磁共振,也不需要手术机器人,而且也没有医保限制,所以它的利润其实是相当可观的。
但是如果从它的利润分配来说,医院跟医生其实拿的并不是大头。
要理解这种利润分配特点,就要从行业模式说起。
医疗美容机构有 5 种类型:
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科;
以美莱,爱思特等依靠广告口碑获客的直客医院;
依靠高额回扣获客的渠道医院;
医生自己开设的,依靠特色技术跟口碑获客的专科医生医院;
无证行医的工作室。
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受到的影响其实并不算很大。在疫情影响之下,公立医院亏损严重,急需补血,所以目前国家牵头,给予了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很大力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抖音、小红书的认证跟流量支持,行业的标准制定权,医疗纠纷的调节与判断权等等。
有次我参加会议,某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透露,这几年他们科每年的业务量都是翻倍增长,侧面说明了在整形美容乱象频出的情况下,求美者迫切希望找到靠谱的机构,而公立医院的天然公信力还是很足的。
目前很多三甲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开科不久,比较缺人。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对求职者来说优势很多:稳定,人员素养相对较高,公信力足,社会地位高,民众认可度高……缺点就是,营销能力以及技术相对比较保守,能做到什么程度,需要看领导跟医院愿不愿意大力支持。
目前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的医生收入,相对民营,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会是整个行业非常重要的压舱石。
直客医院是大资本的领域。目前美莱、爱思特等直客机构营收增长迅速,我本人没有在其中工作过,但是有不少朋友在里面上班,我也经常参加它们组织的学术培训,所以侧面了解了一些。
目前国家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日益严厉,这些直客机构投资大,有资本做后盾,医疗上舍得花钱,所以医疗上相对来说比较规范,对从业人员要求也日益高涨,目前在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也舍得购置各种高档的整形美容仪器,对各种学术活动跟培训,也抓的很紧。所以,如果有机会进去其中工作,对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缺点就是目前岗位不太缺人,僧多粥少,如果你没有社会关系,也没有学历,那基本没戏。
第三个就是渠道医院了。什么是渠道医院?就是你介绍人来做整形,我给你提成,以这种模式揽客的医院,都叫渠道医院。
这种模式非常有争议,国家曾经规定过,这种医院的提成不允许超过 30%,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提成普遍都会超过 30%,有些甚至达到 80% 之多——由此可见,这类渠道医院超高的获客成本。
在这种畸形的行业利润分配情况下,出现了种种乱象:渠道代理靠着介绍顾客大赚特赚,而医院为了活下来,只能把大部分利润分出去,就只能在医疗项目上省了再省,这必然会导致医疗事故频发。
一位老友曾经跟我分享过信息:目前 12315,整形美容投诉比例非常大(此为道听途说,大家姑且一看)。目前政府最头疼的应该就是这类医院了,监管的重点也是这类医院。疫情期间,卫生部门大部分精力都在抗疫上面,但等到疫情过去之后,对这类医院的监管力度还会再加强。
但是,这类医院是整个行业的大多数,2019 年整形美容巅峰期,在超高提成的刺激下,这类医院掌握的顾客数量极多,整个医院就像流水线一样,年手术量超万例的也不在少数。
而这种机构里的医务人员,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能力增长非常快,特别是 2019 年前的行业高峰时期,其他专业外科医生转行整形美容行业的,在这种机构呆个一两年,每天 3~5 台手术,工作超过 12 小时,基本上都能练出来。但是这几年,经济下滑,这类医院的获客难度大大增加,老板们都倾向于让成熟的整形外科医生给顾客做手术了,所以如果现在你想转行整形外科,除非你有特殊的机缘,否则已经很难快速成长了。如果你实在头铁,就是想当整形外科手术医生,那就需要沉下心来,慢慢从医助熬起,熬个几年,看看能不能得到足够的手术机会,有所成长。
另外大量的渠道代理商,并非医学专业出身,却有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要求,他们希望指挥医生,按照他们的想法做手术。部分要求有其合理性,但是另一些要求……如果这个医生没有高超的周旋艺术,就会觉得非常非常委屈,甚至是觉得被挑战职业道德底线……
第四种,就是医生自己开设的,依靠特色技术跟个人口碑的小型专科医生医院。这种小型专科机构,其实细分下来,也有几种类型。
比如某些细分专业做的非常厉害的医生,相当于有自己的 IP 了:眼整形修复、脂肪填充、鼻整形、埋线提升抗衰、磨骨、皮肤激光美容……都有非常厉害的医生搞的专科诊所医院。这种专科医院做得好,就会是典型的人生赢家,富裕中产。
其次就是非常会营销包装自己的医生。比如非常会拍视频,会做自媒体,做线上获客,或者有着社交牛逼症的人。自己搞个小机构,接接客,做做手术打打针,赚得也不少。
最后,那种有名气有技术的医生,给各大厂家(玻尿酸,少女针,线雕什么的)做学术讲座,做教学注射专家,俗称「打手」,四处走**,教学打针,也收入不菲。比如某某建「打手」,某某美「打手」,然后还有境外的医生,某某台湾大咖,韩国大咖等等等。
第五种,就是工作室了。目前工作室所占据的整形美容行业的隐形份额,一点儿也不低,其中还有少部分是医生自己搞的:给自己的熟客打打针,做做激光什么的。但是大部分工作室的从业人员,是美甲美睫、美容美发等传统美容行业的从业者。这些年在媒体上报道过的很多医美培训都打着「 3 天包教包会」的广告,培训内容包括注射,线雕,做双眼皮等等。一些门槛比较低的非手术类项目,这种工作室做得风生水起,野蛮攫取了大量的利润。甚至已经有不少人赚到了原始资本,开始开设医院,变成老板,请正规医生帮他打工了。
这两年,随着国家对非法行医的监管力度的加大,大量的工作室在寻求转型,希望转成正规诊所,这也导致了这个行业里对皮肤科医生的需求大大增长,皮肤科医生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从业现状
医疗美容行业的业态其实相当复杂,这 5 种常见的类型,其实就是大多数医生入行可以接触到的。
在疫情之前,整形美容行业是高速发展的蓝海时代,那时候无论你是新入行的助理还是医生,工资待遇都非常可观。特别是成熟的大主刀医生,10万+的月薪是很常见的,几十万的也不少。
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国家对整形美容贷款分期开始严管,疫情对服务行业的打击,那种过度繁荣的时代迅速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整形美容机构倒闭潮,医生失业潮,以及降薪潮。
但是很多人,还是对这行保有固有印象,认为这个行业能轻松赚钱。事实上,经济危机第一波打击的就是服务行业,特别是整形美容这种非必需、略带奢侈品性质的行业。在极度内卷当中,转行成本跟难度,比之前都高了很多。
在了解了上面 5 种机构类型之后,我们可以从行业发展的类型跟薪酬出发,聊一聊从业者现状。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国外的整形美容行业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他们的整形美容行业收入的分布,非手术项目(笼统来说,就是皮肤+注射)跟手术项目的比重,大概是 8:2。而我国整形美容行业前些年,因为非手术科室发展比较弱势,非手术项目跟手术项目的比重是 2:8,是倒过来的。但是随着行业发展的成熟,求美者对注射皮肤等午餐式美容的需求增长很快,反倒是手术项目,随着医美贷的收紧,开始萎缩。
目前行业内估计,非手术项目产生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手术项目,它们所占的比例,大概是 7:3。也就是说,如果要达到国外那种 8:2 的比例,目前非手术科室,还存在较大的需求跟机会。以市场需求趋势来看,皮肤科医生非常吃香,特别是皮肤科主治医师,起薪就能达到2-3万元。而且非手术项目的学习门槛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有不少其他专业的医生趁机转行为皮肤科或者注射科医生,从而进入了整形美容行业。
而手术科室,比起以前来说,就比较惨淡了,小主刀月薪也就是两三万块甚至更低。一个岗位出来,几十上百号人争抢,而医生助理月薪也就是几千块,想要磨炼到主刀的位置,除非遇到特殊机遇,否则那简直是遥遥无期。在这种行业内卷的大环境下,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很多医院甚至培养护士当医生助理。
从薪酬来看,公立医院普通主治医生的收入,大概是 1W 左右,要跳到不太稳定的整形美容行业,如果起薪没能达到 2W,或者说不能迅速达到小主刀的位置,那这个转行是没有吸引力的。除非你热爱这个专业,且有着厚实的家底作为支撑,愿意自担成本,为此行业发光发热……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目前如果想转行整形美容行业,并且想过得好一点,那么以下几种情况是比较合适的。
一、高学历,高职称,高情商,能进入大型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或者大型直客医院。恭喜你,你有着光明的未来。
二、你的思维非常敏锐,有着优秀的营销思维,你是社交牛逼症,那么这个行业将是你走向人生巅峰的很好的选择。
三,你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能够忍受暂时的贫穷,专注技术的提高,那么这个行业其实还是有着蛮大的包容性的。
四,你愿意改变专业,做一个皮肤科医生或者注射科医生,这是目前这一两年进入整形美容行业最快速的选择。
五、有个整形行业大佬,是你的老师、前辈、爸爸……
六、你家里有矿。
最后,有些求美者实际上是非常难搞的,如果你没有相当高的情商跟耐心的话,这份工作可能会时时让你觉得: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哈哈,这世界,条条蛇咬人,没有那种轻松愉快就能赚大钱的事情。做了这行,运气不好的话,医疗纠纷、欠薪、背景离乡、颠沛流离、随时失业……这都是家常便饭。
以上,就是我这个从业 5 年的人,可以分享给你们的大部分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文章很长,能看到这里的人应该是真的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如果你还有更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多地正在酝酿落地美容主诊医师相关管理办法,以进一步规范医疗美容市场。美容主诊医师备案对申请者的医师资格(限定执业范围)、医师定期考核成绩、相关专业培训经历和临床工作年限提出了相应要求。如果考虑从事这一行业,必须在职业规划中充分考虑,实时关注相关政策解读和各地执行细则。这对于合法合规执业、医美执业范围和相应的收入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审核专家傅士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