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铁饭碗,我选择职业投资!”投资无法改变你人生的起点,但可以使你到达不同的终点
人生过半,你是否想过另一种生活?
投身市场,你是否找到专属的赛道?
历经牛熊,你是否得到认知的回馈?
千帆过尽,你是否相信时间的力量?
投资无法改变你人生的起点,但可以使你到达不同的终点。通过阅读别人的投资人生,来启发自己的投资实践,站在聪明人的肩膀上,让你投资路上事半功倍!
《投资改变人生》系列图书已经出版到第三辑了,书中的主人公们从日复一日到华丽转身,拥抱投资带来的第二人生。他们以风格多样的投资智慧、截然不同的投资精神,激励着广大读者在投资道路上书写自己的绚烂人生。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20位历经风雨的投资达人,写下了20个独具特色的投资笔记,留下了20段真实宝贵的投资经历。今天摘取了书中几段精彩的投资经历,与大家共勉!(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哦~)
01
放弃“铁饭碗”,我选择了心中挚爱
——节选自雪球用户@散户的自我救赎的经历
我八十年代初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家庭虽不算富裕但从小也衣食无忧。我大学期间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最后选择了在一家大型的医疗机构工作。医院的业务发展很快,10年时间医院的收入增长了10倍,但高强度的工作和没日没夜的加班使得自己身心疲惫(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医务工作者是劳动强度最大的职业之一,为他们常年无休无悔的付出点赞)。
我在工作里找不到快乐,找不到归属感,也找不到自我。职业投资才是我的兴趣爱好所在,也是我内心追寻的目标。为了达到我的目标,我开始疯狂地学习,读国内外各种各样关于投资的著作。
投资了7、8年后,可能是比较幸运的原因,我的投资收益已经稳定地超过工资收入,在此期间我也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暂时并没有考虑专职投资的事情,直到身边突发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一个年轻的同事,因为重病离开了人世,从发现疾病到离开只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这位同事刚刚升到高级工程师,也是我入职以来的老师,才30多岁就英年早逝,这件事深深地打击了我,使我重新思考,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既然我们迟早要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不大胆一些,为什么不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精彩一点呢?
之后十几年的投资生涯我投资过不少牛股,包括在全国医疗信息化推进中获利的大牛股卫宁软件、因国家等级保护政策受益的阶段大牛股启明星辰、本地光伏巨头隆基股份等等,也投资过很多基金和金融衍生品都获得过不错的回报。
但是天士力的投资失败加之市场相当一部分大白马的财务作假及踩雷事件使我最终放弃了个股的选择,而将重心放在基金投资和低风险投资领域。
我觉得作为一个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第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自我”,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那后面所有的投资方法都成了浮云。
02
交学费要趁早,
重要的是在市场上一直活下去
——节选自雪球用户@青瑟只鸟的经历
我的投资之旅始于2018年的熊市,虽然读了不少投资书籍,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2018年5月,我第一次投资权益基金,2天内就投了5个月工资进去,而且买的基金相关性很高。没想到,熊市很快开始了,最多的时候浮亏高达40%,相当于2个月的工作白干了。这对于一个刚开始接触基金投资的小白来说,还没尝到过赚钱的滋味,就先亏去了2个月的工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伤心的。
当然,这一次的投资经历也让我很有收获,“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警告语我终于有了切实的体会。
2022年市场行情低迷,仅仅在三季度,我的投资亏损就达到了25万,其中基金亏损了20万,股票亏损了5万。虽然亏了几十万,但好在有家人的理解,我的心态也很快调整过来。大盘经过前期的调整,很多优质的公司也跌出了一个较好的价格,这对于我来说正是加仓的好时机。
这两年的投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牛市的时候,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承受30个点的回撤,熊市的时候,才发现回撤10个点都让人难受和悲观。最可怕的不是已经下跌了多少,而是不知道底部在哪儿,不知道未来还要下跌多少。
我希望自己在投资中赚钱,但却不希望自己赚的是更系统化的学习投资以及基金评测,并开始在雪球上发表基金文章。
投资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情。当大部分投资者都对股市极度乐观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当大部分投资者都对股市极度悲观,甚至绝望的时候,我们要敢于逆势加仓,要能够坚定持有。我非常喜欢一句话,“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这句话也成为了我投资的准则。
03
投资理财这项基本生存技能,我希望孩子能掌握它
——节选自雪球用户@
之前在上海工作,后来搬到西雅图来了,目前就职于一家数据公司,平时主要是自己投资。我原本是学计算机的,技术出身。
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当时我还在纽约工作,雷曼兄弟倒闭那几天的事直至今日也非常清晰印在我的脑子里。9月15号是个星期一,那天早上我路过时代广场要去上班,看到雷曼兄弟那座楼外几个工人开始拆门口的logo,那个场景非常魔幻,像在拍电影一样的不真实,给我带来了非常震撼的感受。从那时开始我对整个资本市场是如何运作的这件事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决心要将它搞懂。
投资先要清楚是赚什么的钱,在我看来,利润的来源有三种:
第一种:好生意本身的利润。这个就是常说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赚生意的钱,而不是市场的钱。
第二种:卖保险的钱,做风险的承担人。其实在危机中抄底,就是别人把一部分不愿意承担的不确定性,以资产打折的形式作为风险溢价转嫁给你。
第三种:赚共识的钱。一个共识在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是不断创造价值的,尤其是对这个共识的一些early . 比如茅台酒本身这些优点,和它十年前有什么区别吗?
倒叙的“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中天天在发生。我只认识到共识的存在,想要主动把握和操作共识还是非常难的。我自己在美股和A股上都有投,但投资方法上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就是在离市场的远近程度,能不能把握第二种和第三种机会。
与此同时,我希望和努力尝试的是培养孩子在未成年前,掌握如何用投资赚钱这项基本生存技能。我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今年11岁。在雪球上我发表了“和女儿聊投资”系列文章,只是平时和娃聊天中对一些有意思的话题的一个记录。
我希望给孩子的教育,并不在意他们是哪个学校毕业,而是希望他们能在踏上社会之前拥有一些长远发展下去的品质。
我希望给孩子的教育是给孩子心中装上指南针,而不是给他们画好路线图。具体的技术可能很快就会过时,我更希望他们能有一个思维框架。在此之上,当他们走向社会时,给他们一个小雪球去滚,告诉他们小心生存陷阱,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的人生中走得更远。
以上内容均节选自《投资改变人生》——那些滚雪球的人第三籍,更多详细的内容,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把《投资改变人生》带回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