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苦心管理营销号的日子
希望此文能帮助到明年想参加夏日研习室活动/想了解芒果tv线上实习详情的铁汁们(写完才发现没啥用?)
先声明:本文只代表个人立场 并不客观
时至今日,打开芒果tv,“999+”的消息还是会充斥整个屏幕,明星粉丝们疯狂的评论和呐喊仍在余音绕梁。我想,估计把半辈子收到的点赞和评论数量加起来,都没有在芒果tv夏日研习室的三周多。那三周的经历既心酸又疲惫,同时也有些不期而遇的惊喜,今天终于有时间慢慢理一理,讲给自己和大家听。
(无论过程多复杂 最后还是拿到了一张像样的证书 谢谢芒果!)
故事起源于某个百无聊赖的七月午后,我在“芒果TV人力资源中心”公众号[插句题外话:想去芒果实习的同学都可以关注下这个公众号,发布的都是一手消息,很及时,可以避免错过很多信息]的公众号看到了“饭团【校园创作者】”的招募。条件似乎还挺诱人的,既有实习证明,又有创作奖励,还有隐藏线下福利……
时值浪姐热播期间,爱将姐姐们的表演下饭的我眼前一亮,不会吧不会吧,最后说不定还能去长沙看姐姐们??
(的确最后有这机会 还见到了巨c!)
(偶现在很喜欢依依子!)
那肯定去呐!
再看了看条件,标准有三:
第一,高校在校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本来已拟定好暑假学习计划的我双手一甩,不就三周吗,挤一挤时间总是有的吧!(当然 这个想法错得很彻底)]
第二,校园社团达人,责任心、执行力与沟通力Max[社团就是我在交大的温暖小窝,达人算不上,喜欢社团的爱好者总能算得上吧!(至于后面几个条件,直到成为了“校园创作者”,我们才知道这项活动远远不止需要这些特质……)]
第三,不仅热爱创作,还喜欢“以文会友”……[比如给《浪姐》写些文案?蛮好,既有追星的实感,又有发挥自己专长的成就感,不错子。更何况,我是芒果台吴梦知导演的忠实粉丝,她细腻温柔的笔触一直令我心动……]
那就报名呗!组队需要3-7个人,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和我同吃同住同睡的姐妹哼哼猪。哼哼猪写文案、办活动能力一绝,在公众号界叱咤风云,最重要的,是我追星路上的最好伴侣。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彻夜长谈的美好经历,不用什么绿蚁新醅酒,只需要我们的cp在无人角落的某个动作和眼神,就够我们津津乐道、磕生磕死上三个小时。来当这个饭团创作者,哼哼猪肯定没啥问题。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段对话——
哼哼猪和我一样答应得很畅快,仿佛忘记了她开学要考教资,我暑假要考雅思的事儿。
彼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哼哼猪的社团学妹,尽职尽责的悦悦;以及全能天赋选手,磕cp路上的姐妹珂珂。
队伍就这么组上了。再看看报名要求:按顺序排序的前30支队伍将被录取,新闻传播学院优先,发送学校、专业、姓名即可。
我们四个英语专业的同学,怎么能竞争过新传学院?再说了,报名顺序我们也没有优势,都过去差不多十几个小时了。只写姓名和专业,可能不太妥当。于是,我便让几个姐妹一人写了几段简介,侧重【社团经历】和【文案能力】。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简介起了作用,我们很快就收到了入选的邮件。
我们对这个活动还是满怀期待的:估计就是每天固定给芒果tv上交上几段最近热播节目的宣传文案,越是文采斐然,越能展露我们文学功底和追星专长(如果追星也能被当成专长),就越能被青眼有加……
事实证明我们大错特错。
夏日研习室采用打分制,每周统计一次分数,最后一周(第三周)计算总分,前三支队伍能拿到奖金,还有去长沙公费旅游(包交通、住宿以及芒果城行程)这样的线下福利。分数的核算方式是这样的:
第一个板块是“评论运营”。评论,指的就是芒果tv为夏日研习室选取的十五个ip下方的评论。我们的任务就是设置一个话题(类似于下图所示),
并围绕着话题想出一条置顶评论(图片、文字都要自己提供),吸引用户带这个话题在【视频下方】发评论。
(上图就是我们设计的某一期置顶评论)
最后,累计评论数量最高的队伍获胜。
评论运营还有一个加分项:如果带着我们话题的评论上了“热评”(类似图中所示,带个热字,点赞数和评论数多的就是热评),
就以一条两分这样的机制累加得分,没有上限,但pc端的热评容量是30条,所以一般能拿到29条就算是满分了。
第二个板块是“饭团运营”。饭团是芒果tv的星粉集中地,有不同的节目饭团、明星饭团,也有相应的话题广场和打榜机制,类似于腾讯的doki。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学校饭团,同样也需自己想好话题并发帖。另外,每周我们还会运营两个节目饭团。最后的打分标准是:曝光量+发帖数量。
(我们运营的某个节目饭团 在五天之内有了27万曝光量)
那关于ip的选择,规则是这样的:“评论运营”里的话题采取抽签制度,三周内我们会经营三个不同的IP。“饭团运营”的话题则需要自己选,三周内一共要建六个饭团。
[打分机制讲起来也太复杂了 但是应该能看懂8?]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周要想好四个话题,还要设计好话题图以及具体文案,然后就要开始刷评论数量了。这个任务,好像没有我们一开始想象的那么清闲逍遥,还是得赶紧行动起来。
经过最公平公正公开的掷骰子方式,我成了小分队的队长。任务下达,大家迅速开工。
(一个冠以营销号之名的工作群)
第一轮的,我们四个有了一些不太一样的构想——
最后的决定是采用“我在盛唐读大学”这个饭团话题。优点之一是名字还挺文艺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紧贴着“盛唐”二字我们还可以发发西安、发发相关的纪录片、影视作品,或许能吸取到更多流量。
(做这个饭团也算是给交大做宣传啦)
关于饭团节目,既然能自选ip,又重在考查曝光度,当然要选择火一点的节目来收割更多的流量啦。那不如就蹭蹭《浪姐》这个节目的热度好了。
我们又热火朝天地讨论了一番,pass掉了已有过类似话题的“姐姐表情包大赏”、由于tag太过简单所以不够吸引人的“无价之姐”、可能会遭限制的“姐姐性转”,最后就挑拣出了下面两个话题:
“晒出姐姐的高光时刻”:比如吴昕一字马、郁可唯rap的一些瞬间,舞台上的,粉丝应该会乐意跟着发帖的。
“惊艳过时光的姐姐”:联想到万茜、宁静、张小雨的一些剧粉,或许能吸引到他们来发一些相关的影视图文吧。
那说到评论话题,我们这周抽到的是《运动吧少年》这个ip。第一期节目里现场观众投票淘汰了不少实力强劲的选手,或许用“你最意难平的少年”这个tag刚好能直击争议点上,更能引发共鸣。
第一周的这几个话题,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发帖之路。大家发着发着,便逐渐摸出了门道:在【万茜】【吴昕】【张含韵】这三个姐姐的饭团发帖,访问量能轻轻松松破万,她们几个是芒果tv观众最宠爱的三个人气姐姐;发帖时无需绞尽脑汁想什么文案,星粉们偏爱给一些矫情诗意文字或是著名言情文学的片段点赞,例如“我携满天星辰以赠你,仍觉漫天星辰不如你”“希望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更希望有人心痛你的欲言又止……”
(看 某段矫情文案)
够土吧?更土的当然不止这些,我们还复制粘贴了土味情话,配合着姐姐的两三张高清写真发出,譬如“愿不愿意跟我走一条路?什么路?这段路叫余生。”“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困吗?为什么哇?因为我为你所困。”于是,这几周里,我们的手机便签里便躺满了不忍卒读的土味段子,相册里全是10几个G的明星图片……
(看这令人难受的文案)
(看我图库的冰山一角!)
谈到提升话题曝光量的办法,就是“引流”。就拿《浪姐》举例,节目周五中午十二点更新,在这个时候发评论就更容易被顶到前排成为热评。只要我们占据了热评高地,观众就会乐意点进这些tag里,访问量自然就蹭蹭蹭上去了。
同时,热评还有加分奖励,不抢热评当然不行。更何况,一旦过了这个黄金时段,你的评论就会淹没在粉丝大军里,再也没有上热评的可能了。所以,我们得在便签里提前备好文案。到了节目更新那千钧一发的瞬间,就把提前码好的文字抓紧发上去。
发多了就容易限流,每个人还得有那么一两个小号,某个号身先士卒倒下了,另一个号就得前仆后继地补位上去。不管我们是在吃饭,还是在旅游,在学习(坏习惯别学),我们都得扔下所有的工作,扑到手机上,和时间赛跑着发帖……
于是,评论区曾经多次出现热评由我们承包的壮观景象。如果有心人现在点进《浪姐》《婆婆和妈妈》等节目,还能从前排见到我们留下的身影。虽已退役,音容宛在。
我们甚至还因为短时间内发帖数量过多,访问量增长过快,成了广场上的“热一”(热门话题榜首),从小到大哪经历过这待遇呀,以后说不定可以沿用相似经验去经营微博热搜了——
在孟佳淘汰的那一期节目,我们珂珂发出的一条热评被顶到了热评第一,收获了一万多个赞……
“说不定姐姐们看节目也能看到这些评论呢!毕竟我们都在节目评论区的前排!”
“激动!我这就去跟孟佳多留几句言!”
“姐姐会不会觉得我们很博爱?”
的确,我们发出的评论可不止一家姐姐,基本上三十个姐姐的相关评论,我们都会发。这是因为针对星粉八卦等细分用户群的饭团端,评论侧的应用场景面向的是更广泛的一群观看节目的用户,所以在这里,发一些人气不高但在这期节目中表现突出的姐姐,或是集聚当期争议点的姐姐形象,都能多收获些流量。
(看吧 我们每个姐姐都发的!)
同时,还要重视评论侧的情感维度,选取一些好哭的场景(比如姐姐们一起挥洒汗水的片段),或是几对令人看了就能真情实感落泪的cp,把对淘汰姐姐的“意难平”也打在公屏上……总之,发出的评论不能只是没营养的土味情话,要发就得发同样没营养的“营销体”。经过三周的锤炼,我顺手就能打出那么几段——
“萌萌子从‘烧水壶’到‘海豚音’真的太不容易了,姐姐向我们诠释了努力二字的含义!萌萌子,冲呀,你一定能抵达更远的地方!”
“昕昕子,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人狠话不多,但在舞台上却是那么惊艳!吴昕加油!你最棒!”
“伊能静教金莎聊天这一段也太有意思了,是不是像极了不会聊天的你?静姐去出书吧!”
上面几段文字就是我在一分钟内现打出来的。事实证明发营销体是不用过脑子的,发多了人还容易变傻。结束实习一个月了,我不管发什么总会带一股营销味儿,真不知道这是喜是悲。
第一周小试牛刀,我们拿到了积分榜第三名。长沙之旅,看来还真有点希望了,后几周我们便开始更有规划地发帖——
只有我们这几个老营销号发帖远远不够,要让粉丝除了点赞评论之余,亲自参与到发帖过程中便最好不过。
观察了一阵儿,我们发现,还是王一博的粉丝最能打。这些粉丝(估计都是年龄比我们小了好几轮的弟弟妹妹们吧)把打榜第一当做他们毕生的事业,带话题发帖就是他们的日常。于是,我们为蹭一博的热度,将饭团第三周的话题选在了《天天向上》这个ip,话题名为“全能ace王一博。”
怎么吸引粉丝发帖?首先就是刷量,就要把这个话题舞到粉丝面前。存在感越高,带这个话题发帖的粉丝自然越多。要让他们看到王一博三字就想到“全能ace王一博”这个tag来!我们的营销号四人组里迅速定下拔旗插旗计划:每人发够一百条帖子后,速来群内拔旗,随后追加两百条新帖子,再攻下一城!(有饭圈集资那味儿了)果不其然,帖子数量一增多,粉丝就参与进来了!!
接下来就是甄选好帖子内容!经一番详细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王一博粉丝最爱蓝忘机这个角色,只要带上几张剧照,配上文字,“蓝湛的流泪让我心碎”“蓝二哥哥是我的白月光”就能收获成百上千的点赞。此外,为了让自己的粉籍更为明确,我们纷纷戴上了王一博的头像,我还改了个id,就叫“酷盖王一博的甜妹”,我们还自截了不少一博的表情包,帖子入选“优质饭贴”,得到了首页推荐的待遇,我们,俨然活成了王一博大粉……
为了吸纳更多的新粉进饭团发帖,我还进了几个王一博的粉丝qq群,在群里摇旗呐喊:快去芒果tv饭团做数据!给一博哥哥排面(绿色爱心)!当然,进群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进群后还得通过审核:要求我在三分钟内答出这些问题:
(这测试图我还留着当纪念 铁汁们可以留着当参考)
虽然我也算是个王一博的路人粉,但有那么一两个问题我也答不上来,加上考试就紧张的这一毛病,我只好一边紧张焦虑地百度,一边浏览着审核人员的消息“小姐姐 你真是粉丝吗 速度还是快点吧!”
但不管怎样,差生也能笨鸟先飞,在努力之下,我将一博的所有经历和爱好都背得滚瓜烂熟,振臂高呼让粉丝们去饭团发帖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就这么疲惫不堪地做了三周数据,为了发帖熬到凌晨自然是最不过的场景,我也借此契机触碰到了粉圈的冰山一角。
越来越感叹,粉丝的毅力真是惊人。有时面对评论区“互42(互表示这位粉丝今天已经给你点过赞评过论了,希望你也能够点到他的主页互访,为爱豆增加能量,42表示他今天已经第42次做这件事了)”的文字,我会开始遐想,屏幕那端是什么样的人呢?把一天的闲暇时光都用“发帖”这件事来填满,为爱豆登不上榜单而苦苦担忧,无论到哪儿都要卖力地宣传自己的偶像……愈发贴切地体会到,“顶流”二字真的是由庞大的粉丝群体一砖一瓦垒起来的。
有意义吗?机械地在屏幕上打出没有任何营养的彩虹屁,土得掉渣的情话,只为确证自己爱豆的“顶流”身份……发帖愈多,等级愈高,你对偶像的爱似乎就愈深厚(针对芒果tv饭团的粉丝而言),乍一听似乎有些荒谬和难以理解。毕竟,发帖这件事早已把我折磨得形销骨立,渗进骨髓的空虚感总在我码字和发图时紧紧地缠绕住我,再换位思考到粉丝身上,他们要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做这样一件相似的事情……所以,不累吗?
当然,我也没有任何权力指摘他们做出的任何选择。流量饭圈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已不知不觉渗入我的生活,在实习的日子里,我们甚至还“利用”了这些规则,成为了受益者不是吗?
或许发帖这件事,能让那些没有经济能力为爱豆刷代言销量,刷单封的小朋友们更多参与感,觉得自己也为偶像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儿吧;又或许,他们真是带着爱敲下每一个赞誉满满的字的,所以,从来并不觉得疲倦?
在饭团里行走的我们从来都“不敢高声语”,这里只能容纳一种声音,那便是无条件的称赞和维护……发帖子这件事堪比迷魂汤,三周之后我们都感叹自己包容度大了,再也看不见这些明星的缺点了,一看到他们的脸庞就能口述出千字长文。幸而只有三周,否则,在这座信息茧房里,我们又要耗费多大的气力才能抽身而出呢?
当然,这些繁琐的工作远不是实习期间遇到的最大难题。我们谁都想不到,自己成了联袂上演的宫斗剧中的主角;这些槽心事也把我们折腾得彻夜未眠……这个故事,便丢到下一篇推文去讲吧。
太久没写公众号了,感觉好多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碎碎念,但就算记录下这段又枯燥又有趣的经历吧。
毕竟以后回望,也会是很有意义的一段经历。那就在这里小小预告一下下一期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
·勾心斗角与握手言和的实习故事
·一份得到芒果tv运营部夸赞的作业
·公费旅游的体验如何
·长沙(吃喝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