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4年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全体同学:
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现组织开展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择优推荐作品参加广东省省赛选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十几个部委、省份联合主办,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及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第八届大赛共有340万余个项目报名参赛、第九届大赛广东省分赛共有44.71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超181.4万人次,已然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世界级盛会。
二、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三、活动对象
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全体学生
四、参赛项目要求
(一)赛道规则
大赛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一个项目只能参加一个赛道。按照大赛要求,我校主要参加职教赛道以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职教赛道项目根据参赛项目所处创业阶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创业组。
创意组。参赛项目应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创业组。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公益组。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创意组。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创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请参赛团队阅读,参照第九届赛事通知及评审规则(附件1-2),认真查看各赛道具体要求。
(二)项目材料要求
建议拟参赛团队结合学校中医药特色及云浮南药资源特色,将中医药文化、云浮“南药之乡”和“中药**制之乡”的悠久历史文化,融入创新创业项目中,做好以下材料的撰写和制作,并按时提交:
1.商业计划书。主要包括项目(公司)介绍、行业与市场、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创业团队、财务与融资、引领教育等内容,可参考附件3。
2.项目展示PPT。
3.可制作视频(MP4)等辅助材料,时间控制在1min内,大小不超过20MB(按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提交)。
(三)团队组建要求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指导老师不超5人(不占团队成员名额),鼓励跨学院组建团队。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每位学生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但可作为成员参与其他项目,请结合自身精力和时间合理安排。
(四)其他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可以是参赛者所提出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可以是参赛者参与的发明创造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实现开发的概念产品或服务等。
4.参赛项目不局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五、校级选拔赛工作安排
以下为本次校级选拔赛初定的时间节点:
(一)各二级学院组织申报:2024年5月10日前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由负责就业创业工作辅导员通知统筹负责本学院的大赛宣传、征集、组织和协调申报工作,每班至少申报项目5项,以项目负责人所在班级为准。
参赛团队必须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进行报名,方可视为成功参与校内选拔赛,线上申报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二)二级学院审核推优:2024年5月15日前
各二级学院进行评审并推荐优秀项目,各学院推荐项目数将根据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项目数进行分配。二级学院根据初赛参赛项目,汇总填写附件4《报送项目汇总表》,注明推选的优秀参赛作品,并将推荐项目的电子版材料与汇总表一并发送至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邮箱:,压缩包文件名称统一为“XX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推荐作品”,子文件名称统一按照“赛道+组别+项目负责人姓名+作品名称”,如职教赛道创意组+张三+xxx项目。
(三)学校评审评优阶段:2023年5月底
(1)各二级学院按大赛要求做好决赛项目完善以及现场展示的准备工作,大学生创新中心做好决赛准备工作,决赛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2)邀请学校有关领导和学院领导、评审专家、指导老师及学生代表参加。
(3)举办现场决赛答辩,由评审委员对项目进行终审,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或展示,根据决赛情况选取若干项目重点培育,预备参加广东省赛。
六、奖项设置
金奖1名(奖金+荣誉证书)
银奖3名(奖金+荣誉证书)
铜奖6名(奖金+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荣誉证书)
金、银、铜奖项目的指导老师获创新创业导师金奖、银奖、铜奖;另设“优秀组织奖”2名。
七、其他事宜
(一)省赛采取单位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级赛制。4-6月为校内项目培育。
(二)各二级学院要广泛宣传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鼓励全体教师结合中医药特色及云浮南药资源特色,发掘学生创业潜力或利用自身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参赛,建立高质量参赛团队,形成活跃参赛的良好氛围。
(三)因第十届互联网赛事通知尚未发布,未尽事宜请大家参照第九届“互联网+”大赛的通知要求开展前期准备,认真查看项目具体要求及评审规则(详见附件1、附件2),需要提交的材料、证明以及材料报送方式等其他事宜以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第九届赛事相关通知为准。
(四)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唯一专门宣传、鼓励、引导、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官方网站,参赛团队可登陆网站(网址:)查看往届赛事相关信息。
(五)以往参加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无论获奖与否)均可以报名参加本次校赛。
附件1: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的预通知.pdf
附件2: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docx
附件3:“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考资料.zip
附件4:XX学院报送项目汇总表.xlsx
图文:学生工作部
排版:组织人事部(校传媒中心)
初审:学生工作部
复审:罗玉屏
终审:林高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