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有等级吗 对比茶艺师与评茶员职业资格证书
9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的(2017)68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件,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本次目录保留了140项。
目录清单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备受茶行业关注的茶艺师、评茶员职业资格证书最终得以保留,尘埃落定。
已制定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一)茶艺师
茶艺师列属餐饮服务人员大项,明确发证部门为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会同有关行业协会。
职业定义:
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茶艺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茶艺技师(国际职业资格一级)。
(二)评茶员
评茶员列属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大项,明确发证部门为供销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
职业定义:
评茶员是以感觉器官评定茶叶品质(色、香、味、形)高低优次的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评茶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评茶师(国际职业资格一级)。
茶艺和茶叶审评工作存在着以下的差别:
一不同:定义
茶艺,即泡茶与饮茶的技艺,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茶叶审评,则是检验茶叶品质的手段和方法。审评人员运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对茶叶产品“色、香、味、形”等进行审评,从而鉴定茶叶品质。
二不同:历史
茶艺立足对茶叶的泡饮,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和积淀。
茶叶审评始于近代,不足百年。
1953年湖南安化茶厂的茶叶审评室,据说是最古老的。
三不同:目的
茶艺追求美,将茶叶冲泡过程和效果技巧化、唯美化,以达到尽量规避、淡化茶叶缺点,力求发扬茶叶优点,努力体现品饮美感的目的。
茶叶审评以鉴定茶叶品质为目的,是格式化、严谨的科学。
四不同:技艺要求
茶艺要求以文化、道德为底蕴、技巧为基础,用艺术来提升、诠释对茶叶的理解。
评茶师则要求具备感官分辨能力,熟悉制茶流程,拥有评茶基本功。
五不同:场地环境
茶艺不拘场地,只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即可。
茶叶审评则必须在采光、空间、设施等要求较高的审评室中进行。
六不同:茶具与设施
茶艺设施需要相应的泡饮器具,以及一定的场景辅助器材。
茶叶审评设施所使用的是专业的审评器具、专用的审评空间。
七不同:泡制方法
茶艺对于投茶量、用水、水温、浸泡时间,有具体要求,以适茶、适人为宜。
茶叶审评精确规定投茶量,闷泡时间,且规定只能用开水闷泡,通过提高茶汤浓度,放大茶叶的优缺点,来鉴别茶叶品质。
茶艺有点比较随性。
茶叶审评则比较严苛、刻板。
八不同:着装要求
茶艺对于服装没有具体要求,只要简单、典雅、合体,与茶叶和主题相合就行。
茶叶审评工作人员一般只能穿白大褂。
虽然茶艺师与评茶员的工作内容不同,但是两者同属茶行业的工作,都是系统学习茶学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弘扬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学问。
茶艺师掌握评茶知识能够更好的了解茶叶的品质,从而能够运用自己的冲泡技艺,更好的发挥茶叶的有点,并且能够更好的品鉴茶汤的优缺点;
评茶员掌握茶艺知识能够提升气质与自信心,了解市场需求,为职业道路添砖加瓦,拥有更宽领域。
回顾过往,关于茶艺师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的热议,持续了近一年。
2016年12月16日,人社部官网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中,涉及茶行业的工种只有评茶员,而未出现茶艺师和茶叶加工工两个工种。
事情发生后,引起行业巨大关注,茶界也发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取消是适时之举,另一种则呼吁保留,一时间引起茶行业一片哗然。
峰回路转,2017年2月21日,人社部对外公示了一份“关于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内容调整情况的说明”,《说明》专门针对早在2016年12月16日公示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拟列入151项)提出了5项调整细则,其中一条最为引人关注——在“关于餐饮服务人员”中增加“茶艺师”。
2017年9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的(2017)68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件,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茶艺师、评茶员入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