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创客|从“油条西施”到自创化妆品牌上央视,这惠安女孩的创业故事好励志
微商群体很庞大,从中成长起来的品牌却是凤毛鳞角,而泉州青年创客、香港施颜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虹萍正是其中一名,自创品牌后事业突飞猛进,把广告做到央视去。不过,更具启发意义是,她从小时候帮母亲一起卖油条补贴家用,到勤工俭学自给自足、支付学费,大学时代首次创业掘得人生第一桶金,毕业后又屡战屡败,最终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品牌之路,饱经人世浮沉的曲折剧情堪比励志大片。
二十几部手机通过自己研发的软件统一操作
每晚帮妈妈卖油条包子 坚持8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虹萍刚上小学不久,每天晚上就跟着母亲去工厂边上摆摊,帮忙卖油条、包子。无论寒风刺骨,不管刮风下雨,“起早读书,贪黑帮工”的日子,她足足坚持了8年之久,直到上高中。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读初中时没有一年在家吃过年夜饭。由于母亲在照相馆上班,为了挣春节期间每天50元的加班费,陈虹萍姐弟俩和母亲三人在照相馆里通宵干活长达七天。寒、暑假的时候,她到超市里当帮工,一天30元。“自己愿意吃苦,主要是舍不得妈妈当家当得太累。”陈虹萍回忆说,上了高中以后,人渐渐长大,便利用寒、暑假到洗涤用品工厂当生产线上的工人,赚够一年的学费和吃穿用度。
都说惠安女勤劳,身为惠安螺城人的陈虹萍比视野内的任何同龄人都吃苦耐劳,打小饱经风霜,锻炼出非同一般的意志力。
2006年,陈虹萍收到福建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在外人看来是好消息,可对于她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学费要1万元,怎么办?别无他法,抓紧时间去鞋厂打工,赶在开学前挣了3000元工资,加上母亲东拼西借凑足了数让她得以跨进福师大的校门。
供自己上大学落下了的债,绝不能让苦苦支撑的母亲去还,陈虹萍立即到学校附近的餐馆端盘子,虽然时薪仅5元,但有包三餐,还是能接受。不料才过了20几天,她肺部就因吸入过多油烟出了点问题。
天无绝人之路,攻读软件工程专业的陈虹萍,数学相当拿手,正好可以做家教。为了尽快赚钱,她一口气接了三份家教的活。学生住处不在一块,要让时间赶得上,她必须一大早出门坐公交车,一天授课下来要一再换地方,把她累得够呛,来回共小个小时车程,“站在公交车上都能睡着”。
贪多并没有嚼不烂,其中一个女学生,在接受辅导前对数学无感,150分的卷子只考出39分,陈虹萍用自己的方法让女学生喜欢上数学,最后在中考中取得139分的佳绩。另一名学生则在她的辅导下成长为数学奥赛选手。
身兼多份家教的同时,陈虹萍自己的学业并没有落下,大一即拿到国家奖学金和班级奖学金,能抵掉学费。这样一来,陈虹萍总算熬过了初上大学时的经济难关。
福师大班花在校经商显营销天赋
接下来发生的两个在校经商事件,改变了她的处境。
虽然是班花一枚,可陈虹萍实在太忙,忙到整个大学时代没时间接受男生的追求。也许她已经想到,光靠打工,摆脱不了经济上的窘境,或许经商才是出路。
适逢一家做印刷毕业册的公司来学校招聘电话营销员,她记下了招聘电话号码,却没有立即应聘,而是先去走访多个即将毕业的班级,一圈下来终于找到一个热心的班长,把所认识的其他班长电话号码都给了她。
天赐良机,岂可错失?陈虹萍随后逐一打过去,敲定采购意向。第二天拨通招聘公司的电话时,她直接说“我已经接了六个班级的订单”,对方都乐坏了,立马表示聘用。
第二个事件要复杂些,已属于创业范畴。当时陈虹萍接了个品牌联盟打折卡的项目,需要把学校周边的商家发展成联盟成员,从而使打折卡可以在学校里实现产品、服务的落地,然后再把打折卡销售给学生。商家加盟是免费的,但需要签合同,陈虹萍地毯式搜索、一家家找过去,“你不签,隔壁的也会签”,这句讲了几百遍的话术利器所向披靡,学校周边的商家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现签现走,下家继续,一个星期内几百家全部签约完毕。
仅凭一张嘴完成浩大的签约工程固然奇功一件,可不把打折卡卖出去就无法变现。陈虹萍寻思着,一个人卖也卖不了几张,必须发动学生做自己的营销团队。马上行动起来,她先跑了两栋学生宿舍楼,向陌生的学生卖打折卡,在实战中总结出经验,收集学生问的各种问题,再做好一系列“标准答案”,形成营销话术。然后,把招聘学生兼职卖打折卡的启事打印在A4纸上,落款的招聘电话重复十次,用剪刀剪成一条条,方便感兴趣的学生撕下带走。
一顿“乱张贴”之后,果然有很多学生前来应聘,陈虹萍一天之内招募到35人,紧接着,将这些学生集合在一起培训,把之前自己梳理好的营销话术教给他们,分头行事。
接下来的日子里,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天坐在宿舍里数钱”,学生营销团队两个月卖了2000多张打折卡,她平均一个月赚到上万元,卖卡的学生以及签约的商家也都赚到钱,第一次尝到共赢的滋味。
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就可以复制推广。陈虹萍目标锁定各大学校学生会会长,把几千张卡分发给他们发展新的营销团队,成功打开六家学校的市场,有效扩大战果。
就业与创业来回切换屡败屡战
大学毕业后,陈虹萍发现社会上的钱很难挣,只好回到泉州就业,先在中国联通推广宽带业务,后来机缘巧合地当上淘宝客服人员。2010年时淘宝才起步没多久,所谓的流程、经验都还在探索中,并不满足于现状的陈虹萍选择自学,包括淘宝店的运营、推广、图片PS等,从卖鞋子做起。
实践出真知,两年后,她开了一家卖衣服的网店,通过做活动引流,一不小心一个爆款在一小时内卖了300件,一下子赚了9000元。感觉做电商来钱实在太快,陈虹萍正式从淘宝离职创业,而且一开始就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注册商标、开办网店,销售贴上自己品牌的小白鞋和豆豆鞋,平均每天100多单。不料出了个意外,代工厂方面出现质量问题,为了所坚持的信誉,她对所有客户逐一打电话召回问题产品,款项全部退回,创业正式宣告失败,之前赚的钱几乎全赔了进去。
一时间心灰意冷,陈虹萍离开伤心之地转战厦门,到一家上市公司上班。管理和营销培训的特长再次发挥作用,她连续加班三个月后,把公司电商部门的流程重新梳理优化并开展培训,把原先20几个人的团队优化成7个人。尽管做出了成绩,但职场的斗争让她成为牺牲品,最后无奈辞职。
“当时就想,这辈子不能再打工了。”陈虹萍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再次创业,于2014年3月在厦门创建电商培训公司。
现实很残酷,不到半年就宣告失败。推想原因,第一,她用收费模式对抗当时市场上通行的免费模式,十分困难,很少人愿意为学费买单;第二,别人家的免费培训是为了给自己的电商项目输送人才,而陈虹萍手上没有项目,学员没有直接的就业渠道。
铩羽而归,2014年8月,陈虹萍再次回到经营成本相对较低的泉州,靠卖面膜、玛卡糊口,迷茫中消磨意志,差点儿放弃创业的梦想。
“核心技术+生产线”成就微商品牌
此时,陈虹萍脸上开始长痘,看了很多家医院都没治好,反倒越长越多。有一天,她突然想起爷爷那一辈留有一个治痘的配方,就去找来配制,没想到还真把自己脸上的痘消下去了,除了留下一些痕无法复原。创业的雄心复燃,陈虹萍觉得可以把产品科学化、标准化,做成化妆品品牌。很快地,她就注册了“妍方”商标,平均一天卖50瓶,全部做零售,利润比较高。
赚到钱之后,她重启营销培训的老本行,不停地讲课,教了很多学生,其中很多人成为后来的创业骨干,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新团队建立起来了。
陈虹萍意识到,真正做成品牌,远不止注册一个商标那么简单,化妆品必须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办理相关部门的生产许可等手续。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她把配方转化为核心技术,配备生产线,办齐手续,产品成体系开发,2016年正式运营施颜堂品牌,经销渠道基本上是微商,分销体系拓展速度相当快。由于回款迅速,“手中有粮”,品牌意识特别强烈,陈虹萍先是在江苏卫视投放广告,后来又在央视投放贺岁片,开办线下体验中心等,闯出了一条非常规的微商之路。(原创:洪荣堆)
『施颜堂都市丽人见面礼』
3月16日——3月31日
首次到施颜堂体验中心(千亿商业城2号楼2-2045)出示本图文
享30元现金抵用
358元=气垫➕水光针➕面膜➕祛痘霜➕加盟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