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互联网+”时代,看大学生如何创新创业!
创新无止境,创业鉴于行。
本期柚经验,
小柚子采访了一位来自石大的博士,
从备战省赛,到国赛崭露头角
创新创业之路,他从未停歇
他用自己的想法
走出“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
他热爱生活
活泼好动
但他也能在需要耐心的时候
认真完成科研任务
他就是
来自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博1902班的孟凡
接下来就让柚子带你
去近距离了解他吧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个人简介
姓名:孟凡
学院: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博1902班
基本情况:发表SCI论文两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主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得优秀研究生、”中国扶贫基金会校园爱心大使”等各项荣誉30余项。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胆石简测—全球首创胆石病智能诊断辅助者
项目简介:胆石病是消化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现阶段我国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个胆石病患者,目前胆石病完全依靠医学图像检测,漏诊和误诊率极高,针对以上痛点,孟凡及其团队在宋弢教教授的指导下研发出了全球首款胆石病智能诊断系统,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胆石病在CT图像上的识别精度,有效帮助医生进行辅助诊断。
本项目获奖情况:
第五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银奖
第五届“互联网+”山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
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三等奖
第十六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特等奖
2018 “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 银奖
第四届全国研究生移动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 二等奖
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 金奖(第一名)
青岛市海鸥行动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第一名)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折腾
大多数大学生安安稳稳搞学业,踏踏实实搞科研,但是孟凡博士不一样,折腾,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活。
进入大学后,他认识了多年帮扶大凉山山区的社会公益团体。他因为大凉山孩子们所受的教育和他们的生活现状而悲痛,于是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他下定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种现状。
作为公益社团的社长,孟凡曾多次深入大凉山山区和云南少数民族聚居高山进行探访和支教,让人胆颤的山路没有阻挡他的步伐,他喜欢帮助孩子们,他把支教当做自己的事业,他是让人敬佩的公益人。
作为一个正在上学的青岛本地人,孟凡一直想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贡献一份力量。因此,他又折腾起来了——投身到了今年青岛凤凰音乐节的整个筹备工作中。音乐节的演出大获成功,他激动地流出了幸福的泪水,“通过我们年轻人的不断努力和坚持,明天的西海岸的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绿洲”。
去改变世界,也未尝不可
本次获得全国银奖的“互联网+”项目起源于孟凡硕士阶段的导师宋弢教授与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合作的科研项目,起初他仅仅把它看作一个普通的科研项目来做。但随着项目研究的不断深入,团队逐步发现项目成果的推广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能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改变世界的同时赚点钱也是不错的”,所以他和朋友一拍即合,毅然决然地成立了一家公司,想把这个成果推广出去。但是,推广的过程却是漫长而曲折的。
“我们意识到,参加创业比赛,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项目。学校也会请到专业的投资人进行指导,把项目打造的更好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商业思维得到磨练。在比赛中,我们能看到全国各地的优秀项目、各种脑洞大开的技术和不同的商业模式,这培养了我们不断挖掘商机的能力。”
“第一次尝试参加比赛是18年我们参加的’创青春’大赛,那一次,团队的成员一起熬了无数次夜才把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未来规划捋清楚。那时的我们,畅想着公司未来的伟大的前途,为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便利,未来有多么的美好,回想起来真是非常美好。”
虽然第一次参赛,缺少参赛经验,各种材料和环节也都不是很完善,但他们依然获得了山东省银奖的好成绩。
涅槃,重生
“团队深知欲速则不达,厚积而薄发的道理”,所以孟凡博士的团队在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的这段时间里更多地是沉下心对技术进行积淀,并且在宋弢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合作。经过接近一年的沉寂,他们终于完成了涅槃重生: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相继在三家三甲医院落地试用,累计服务患者7000余名,在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产品和相关技术也因此获得了2019年“挑战杯”省赛特等奖。
经过2017-2019年这两年的技术积淀和商业思维的洗礼,孟凡团队的项目也成熟起来,有幸进入了“互联网+”全国总决赛的舞台。
“这次国赛期间见识到太多优秀的项目,也暴露了我们的很多不足。我们自认为准备充分,但和一些项目相比,还是远远不够,我们看到了成功创业者们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他们在构想着伟大商业蓝图的同时,在背后付出着异于常人的努力。成功哪有什么捷径,全都是汗水和努力的堆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