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茶艺专业学生可在茶产品营销企业,从事茶产品经营、管理等工作;
我们提到茶艺,一是表演,像这样,束腰蹬靴,辗转腾挪,台下鼓掌叫好。或者这样,好看的小姐姐,穿上古装,配上个插电随手泡,努力认真地撸起袖子,别碰到了器具。
再者就是餐饮服务,有的地方叫泡茶小妹。喊一句“看茶”,餐厅服务员便成了茶艺临时工。
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茶艺培训从地气走到了接地气,有的直接上了天,所谓天气吧。而上述的表演和服务的内容依旧在,只是在此基础上多了很多茶的新学问,大致分为两类:
一种是汇集了冥想、灵修、Love and Peace(爱与和平)和提倡所谓的“茶禅一味”。
另一种则是钻进茶的香气和滋味,寻求常人看来似有似无的感官体验。
先说第一种,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
适合人群:
忙碌的官员与企业高层以及想要亲近这些社会精英的普通老百姓,加上被上述人群带着跑的吃瓜群众。
学习内容:
姑且写一首打油诗,博君一笑。
冲泡流程少不了,制作工艺略知晓。
茶味不凭鼻舌参,好坏要靠身心感。
器具与茶美美搭,顺手不如顺心佳。
焚香抚琴长串珠,单反能通升仙路。
学习目的:
从繁忙的工作和酒桌应酬中脱离出来,投入到另一种幽静清新的茶桌应酬中去。只是这次应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喝了这碗大师的茶,点上这柱百年的香,安静冥想,默念“爱(qian)与和平(quan li)”,把学茶当做一种反省,一种救赎。好好喝茶,老天让你赚更多钱。
总结:
在这些学员面前不能聊茶,要聊心,要聊送茶的朋友,顺带着就聊到资源共享了。茶是俗物,如此美好的体验,岂是舌头能品出来的?有仓味?不,那叫做陈味。不然你以为这100年的普洱怎么变老的?你要用心去感受能量的扩散,茶让你的脊背发热,脚心发汗,排出浊气,听!
其次是第二种,这一种目前处于茶艺培训鄙视链的下游,经常被上面一群人批判为故弄玄虚,即,我没有感受到,你怎么能说有?一句话不光拍死好多茶艺师,连品酒师,咖啡师都一并阵亡。虽然背茶化学里的奇怪名词是有些吃力,但这多少也为茶品的感官体验提供了参考。茶汤的苦不是宝宝心里苦,是咖啡碱;鲜爽也不是因为赚了钱心里爽歪歪,那是因为氨基酸。这些基础的滋味都能体会到,那么其他更加细微的感官体验则要从各个方面去考量一片茶叶了,下面开始数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