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村干部变创业能手,学“本号模式”致富经
欢迎各位莅临
手把手教村民办企业!
▼
栏目制片人:江南
节目主持人:江南
受邀嘉宾: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奖者
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姚佩君
本期话题:
首播时间:
海口电视三套10月30日21:00-21:30
重播时间:
海口电视一套次日17:30-18:00
海口电视三套次日1:30、6:00、16:00
本期话题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在这条攻坚路上,
有这样一群人,
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将贫困变成富裕,
为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2017年以来,
姚佩君扎根本号镇,
率领团队手把手教会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
创办村集体企业,
创新模式壮大集体经济。
2017年,姚佩君受本号镇政府之邀,前来做一场农民技能培训,当时本号镇农村合作社存在一些乱象,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姚佩君发现了合作社扶贫机制本身的一些不足。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奖者
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姚佩君:
当时我并没有想好“本号模式”怎么做,只是我想过有存在这些问题,但是随着我在跟他们交谈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迅速地就想用什么样的一个模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三方连接起来,短短半小时的分享我只是把问题罗列,但是我们参加会议的整个镇的干部和第一书记还有村书记,他们很认真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在会上辩论得很激烈的,越是在辩论过程中我越有挑战,既然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怎么来解决,第二天我就提出了新想法跟书记汇报。
第一堂课我告诉他们其实做产业可能会有99%的亏损,因为没有组织好,没有专业人士,成功的概率很低,现阶段的条件你们只能学好本领扶贫成效才会提高,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当时我并没有想好“本号模式”怎么做,只是我想过有存在这些问题,但是随着我在跟他们交谈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迅速地就想用什么样的一个模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三方连接起来,短短半小时的分享我只是把问题罗列,但是我们参加会议的整个镇的干部和第一书记还有村书记,他们很认真的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在会上辩论得很激烈的,越是在辩论过程中我越有挑战,既然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怎么来解决,第二天我就提出了新想法跟书记汇报。
姚佩君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植入村办企业,将基层党组织和村两委成员作为核心“董事会”,将政治素质好、法治观念强的致富能手和职业经理人作为职业化“经营团队”,将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贫困户代表、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监事会”,为本号全镇所有22个村建立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三权分置”的现代村集体企业。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奖者
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姚佩君:
我们刚去本号的时候,本号的产业正在愁着怎么推进落地,个别合作社已经注册了,也发展了,但是财务管理不规范,老百姓做事很认真,但是一本记账本就是记不全,因为他不懂财务的体系,这就被未来产业扶贫监管带来扶贫资金的流失,失败也找不到原因。所以我们这个时候提出“一核两轴”来做我们产业的法人治理体系,一核就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村集体企业,所有权是村集体的,经营权我们就培养职业农民、职业经营团队来发展。
2017年8月起,姚佩君创立本号镇村集体经济创业辅导中心,帮助本号镇各村相继成立村集体企业,替代合作社成为产业扶贫的主体,为壮大村集体产业打下基础。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奖者
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姚佩君:
在我的倡导下,我们建立了一个村集体企业的创业辅导中心,这个中心建立起来以后,我们以村为基础的培训,培养了一批职业经理人、财务。比如一位学生陈亮,他原先外出到深圳打工,是他的妻子打电话给他说我们本号有产业了,他就回来应聘,他没有做过财务,我说没关系,一张白纸我也能教会你,然后他学得很勤奋、很刻苦,我们的导师也非常认真地一点一点地教,今年他已经获得了乡土人才的培养系列,已经作为组织部的双学历学员又去学习。
3年来,姚佩君创办的“本号模式”,帮助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22个行政村创办村集体企业,直接带动全镇贫困户2807户11403人脱贫,指导132个村包含81个贫困村创办集体企业,受益贫困群众3.5万人。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她坚信“本号模式”会带动更多的乡村走上产业化之路,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奖者
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姚佩君:
我们现在要把产业更加精准地推向专业化、规模化,2017年从零到现在有2000亩的连片种植,老百姓开始动起来了,龙头企业也动起来了,包括我们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也在推动跟农资和农技的服务,用运营的形式跟小农户连接,通过产业链条串在一起来发展,我们还为此在本号做了百香果的科研示范基地,设计了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已经在铺垫,能够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我就觉得这几年下来没有白忙。
嘉宾观点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奖者
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姚佩君:
姚佩君自2017年以来创新成立贫困村集体企业创业辅导中心,通过打造贫困村基层党建引领、村民民主自治监督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三权分置的现代村集体企业管理体系“本号模式”,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只有我们组织化效率才会高,不然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培训成效不是太明显,因为老百姓学会了又忘了,产品它又更新迭代,农业科技的变化又特别快,当然这种持续的变化是有效果的,但是我认为教会他们学习的方式更重要。
在姚佩君的主张和指导下,本号镇各村的村集体企业相继成立,替代合作社成为产业扶贫的主体,同时,她带领团队坚守本号,手把手指导农民运营企业。在她看来,发展村集体企业,是事关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现实意义和前瞻性的举措。
用什么样的一个模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三方连接起来,就是怎么体现党建引领,怎么体现产业如何健康地发展,怎么把老百姓的利益联结,形成村庄互助的一个产业发展的滚动模式,它是需要一个体系建设的。
江南说
主持人 江南:
因为一堂课,她与“脱贫攻坚”结缘,村干部被她的热情与创新意识所折服,从那一刻她吹响了陵水县本号村的致富集结号。她知道只有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于是她让村集体企业成为产业扶贫主体,并且给村集体公司当“保姆”,只因她对乡村振兴有难以割舍的情怀。2017年,姚佩君创立贫困村集体企业创业辅导中心,通过打造贫困村基层党建引领、村民民主自治监督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了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三权分置的现代村集体企业管理体系“本号模式”,该创新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典型经验转发,引起了广泛共鸣。
广告
新闻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