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国后| 你想的留学理由都“未必”。怎么办?
为人父母,努力工作、挣钱,保证一个好的生活。当达到一定能力的时候,在出国热、移民热的大环境中,“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国”,这个议题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送,想达到的目标,通常包括:学英语,培养独立能力,成为国际化人才,进顶尖名校,摆脱成绩差国内没出路的处境,和身边的人看齐,实现全家移民。
这里说的“你想的留学理由都未必”并不是指以上目标未必实现。目标不一定实现,是很好理解的。这里要讨论的是更深的内容。
以上目标,所指向的,是一个更长远而终极的目的——一种憧憬中的好。对孩子好,或对家好。当人们在心中,把这些目标以及背后的目的,和留学美国挂钩时,往往出于以下几个心态理由。
01
一是,“美国好啊”。虽然说不太清楚,但就有这个认知和感觉。
美国好吗?未必。所谓未必,不是不好,也不是好,不是在讨论好与不好是否存在,而是存在的好与不好是否会落实在你这个特定的人在美国的特定的经历之中。其实在哪里生活、做什么工作、选择什么生活方式,等等,都通此理。
美国的“硬件”,中国游客看了之后,说句“也就那样”都是客气的,说“不如中国!”是很硬气的。选择在美国定居的人,往往是喜欢美国的某些“软件”。但软件不像硬件直观,觉察到它需要时间。体会它也需要时间。从它受益更需要时间。
同样的,出国留学一定是冲着某些好——毕竟想留学和留学后想留下的还是大有人在——但是这些好大多数也是需要时间来觉察、体会,和受益的。相反的,出国留学一定也有不好,而这些不好大多数是不需要时间就能感到的。比如,很多年轻人以为美国遍地都是曼哈顿。事实上,大多数地方,一个字概括:村。年轻人,尤其家庭条件特别好的低龄学生,第一时间会感到落差:去哪里都要车,而我又还不能开车!饭难吃!和朋友连玩的地方都没有!没有夜生活!地铁又旧又破!……这些落差,既和他们对美国的预期有关,也和他们在国内本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有关。
对于低龄学生(比如出来读初中的),当变化来得大规模、太彻底,还没有机会去发现、体会、受益留学的好,已经被不好压折了。有的一出国就回国了,有的第一学期结束后回国,有的第一学年后回国。有的是和父母说了就退学;有的是在美国出现身心状况,有心理医生介入,休学或遣返。有些留下来的,还是后悔,在我的工作中,就需要帮助他们和心情共处,努力地坚持,坚持努力。
如果美国的好你未必一上来就能感受到,那怎么办?
首先,知道“美国的好未必一上来就能感受到”,就是安全的第一步。在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一点,就是一个宝贵的防卫准备,能极大地帮助你面对“一上来就感受到落差”所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
其次,知道它的好我未必能一上来就感受到,会提醒人去有意识地思考“我内心被吸引来这里的是这里的哪些‘软件’?”,这会提供行为的方向,是接下来成功的基础。
02
二是,让孩子和咱家“多一个选择”。
未必。
比起只能在国内的,出国在开始时,的确是多出一个选择来。但是,一旦你踏上这条路,走了几步,就可能再往下多走几步。等到很多步下来——时间、努力、情感投注其中——这条路会越走越成形。这条路成形的同时,其他路的机会就在消退。同时发生。此消彼长。到了一个节点,会突然发现,现在手里的选项,数量并没有比之前的更多。选项一定会不同,但不一定会变多。
还是以低龄留学为例——因为低龄留学问题体现得最突出,这里绝对不是反对低龄留学,但是低龄留学一定要做好各方准备——如果在美国读完高一,这时再回国的话,进普通高中会担心跟不上国内的学习进度,进国际学校会觉得又贵又不好,得失难以算得周详。若已办了绿卡,也令长期呆在中国变得不便。
多一个选择,意味着有自由度,所以我们喜欢。只是要看到,未必。如果未必,那怎么办?
知道未必选择会变多,就够了。此外,不需要怎么办。能知道就很好。从一开始,内心就会比较明白。会减少不实际的期待、不必要的懊恼、不公正的迁怒。日后别人发觉没有太多选择而患得患失、自我怀疑、有受骗感时,你不会,因为你一开始就没被感觉糊弄。
03
三是,“不死读书,不会太累”。
未必。
有些东西不死读怎么读?英文不熟的中国人拼命学美国历史、地理,要不累怎么能不累?我们让美国人来说“新疆维吾尔族”试试。同样的道理,美国人从小长大边长大边接触的国家知识,搁中国学生这里,只是一个个很长很长的英文单词,比如绕口的“马萨诸塞州”。孩子们学起来得多努力?多干燥无趣?
04
四是,希望孩子有“自由、天性、创造、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兴趣广泛、简单开心”。
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这般吗?未必。
父母对这些价值观的欣赏,是真诚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父母有时会刹不住车地比成绩、拼升学、挤名校。不由自主的拿着在中国的心态,要求在美国的孩子。比如,要读AP(进阶先修)课程。多参加课外活动和社团,好写进履历,有利于大学申请。这些高标准的努力本身是没问题的。这里只是想提醒父母,去觉察:我的内心是不是有一个平时没意识到的矛盾体?
这些价值观,你觉得好;但其实,有一部分的你想追求,但有一部分的你并不想。或者说,作为终极的理想的状态,很是欣赏和向往;但是作为过程和方法,则心有顾虑、心受束缚。正是因为心有顾虑、心受束缚,才特别向往自由、天性、创造、独立、批判、兴趣、简单开心。也正是因为心有顾虑、心受束缚,所以不可能做到说不焦虑就不焦虑,说放下就放下。于是,结果是美好的,过程是不敢的,一对矛盾体。
这没有对错,人都是矛盾的。因为没有,所以想有,但也因为没有,从而容易不习惯、不相信、不实现有。那怎么办?我们能做的是,当向往什么的时候,不妨和自己静静地坐一会儿,问问,谈谈,看自己究竟向往得多彻底。如果不彻底,也没有关系,不必强求,没有对错。
以上这些愿望,是许多父母送孩子出国留学的背后的心态理由,而这些理由藏着“未必”。未必,不是它真的没有,而是它短时间内也许还体现不出来。那怎么办?这条路还要不要走?如果想走,就走!重点是走好。往往,比“做不做”更重要的抉择,是“如何做”。
留学后,才发现原来留学是这样的……
小编第一次出国是作为交换生,当时听留学中介不断鼓吹国外的教育和生活条件,结果来到寄宿家庭才发现,自己所在的小镇,只有一千多人,大家基本都互相认识。这让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小编很失望,虽然是一个很宁静的小镇,但是心理落差还是不可避免的。出国前,小编还很担心自己听不懂外国人讲话,然后有学姐安慰我说,听一个月就能听懂了,但是真正出国后,却发现,听了一个学期才真正能听懂同学聊天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出国后才发现,一次小测考砸了,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学期的GPA,以及每次和医生对话,都要捧着手机不断查字典。
相信大家在留学前一定有着关于国外的种种幻想和憧憬,出国后,可能是幻想破灭,也可能是梦想成真。有类似经历的小伙伴们,欢迎你们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 “出国后,我才知道。。。。。。”
我们将在其中挑选一些留言,由 MAZE 平台咨询师或杨意(杨麒桢)老师进行回复,并将精彩的故事整理成推送给大家分享(分享将提及微信名称,若介意,请标注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