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摆地摊到年销售20亿,这个卖伞的到底有什么诀窍?
说起火锅,你第一个想到的品牌肯定是海底捞;
那说起伞,你第一个想到的品牌是什么? 没错,就是天堂伞!
制伞一直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疲态尽显。为什么天堂伞却可以逆势崛起,把一个传统而并不起眼的伞做到了年销售20个多亿,成为伞业中独占鳌头的赚钱品牌呢?
旺哥认为: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品类整体消失的情况,任何一个品类,都有独占鳌头的几个品牌。每个品类都需要新鲜的血液,当你成为其中的引导者而不是追随者,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退休老头地摊卖伞
伞是杭州的四大特产之一,几十年前,伞业是杭州伞厂、西湖伞厂等巨头的天下。1984年,一个叫王斌章的60岁老头攥着2000多元养老金办了一家制伞作坊,他和几个工人第一天做了20把伞,兴冲冲地拿到当地武林广场的地摊上卖了起来。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退休老头的伞几年后竟然接连击败两大巨头,一统伞业江湖。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一、差异化经营
当时国内制伞企业数量众多,但受制于行业集中度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品质和档次都低。王斌章的天堂伞坚固耐用,很快在行业里打出了名气。当时市面上普通的雨伞每把只有1到2块钱,天堂伞是第一家走中高端价位路线的品牌,一把伞卖到7块钱。这告诉我们创业者,也许随波逐流可以勉强混口饭吃,但勇于突破才是真正成功之道。
千百年来一统天下的纸伞和油布伞都是长伞柄、固定伞骨,制作简单但携带不便。王斌章潜心研究设计出天堂型钢骨三折伞,这是我国第一把自主设计研发的三折伞。天堂伞从此以轻、新、美、牢的绝对优势,迅速打败其他品牌,走进了亿万家庭。
二、“宁失万贯,不丢品牌”
早在创业初期,王斌章先生就提出“宁失万贯,不丢名牌”的质量方针,后来再次提出了“优质铸品牌,诚信搂天下”企业文化。这是王老对自己也是对天堂人的要求。他说:讲品牌、讲诚信根本没有做秀、标榜的意思,也没有想过要为做大企业留什么口碑,只是出于本能地觉得赚消费者一分钱,就得对他们负责。
在王斌章的坚持下,天堂伞实行终身维修,如今还有10年前的天堂伞送来修,只要有零件,“天堂”都是照修不误且不收分文。凡外地寄来的伞修好后邮寄出去,要附5块钱作为给对方邮寄费的补偿,这一做法“天堂”已坚持10多年。“如今天堂伞修的不多了”,王斌章说,“如果有质量问题,销售公司必须立即更换新伞,并把有问题的伞月月汇总,追究生产人的责任,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现在天堂伞的次品率都能控制在万分之二以下,这在同行中是绝无仅有的。正是由于天堂伞无可挑剔的品质,才使得它贵得有理由、有市场。
三、塑造产品卖点
给一个品牌赋予一种文化内涵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只有这样,产品身上的卖点才会发挥出最大价值。经过一系列的品牌塑造,天堂伞不再仅仅是遮阳避雨的工具,它是爱的传递,是情感的象征,是时尚的一个符号,是送自己心爱人的一份礼物,是温暖小家的一个精心点缀。
由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紫外线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天堂伞抓住这一契机,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最终开发出一种特殊的防紫外线工艺处理技术,然后立即申报国家专利。“天堂”研制出了提花色丁、银葱色丁、转印色丁和t/c布料等一系列美观时尚的防紫外线面料,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严格测试,紫外线防护等级达到了最优的50+。这种方式迎合了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即人们为了健康可以不再考虑价格,产品一经推出,立即引爆了市场。
四、对模仿跟随者的态度:招安
任何行业只要出现大品牌,立即会招来模仿者和山寨产品。随着天堂伞和国内伞业差距的拉大,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冒出了无数假冒“天堂”的雨伞,仅杭州地区就有10多种仿冒天堂商标的雨伞,一向开朗的王斌章急得寝食不安。
由于假“天堂”多得铺天盖地,各专业市场都有,无论是靠“天堂”本身还是靠工商部门的力量都很难赶尽杀绝,于是王斌章想出了一个妙计——招安。由于假伞为了恶性竞争采取低质低价的方式经营,贩假者的利润很低。于是“天堂”在全国160多个专业市场挑选营业额较大,人品又相对可靠的经营户作为“天堂”在当地的总经销,其它售假的小经营户成为二级、三级天堂伞的经销商,让他们经销天堂伞比卖假货有赚头,假伞由此不攻自破了。
如今,天堂伞作为中国伞业的领军地位已经确立。在高科技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王斌章和他的天堂集团却靠着质量为本,诚信经营,将夕阳产业变成了朝气蓬勃赚钱利器。天堂伞的成功告诉我们,任何品类都有独占鳌头的品牌。想要成为一个品类中的王者,你必须先成为其中的引导者而不是追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