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如何多篇文章一起发 发表100多篇文章,得10000元左右的稿费
点击标题下的“唐海珍文字作坊”,即可关注我哦
唐海珍
从1993年在《邵阳日报》发表《我的座佑铭》获得2.5元稿费算起,至今,共发表100多篇文章(其间有十多年辍笔,这是执笔写作十多年中,稀稀拉拉发表的数量),才得10000元左右的稿费。
“发表100多篇文章,才得10000元左右的稿费”,并不是这100多篇文章的全部稿费,因为在发表的100多篇文章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无稿费的——我估计了一下,是40篇左右吧。
(最近五年收到的稿费单)
有些报纸用了我几篇文章,却从未寄过稿费给我;有些报纸,先发的一篇或几篇,寄来了稿费,但后来发的一篇或几篇就没有了。或许是因为近几年来,它们的生存陷入了困境吧?这些欠我稿费的报刊,为了不给其抹黑,我就不列清单展示了。
说到许多报纸生存陷入困境而停刊的事,让我想起了《今日义龙》。该报共发了我5篇文章,前4篇,我及时收到了稿费,后一篇,因即将停刊,等了半年后,我还没有收到稿费,就告知编辑。不久,编辑就通过微信发了稿费给我。即使他们缺乏资金救自己,也不欠作者稿费,这一点令我很感动!
现在普通的作者发表文章难,能收到稿费是值得庆幸的事。编辑力求把每一篇文章的稿费发到作者手里,这是编辑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表现。我觉得这样的编辑是值得每个写作者向其致敬的!
一天(2024年4月20日)在一个公众号看到一个作者在文中说,去年有二十多家报刊欠他稿费。一天下午,他趁清闲时,就打了十多家编辑的电话,结果他的手机,因其中两个人把他的号码标为**扰电话而停了机。唉,这是写作者的悲哀!更是文学界的悲哀!
今天,我在公众号推出《发表100多篇文章,得10000元左右的稿费》一文,并不是一种显摆,而是觉得,这实在是本人的悲哀,也是写作群体的悲哀!为什么呢?
我十几年,才发表100多篇文章,才得10000元左右稿费,耕耘了这么多年,就这么一点收获,还“洋洋得意”地把这一切写出来,还要苦心经营着写作,这不是我的悲哀,是什么呢?
就写作群体来说,稿费不高,甚至有些报刊的稿费少得可怜,更有甚者,无稿费可言,可还有数以万计“忠实的狗”。
拿报纸稿费来说,一般在10-150元一千字浮动。对,发表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才10元。可是,有不少写作者却很庆幸地说:有稿费就好,比那些没有稿费的强!
更可悲的是,有些作者,为了满足发表的欲望,不惜花上好几百元去发表一篇文章!这不是写作者的悲哀,是什么?
尽管如此,可还有很多写作者依然在执著地写作和投稿。看看他们是如何说的。
说真的,面对如此萧条凄凉的投稿发表环境,我现在只是随心所欲地写一写。写出的文章已不期望每一篇能发表。发表的文章有没有稿费,对我来说已无关紧要,反正我不靠稿费来生活。有稿费打来或寄来,更好!我就继续向这些报刊投稿,没有稿费的,我就不投了,他们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我干嘛还要热脸贴在冷屁股上?作者与编辑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合作的关系,既然合作不和谐,不愉快,何不趁早终止这种关系?
不是我在乎那几十元稿费,而是觉得自己被人轻视了、“辜负”了,心中那道坎迈不过去。
假如所有的编辑都不会采用我的稿子了,我还是会写作。因为我心里有话不说出来,心里就堵得慌,正所谓“不吐不快”——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我另外写了一篇题为《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的文章,以后我若想在公众号推送了,就再推送。幸好自己创建了一个公众号,可以尽情地挥洒笔墨,让抒写心灵的文字在此飞扬起来——以后我会把我大部分的文章存放在此。感谢公众号平台,给予我安放灵魂的圣地!也感谢各位忠实的粉丝和读者多年来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激发了我坚持写下去的兴趣和力量!
我不像某些天天能在公众号更新文章的写手。在这坚持写作的十多年来,文章的年平均数量是十几篇,可以说,我不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但我会零零碎碎写下去,直到自己老了,不能写了为止。
作者简介:唐海珍,女,湖南邵阳县人,现为高中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