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偷男婴27年养废后归还:被偷走的人生,回不去的命运
很多养孩子的父母,可能都做过类似孩子走丢了,或者孩子被拐走的噩梦。
仅仅是梦里找孩子的几秒钟、几分钟,就足以让人惊出一身的冷汗。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新闻事件中,恶毒的保姆偷走雇主家的婴儿,抚养了整整26年。
更为可恨的是,她偷走了孩子,却没有好好的养育照料,让孩子的童年过得颠沛流离,受尽了欺辱虐待。
直到去年,她才通过媒体称:受到一档寻亲节目的感召,想寻找这个孩子的生母,欲将孩子送回。
而20多年的不幸生活,那个被她偷走的,原本应该在优越家庭幸福长大的孩子,已经变得酗酒、抑郁,朝气全无。
孩子的亲生母亲找到了,母子也团聚了,但亲生母亲却没感觉到保姆的任何悔意,只能无奈地说:
“把他(养)废成那个样子了,我真的心痛啊”
01
这个恶毒的保姆,叫何小平。
她的老家在四川南充的一个农村。在偷走雇主孩子之前,她曾生育过两个男孩。
遗憾的是两个男孩,都早早夭折。第一个男孩是半夜啼哭时不幸离世,第二个男孩也意外病故。
在何小平的老家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说她的孩子都意外夭折,是因为她和丈夫两个人“八字大”,孩子“压不住”。
如果想要养活好孩子,只能从外面捡一个孩子回来,把八字压住。
没什么文化的何小平,一方面担心自己连失两子,以后不能继续生育,一方面又听信了这种迷信的说法,所以决心出去“捡”一个孩子。
至于去哪儿“捡”,她从邻居的话里得到启发,心中暗自形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去弄一个别人的身份证,然后应征到有孩子的人家做保姆,把别人家的孩子偷偷抱走。
这个计划至今听来,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而何小平,就真的因为荒唐迷信的原因,决意去做了。
可想而知她是何其的自私、愚昧,哪个孩子如若跟着这样的母亲长大,又是何其可怜、不幸。
02
于此同时,重庆的一个小康之家,一位叫做朱晓娟的母亲,正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里。
朱晓娟和丈夫都是大学毕业,丈夫在军队任职,她本人是一名护士。两人恩爱有加,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1991年,她生下了7斤6两的儿子。这不仅是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两边家族中第一个孩子。所以也格外的珍惜呵护。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母亲朱晓娟要回去上班。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她跟丈夫商量给孩子找个保姆。
丈夫到了劳务市场,就遇到了从南充乡村进城,怀着满满的恶意出来“捡”孩子的何小平。
何小平弄到了一张别人的身份证,身份证上的名字叫“罗选菊”。由于当年的身份证还是旧版,上面的照片是黑白的,而且非常模糊。
朱晓娟的丈夫看了眼她的身份证,与本人倒也有几分相似,于是便把她带回了家。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周时间,这个恶毒的保姆,就趁着他们去上班,偷偷把孩子抱走了。
临走前,甚至还偷穿了朱晓娟的一双新皮鞋。
03
丢失孩子后的朱晓娟夫妻俩,自然是发疯一样的寻找。
从1991年孩子丢失到1995年,两个人报警、登报、苦苦找遍了全国20多个省。
当年薪资水平很低,朱晓娟的工资才只有100元一个月。但为了找孩子,两人花掉了自己和双方父母的全部积蓄20多万元。
这其中经历了多少心酸,不忍想象。
直到1995年,河南解救回一批被拐的孩子。有一个男孩说是跟他们丢失的孩子很像。
夫妻俩赶过去,朱晓娟看到孩子,就觉得不像。但丈夫觉得眼睛挺像的。
于是他们带孩子去做了亲子鉴定。根据亲子鉴定的结果,确认他们是亲子关系。
这一确认,让朱晓娟和丈夫高兴得语无伦次,朱晓娟一度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面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孩子,她跟丈夫倾尽了全力去照顾,他们想把最好的一切,都补偿给这个受过苦的孩子。
孩子刚被领回家后,注意力不集中,不管干什么都坐不住,于是朱晓娟和丈夫两人将他领到了少年宫,看看他对什么感兴趣。
起初,孩子还有一身的坏习惯,比如爱吐人家口水,扯别人衣服,吃饭总是乱撒等等,于是朱晓娟就一点点耐心地教。
朱晓娟也不再敢请保姆,家里人分了工,早上她和丈夫送孩子去上学,中午孩子在学校吃饭,晚上外婆再将他接回来。这样的接送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才作罢。
不仅如此,他们还倾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他们给孩子报名各种艺术培训班,带孩子报唱歌,学书法,学画画……甚至在那个年代,花几千块给孩子买了萨克斯。
2002年左右,朱晓娟报名参加出国人员留学考试,拿到了出国深造的名额,不过最后还是因为想好好陪伴孩子而主动放弃。
孩子上初中后,有一天突然不想上学了,跟朱晓娟说要去打工。朱晓娟跟他说打工可以,但要寒暑假。等到暑假时,她让孩子去了朋友开的玻璃厂。一个月后,孩子便主动要求回来上学,这时候,朱晓娟才开始苦口婆心地跟他讲道理。
这个孩子,在朱晓娟夫妇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下,自然也成长得非常好。
如今大学早已毕业,成为了一名职业摄影师。
04
而过了这么多年,朱晓娟一定想不到,那份亲子鉴定报告的结果是错误的,自己的亲生儿子被保姆拐走后,正在南充农村过着悲苦的生活。
保姆何小平把孩子带回农村之后,给孩子取名刘金心,那是何小平已经死去的儿子的名字。
然而她并没有悉心照顾这个孩子,而是把孩子一丢,就外出打工了。孩子从小便过着“无父无母”的生活。
十二三岁前,刘金心一直都被四处寄养,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有时候在“吉安镇的爷爷家”,有时在“李渡的嬢嬢家”,“广安的外婆家”……
他像一棵浮萍一般,被何小平拉扯着走,还要到处看人脸色。
更可怕的是,保姆何小平还有一个好吃懒做,嗜赌成性,坐过牢的前夫。
刘金心如今回忆起这个“父亲”,形容他“连渣都不如”。因为这个“父亲”会经常殴打他,他听到“父亲”的摩托车声,都会吓得身体僵直,满心恐惧。
动荡的生活环境,加上从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进入青春期的刘金心性格叛逆、脾气暴躁,15岁的他初中没上完就辍学、打工了。
16岁,他来到顺德打工;
18岁,又去贵阳学做足疗按摩师;
期间,他还在东莞工厂当过流水线工人……
在贵阳做足疗按摩师的时候,他“白天在服务性场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发出的诱惑”,晚上就“厮混在当地的漫摇吧,喝个酩酊大醉,倒在响彻耳膜的音乐声中,再被人送走……”
18岁那年,刘金心还开始了酗酒。
再后来,因为出不起彩礼钱,相恋2年的女友跟他分手了。失恋的打击,让刘金心变得更加迷茫,也更加爱酗酒,还患上了抑郁症。
到今天的刘金心,虽然遗传了亲生母亲的外貌,俊朗帅气,可一个20多岁正当壮年的小伙子,已经长了不少白发,显得有些苍老。
身体也因为长期酗酒,出现了很多问题,有胃穿孔,还喝出过胃出血。
另外,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如今在一个装潢公司打工,一个月1800,还不知能不能做长久。
05
我们看到,这两个被对调的孩子的人生,如今已发生巨变,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30年前,哥伦比亚一家医院也曾发生过一起“抱错孩子”的悲剧。两对在同一天出生的双胞胎男婴,由于医院的失误,每户人家均误把别人的一个孩子当作自家双胞胎之一带回了家。
20多年后,这四位被命运捉弄的四兄弟坐到了一起。从左至右依次为:工程师Jorge,卖肉的,会计,卖肉的。
虽然,我们不能以“会计”、“屠夫”这样的社会角色来妄加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但是错养在农村的,因为贫穷的家境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最终不得不留在农村当屠夫,是一个客观的现实。
虽然生活在城里的两兄弟家境并非优越,但他们的父母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于是,这四人的人生和职业轨迹也发生了巨变。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而所谓的“原生家庭”,其实就是孩子从小长大的那个家庭。
父母的思想观念、人品性格,给孩子提供的教育等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今后一辈子的路。
被朱晓娟夫妇错养的那个孩子,从小得到了夫妻俩最真诚的疼爱,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份爱与栽培,让孩子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着。
尽管他在得知真相后会难过,但却也始终对夫妻俩充满感恩。
而被保姆何小平拐骗的孩子刘金心则完全不同,他在颠沛流离和恐惧不安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不仅从未感受过亲情,更没有机会享受良好的教育。
无论是被朱晓娟夫妻错养的孩子,还是被偷走的刘金心,他们都是被拐的可怜孩子。可两个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造成这种差异的,正是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
父母给了孩子怎样的教育,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而我们每位父母都该意识到: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家庭,就是一个孩子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