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融资的内涵 他曾是记者,辞职与美女创业,5个月后拿到480万融资!
眼前这个一头摇滚范长发的少年,看起来还有些腼腆。两年前,他还是北京晨报跑互联网口的记者。去年辞职后,在一个求职栏目上大火。今年,他与三个美女合伙创业,创办这个号称“不说谎的融资媒体”——铅笔道。
近日,公众号铅笔道完成了480w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猎聘网CEO戴科彬,K2VC(险峰长青)、真格基金,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曾是北京晨报的记者的铅笔道创始人王方称:“铅笔道专注报道已经获得融资的创业项目。注重方法论,不卖软文,不写黑文,不收任何费用。团队约定:如有违背,自动退出。”
每篇文章一定会出现笔者和受访者的共同担保,“受访者某某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此文作信任背书。”5个月的内容创业后,他们的阅读量达到了240w。
为什么专注于报道已融完资的创业者?
去年9月王方接受采访时回答:
“现在投资机构太多了,过去互联网十年把没钱的人变得有钱,后来他们都变成天使,这些投资机构都需要做品牌,然后就需要找媒体,这种媒体几乎都是要钱的,不过我们愿意免费来做这些事,我认为我们的内容应该是稍高于平均水平的,相信他们会选择我们。”
记者当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职?
“媒体被利益商绑架已经成了行业的常态。”王方提起这一现状,显出一脸的无奈。从大二开始,王方就没闲着。从大二到大四腾讯撰稿期间,他写了一些关于选秀节目的文章,关注选秀背后的公司运作,一直干到大四。
此后两年半的时间,王方去了《北京晨报》。“晨报的两年半历练,对我成长很大,但新闻这个行业伤我太深。”《北京晨报》在北京的都市报里排名前五,是一家体制内的媒体。王想在晨报实现自己的记者抱负,却发现在内容上,很大程度受制于广告主。
“两年里,我一直与同行交流,也在观察这个行业。发现许多媒体内容与经营完全一体化,投放广告的企业负面新闻不能写,没放广告的企业则可能出现勒索新闻。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媒体生态。”
王说的情况绝非个案。2014年,21世纪网主编等八人被抓,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企业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种买卖关系,央视主持人、南方报系都曝出了权钱交易的丑闻,舆论甚至称记者为“妓者”。
他不禁向自己发问:“中国还有媒体吗?中国还有有公信力的媒体吗?”
这家公司只有8个人,而且都是90后!
带着这样想法,今年6月,王方带着几个年轻人在中关村创业大街附近租了一间月租5000的办公室,在这块51平米的地方创立了铅笔道。“铅笔道”还有“钱必到”的意思,有创业者融资顺利的寓意。
王方,创始人,3.5年媒体经验,前北京晨报记者。
戎枳潓,联合创始人,前市场总监,1年媒体经验,2年市场经验。
薛婷,联合创始人,1年媒体经验。
孔明明,联合创始人,2年媒体经验。
创始团队都是内容出身,薛婷负责运营,枳潓负责市场,孔明明负责内容,王方前期负责招人和拉投资,后期会专注融资。
初期团队的工资很低,王方的薪水是4500,其他人也只是几千块。但他们并不在意眼前的工资,更看重用户和影响力的积累。铅笔道成本很低,网站开销一两万,办公室一年6万,人力成本20万,初期融资可以让他们撑很久。
如今团队已经扩充到8人,4男4女,有前36氪记者,有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研究生,有牛津布鲁克斯海归硕士,年轻貌美,平均年龄不到24岁。
爆款方法论
15年8月11日,铅笔道文章深挖了14家知名巨头的虚假融资内幕。
“主角涵盖360、迅雷、京东、陌陌、唯品会、YY等巨头。其中,刘强东称京东C轮融15亿美元 实际9.61亿美元;陌陌传B轮融资4千万美元,实际仅1800万美元;迅雷冲击IPO失败 融资3750万称5千万美元……”
他们浏览了60多家上市公司财报,《融资打假:14大上市公司虚假融资 最多注水5.39亿美元》一**而红。在只有700个种子用户的前提下,这篇文章阅读量破3w+,三天增粉5k+。
但爆料的激情不能永远澎湃,铅笔道开始考虑如何持续生产内容。FreeS、真格、极客帮等投资机构纷纷抛来橄榄枝,提供了大量创业项目。第一篇写的是FreeS投的项目——“植观”,也固定了日后的报道格式:以案例的形式、约3000字的文章长度,谈创业故事、融资历程。
提到公众号写作技巧,王方说,写文章要抓创始人或投资机构。多写故事,少做评论,减少阅读障碍。
铅笔道报道了200个真实融到钱的有趣项目:
《融资1000万,他与3万用户一起玩,已创作1.4万部作品》
“语戏”是贾裴军为二次元群体打造的语C(语言)平台:一位玩家发起“戏梗”,设定剧情纲要、角色和规则;其他人从各自角色视角出发,共同创作一部文字作品。
《融资2000万美元 无需面签 15个月130万用户在他这申请贷款60亿元》
“我来贷”正式上线。它是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为有资金需求的年轻人(学生、工薪族)提供贷款服务。其推出的手机端,可让用户在手机上完成借款,无需面签。
《融资1165万 他钟情于“克制”的情趣社交 让 1100万用户温和谈性》
“嗨音”创始人苗建卓曾在微博扮演女性“白虎KISI姸”。这款反熟人的情趣社交App只能单方面关注,没有跟帖、没有朋友圈,人们进入不同频道发布内容,唯一的交流途径就是私聊。
融资路上的四位“贵人”
“刚过去的5月,我们空拿一张BP(商业计划书),寻找了3位投资人,没想到的是,3位投资人都想投。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位:20日约聊,40分钟敲定,隔日融资到账。”——《不说谎的融资媒体铅笔道:14大上市公司虚假融资》
猎聘网的CEO戴斌科给了铅笔道50w的启动资金,“知道你们不赚钱,也不指望你们回报,我只是不计成本地投入”。
从8月份运营至今,不过5个月。铅笔道像雪球一样,滚动扩充着资本。
1个月后,东三环泰康金融大厦29层。在那里他们见到了K2VC的创始合伙人陈科屹,获得了天使投资。
2个月后,国贸大厦一座,真格创始人徐小平一边吃着关东煮一边听他们讲未来要干的事儿。徐老师笑谈,铅笔道有点像他想法的践行者。他还说,自己曾有志谋划一个“秘密组织”,专门打击虚假融资现象。
隔天,三里屯新元素,他们遇见了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的汪天凡。20天后,这个眼睛会放光的投资人发来信息,BAI愿意投资铅笔道。
至此,铅笔道累计获得480万元(含50万元启动资金)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K2VC、真格基金、BAI及Rick。
未来的商业模式
除了公众号,铅笔道还有自己的网站。网站有策划和案例两个模块,去年7月就发布了第一篇文章,比公众号首篇推送还要早。
2015年10月下旬,王方接受采访时提到铅笔道的商业模式:
“目前日常运营完全靠融资。未来铅笔道会把所有采访过的创业项目结构整合,做出金融版的数据库,在投资人投资项目时,扮演财务报表的角色。铅笔道正在努力做品牌,为以后数据库的真实性做铺垫。
王方认为,以后公司上市的门槛会越来越低,迟早有一天会降到零。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是没有区别的。“那个时候,人们就会看到铅笔道的巨大价值。”
“现在的铅笔道是一家媒体,未来是一家数据公司,如果政策放开的话我们可能会做成一家交易所。”
没资历才更应该创业
问:90后,这个身份为你们的创业带来异样目光或者帮助吗?
王方:有的,当初我们在做这个事情时,有许多媒体的前辈担心我们,有个前辈告诉我,你现在出来创业太早了,你再等个两年。我原来是想在创业家当个记者,后来发现做记者,贡献有限。
我反过来问我自己为什么创业,才发现自己是不想成为体制下的牺牲品,于是我勇敢出来说真话,前辈们担心我们无法赚钱甚至跌倒。有些说看好的,我看得出来这是基于人情,但没有大家的转发支持,这个事很难成功。
问:90后媒体人有哪些特质?
王方:我们分开来说,我觉得70后他们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人,小时候很多人饭也吃不饱,所以他们创业很大一部分是想要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财务自由。80后虽然苦日子过去,但是生存压力也来了,房价这么贵,买车这么不容易,所以80后多少也在意生存问题。但是90后比较少担心温饱问题,从小生活都比较富裕,他们出来真的只是因为我喜欢这个事情,也许这个事赚不了钱,也许别人不认同,但是没关系,他们把创业当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我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就好了吗?但这也可能是其他人认为90后个性张扬的原因。
问:创业的动力是什么?
王方:我有一个92年的同事出来创业,而且有了好成绩,当时我在采访他,我心想我是记者,他却已经出来创业,像他这么年轻的人都出来创业了,那我还当什么记者?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安全区域内呢?很多人觉得自己资源不够,资历不够,我认为,就是因为这样才更应该创业,这是借口,就是因为你有不足你才应该去创业,你有50万去做1000万的公司这才叫创业,而不是等你累积了100万再说。另外一个原因是,原来的媒体生态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