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日前,省委政研室、省政府政研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围绕亳州市“请您回家”、阜阳市“接您回家”活动暨皖北人口流入流出情况,深入皖北实地调研,形成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主要做法
亳州、阜阳均为人力资源大市,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潜力快速释放时期。两市把握在外老乡造福家乡期盼,持续开展“请您回家”“接您回家”活动,着力为区域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铺就返乡创业“归程”。亳州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2021年发出致老乡两封家书,召开千人“双招双引”大会专题部署,健全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常态化专业化推进实施。阜阳从2008年开始实施“接您回家”活动,建立市统筹、县承办、镇组织、村配合四级联动机制,并调动商协会、金融保险业、社会团体参与,形成齐抓共促合力。
二是注重宣传发动,激活返乡创业“泉涌”。亳州在外设立10个 “请您回家”服务站,定期“云拜访”、召开恳谈会,深入推进“他乡话亲情”“喜看新故乡”系列活动。阜阳推介刊发新闻报道4000余次,传统节日期间到宁波、温州等阜阳籍农民工主要输入地,组织开通“接您回家”专列,温暖回家路,开展“变化中的阜阳、心目中的家乡”参观阜城系列活动,激发回乡兴阜热情。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构筑返乡创业“磁场”。亳州在全国首创“企业联办服务”平台、全省首创“免申即享”平台,企业联办服务连续2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一线一网”打造“永不下班的政府”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平台案例。阜阳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及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 “十项制度”,确立“阜阳企业家日”,开展电视问政、市直机关百名科长考评和企业评议部门活动,努力营造与外流人员常住地“零温差”创业环境、“零障碍”投资环境、“零距离”亲清环境。
四是搭建发展平台,厚植返乡创业“沃土”。亳州打造筑梦社区、青年创客空间等国家级省级众创平台、返乡创业园,孵化企业1756家,涡阳、蒙城分别被评为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县和省级示范县。阜阳提出要像对待招商引资中的企业家一样对待返乡人员,创业给条件、就业给岗位,市级认定“接您回家”创业园11个,进驻企业505家,吸纳就业1.3万人。
五是强化服务保障,补足返乡创业“养分”。亳州创新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出台32项创业扶持政策,开设“亳创”创业共享平台和服务热线,搜集返乡创业线索3.8万个,其中跟踪落地2.4万个。阜阳开设返乡创业人员绿色通道,设立颍淮优才卡,收集1.2万家企业50余万岗位信息,编印发放30万册就业指南,完善项目落地调度会商、考核督办机制,努力做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政策送到、说到做到”。
二、工作成效
一是有效缓解“头雁”少、发展难问题,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请您回家”活动五年来,亳州净增长企业8.9万家,其中27.93%的企业是返乡人员创办的,落地 2000万元以上返乡创业项目 122个,并借助在外老乡穿针引线,推动招商引资新突破,累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37个、总投资7818.4亿元。阜阳引导返乡人员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78万个,接回务工群体、壮大市场主体,疫情下展现出较好发展韧性,近十年阜阳GDP增幅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2。
二是有效缓解外流多、用工难问题,壮大了产业工人队伍。亳州吸引8.9万技能人才、0.6万高层次人才返乡,与六普数据比实现常住人口净增长,正在由“孔雀东南飞”的劳务输出阶段转向“春暖雁归来”的人资回流阶段。阜阳引导6.35万人回乡创业,2016年至2019年人口外流年均增速为-0.7%,外流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下降0.61个百分点,人口外流形势发生趋势性转变。
三是有效缓解理念陈、创新难问题,传导了先发地区经验。两市在外人员携智、携技、携资、携友回流,传导了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激荡效果。亳州刀锋互娱公司2016年回迁,目前已成为国内游戏服务行业的领军者,今年1-10月网络平台交易额21.44亿、增长60%;企业发展的示范效应,带动亳州“互联网+”产业投资提速、发展提速,全市花草茶网上年销售额突破20亿、电商快递包裹近亿单。
四是有效缓解农村广、转型难问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亳州54%的返乡创业者选择在乡村集镇开办工厂、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阜阳王恒亮返乡创立红亮箱包厂,带动王家坝镇周边130多名务工人员每月增收三四千元,并通过联建扶贫车间,以“股份+就业”模式开展扶贫活动,让100多户村民彻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企业视察产业扶贫。
五是有效缓解思乡切、回流难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两市请回人力资源也接回万家团圆,特别是返乡创业又分别带动40万、48万人就近就地就业,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教育、空巢老人赡养等社会问题。两市积极从返乡创业人员中物色能够挑得起、自身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人,破解村党组织书记“选人难、人难选”问题,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政策建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深刻指出,我省人才流失、人口流出问题突出,强调要加速集聚人才、技术、产业、资本,更快提升制造业规模、实力和竞争优势。皖北地区是全省人口外流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在外人员回流意愿增强,皖北地区又处于“四化同步”快速发展阶段,具备了吸引人口回流的基础条件,建议把握人口回流机会窗口,加快“归雁回巢”。
第一,构建政府引导、多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建立省返乡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人口回流工作列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对成效突出的给予加分奖励。二是强化皖北六市主体责任。把人口回流作为推动皖北“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健全市、县、乡、村返乡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外出人员数据库,绘制新兴产业“人力热力图”,定向引回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是强化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更新完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凤还巢”工程、大学生留皖工程等,加强对皖北地区人口回流工作的倾斜支持。
第二,发挥企业集聚、平台招引的关键作用。一是增强企业吸聚就业能力。实施皖北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重点用工企业全程服务机制,对新返乡创业企业吸纳稳定就业的,给予创业补助。二是增强创业平台孵化能力。争创一批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单位,支持每个县区建设不少于1个省级大学生返乡创业基地,探索创业园区“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深度培育新一代创业者。三是增强社会化市场化招引能力。依托异地商协会在皖北籍主要劳动力输入地设立服务站,联动“天下徽商”圆桌会议谋划返乡创业主题论坛,以新兴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升大体量的人力资源配置水平。
第三,打造便捷创业、安心兴业的营商环境。一是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一网通办”,完善企业投资低风险小项目快捷审批机制,设立返乡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简化一切来回跑的手续。二是营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返乡创业人员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的,按照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给予优惠和奖励,完善“免申即享”平台,推动中央及省直达资金精准高效落地。三是营造难时出手的服务环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大力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建立返乡人员创业风险资金池,探索开展农业设施等抵押贷款业务,支持利用闲置土地厂房、农村撤并校舍进行创业。四是营造透明规范的法治环境。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不合理附加费用,组织开展行业协会收费情况全面自查,建立对标一流抓提升、清单化抓落实和“回头看”抓改进的工作机制,以最优营商环境提振千家万户归程信心。
第四,拓展深耕故土、振兴乡村的作为空间。一是支持回乡人成为基层发展带头人。高质量做好正在开展的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放手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中回引,选出忠诚过硬“好头雁”。二是支持回乡人成为共同富裕带头人。开展青年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培训计划,探索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实施“数字皖农”建设工程,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三是支持回乡人成为良好乡风带头人。鼓励返乡人员参与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调研人员:余三元 殷宝平 刘洪湦 徐俊军 王学辉 史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