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松江人】扎根农村 服务基层,四月“最美乡村振兴带头人”榜单发布!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松江区开启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来,松江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将继续在全区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点赞松江人”每月榜单发布,推出一批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模范人物。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是群众心中的明灯,他们用朴素而真挚的行动诠释着大爱松江的真谛,用执着和坚守不断助力松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本期发布四月“最美乡村振兴带头人”榜单,由区农业农村委推荐。
01
陆铭昌
耕耘不辍的育种人
陆铭昌,中共党员,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40多年来,他长期活跃在育种的道路上,一路泥泞、一路艰辛,他始终坚定信念,在松江肥沃土地上耕耘不辍。他对工作极端热忱执着,经常忘我工作。他说:“跟大自然打交道,时常也要跟老天抢时间。”烈日酷暑下的八月,他心里惦记着工作,午饭后顾不上休息,赤脚走在田头,全神贯注地观察秧苗长势,一不小心踩在了躲在杂草中的刺猬背上,脚上瞬间鲜血直流。
他连续八年坚持送科技入户,为家庭农场优质稻米寻找出路,被称为“农民的贴心人”。在陆铭昌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上海首个国庆稻品种“松早香1号”为上海郊区农户增收2.25亿元,晚熟优质品种松香粳1018也大获成功,还成功引进水稻新品种,使我区水稻生产结束了倒伏历史。他始终践行着“服务三农,献身农业”的誓言。
02
挥洒青春汗水
投身农村建设
杨海峰,中共党员,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农业基本建设管理科科长。2019年,松江区人居环境整治村共40个,村庄改造项目更是重中之重,在没有太多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他毅然扛起重担,跑遍相关镇村实地调研,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事无巨细反复研究解决办法,确保此项惠农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已顺利完成市、区验收。
面对多年沉积、情况复杂、牵涉面广的“大棚房”问题,他又作为整治工作具体负责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清理排查,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推进“大棚房”整治,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他还精心组织申报美丽乡村示范村,新浜镇南杨村、石湖荡镇东夏村被列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杨海峰凭借着对新农村建设的执着追求,孜孜不倦地奋斗在松江“三农”工作第一线。
03
何文彬
松江农机化高速发展中的忠实勤务兵
何文彬,上海宏烨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松江区农机修理首席技师。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创业成立了上海宏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机维修4S店服务模式,为松江农业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尽快掌握最新型农机的维修技术,何文彬蹲车间、下田头,珍惜每次维修机会,虚心求教,利用早晚的闲暇时间把近千个零部件的名称、编号等信息背得滚瓜烂熟。他创新推行新培训模式,为市、区输送农机实用人才5600人次。农机维修是比较脏、累、苦的工作,农忙抢修时要通宵达旦,但何文彬早已习以为常,累了就在田埂上坐一会儿,饿了在田埂上吃个客饭,一切以做好服务为宗旨。在何文彬的带领下,合作社以“心系农机、为农服务”为宗旨,2012年以来累计开展农机维修、保养、抢修9200多台次,受到广大农机户的肯定。
04
张春辉
为耕者增收 为食者造福
张春辉,中共党员,上海家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农民家庭出生的他从小与土地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他从25岁开始自主创业,开办蜡烛工厂,事业如火如荼之际他选择回到叶榭镇当农民,推广“家绿”品牌,进军现代农业。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做农产品不是心血来潮,我想帮助会种植、不会销售的农民把农产品销售出去。”
秉承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他对瓜果都制定了严格的验收标准。开始,有些农户还因为要求高有点不乐意和他合作,后来发现达到标准的农产品价格高了很多,农户们都主动按“家绿”的标准生产管理。张春辉以“家绿”品牌为核心建立了叶榭镇农产品产销联盟,引领家乡农民走上致富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了叶榭居民和隔离户的大米、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还与当地菜农主动对接,稳价保供给。
05
李 翠
弃商从农的致富带头人
李翠,中共党员,上海李杨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1年,原本做着服装生意的夫妻俩弃商从农,成了村里最年轻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经营户。李翠夫妇遭遇过失败,但是他们凭着不服输的干劲,不断总结经验,自身的农务技能很快得到了提高。2017年她成立了李杨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自有大米品牌“木谷粒”。2019年6月,她建立了林建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
从“新手”到“专家”,她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注重高质量、高科技发展,带领大家一起扩大优质品种水稻种植面积,协助社员销售大米、蔬菜、禽蛋,为企业和市民配送质优价美的农副产品。李翠也不忘回馈村里,农忙时请村民来帮忙,增加他们的收入。新冠疫情期间她为志愿者们捐赠了1000公斤优质大米。李翠坚信:“只要勤劳肯干,农业创业路会越走越宽,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06
朱 燕
米香暖人心
朱燕,中共党员,上海入木田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子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6年,她从打拼了10多年的互联网行业辞职,回到叶榭镇创业,改造闲置农宅建立了“八十八亩田”乡间民宿。朱燕怀着初心努力奋斗,希望到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吃到一碗香喷喷的米饭,继而了解并喜欢上松江大米。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对乡村有着同样热爱的年轻大学生和本地阿姨加入“八十八亩田”。
2018年,朱燕和家庭农场主签订订单,销售3.5万公斤大米,接待游客1万人次,解决了周边10来名村民再就业问题。2019年,她成立上海子田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团队销售大米。此外,朱燕还用心推广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非遗特产叶榭软糕。记忆深处的味道刚一出锅,儿时的美好回忆也涌上心头,那些被时光雕刻过的岁月,如同这块米糕一样,柔软而充满力量。
07
樊春强
农村青年致富的“领头雁”
樊春强,上海佘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上海净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近20年农业工作经验的樊春强,是一位扎根田间、心怀“三农”的梦想家和实干家。2018年,他来到佘山成立上海佘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他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组织合作社以及公司旗下24名农户开始稻谷和松江大米绿色认证工作,并以合作社为试点,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佘山镇实现转化,打造“绿色田园”。
他构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挥合作社乡村振兴“领头雁”作用,通过收购周边家庭农场种植的优质绿色大米,积极引导家庭农场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型,让农民增加经营收入。新冠疫情期间,他还主动提供经营场所,作为佘山镇农业项目建设外来人员的隔离点,大大减轻了当地防疫压力。他说,只有助农惠农,才能带动农户们一起致富。
08
范冬英
全职妈妈转型
“新型”女农民
范冬英,中共预备党员,上海松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6年,曾是全职妈妈的范冬英成为小昆山镇周家浜村的5名家庭农场主之一。刚开始她并不被看好。承包的155亩田中有100亩存在严重的杂草稻问题,让她这个连草和水稻都分不清楚的“门外汉”犯了难。在农技专家的建议下,范冬英开始和杂草稻较起劲,每天凌晨5时准时下地,人瘦了七八公斤不说,还被晒褪一层皮,但她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她说:“只要我认定是对的且有意义的事,我就会‘一战到底’。”一年后,她已迅速成长为一名“新型”女农民,成立上海松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且注册了大米品牌“Y米范”。为了能成为农活上的多面手,她考取了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证,并成为第一批无人机喷药的“尝鲜者”。在新冠疫情期间,她还作为一名光荣的“巾帼”志愿者积极参加抗疫。
09
陈继明
甘做乡村振兴路上的基石
陈继明,中共党员,泖港镇黄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黄桥村是全市唯一的乡村振兴和宅基地改革“双试点”村,在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创新、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已连续多年取得优秀成绩,这些都离不开陈继明的努力和付出。作为村干部,他运用自身的耐心和智慧,认真做好基础管理、协调工作。
黄桥村的“双试点”工作刚推进时千头万绪,没有“前车之鉴”,大部分的村民持观望态度,对参与集中归并居住支持率也不高。为了能让工作顺利推进,也为了让农户得到更多的实惠,他带领村干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思想工作,深入各村民小组召开动员会不下20余次,加班加点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目前黄桥村报名参加平移和乡村公寓安置的支持率高达94%。陈继明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火热的事业,积极为村民打造“稻花香里说丰年”式田园生活。
10
曹林坤
心怀农业梦 一腔公益情
曹林坤,石湖荡镇新源村家庭农场主。“农村也能大有作为!”2007年松江区组建家庭农场,他是全区第一批家庭农场主之一。他潜心钻研农业管理和机械发明,从一个农业机械的“门外汉”,成长为拥有2项专利发明的“林坤机农互助点”带头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实现了粮食连年丰产丰收。
2013年,曹林坤成立“林坤机农互助点”,每年配合开展各类农艺、农机培训班10余期,培训学员300余人次。他不仅为互助点成员提供农机具,传授农机操作的宝贵经验,更是将自身经营的农田,作为农艺技术的试验田和农机操作的训练田。每当收获之季,热心公益事业的曹林坤也总不忘将丰收的喜悦传达给村民,2016年至2019年间累计送出1万公斤大米和4000公斤西瓜。在曹林坤手中,农业“玩”出了新的花样,不再局限于农户自己的春耕秋收,也成了他反馈社会的公益新载体。
一起为扎根农村的
乡村振兴带头人点赞!
往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