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留学生活的真实感受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加拿大作为自己的留学目的地,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赴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学成归国的比率非常低,其实在加拿大读书,生活,每天都很快乐。下面查字典留学网就简单概括一下在加拿大居住的一些真实感受,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大爽快:吃在加国,大饱口福尝美味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咱不妨先说说食在加国。来到加拿大这个充满着多元文化色彩的国度里,就象走进了一座摆满五光十色的美味佳肴大观园。就是我们这些很难改变饮食习惯的中国人也根本抵挡不住那些南北大菜、东西佳肴、地方小吃、特色糕点的诱惑,纷纷放弃死守本土食品 的底线而张开大嘴以饱口福。
在多伦多市有意大利、法国、德国、希腊、日本、印度、西班牙等餐馆比比皆是。还有我们更熟悉的中国的四川、湖南、广东、上海、北京、山东等地方风味无处不在,更是令人眼花撩乱,馋心难忍。每每同朋友或家人去餐馆聚餐,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特别是加拿大的水产品极其丰富,鱼、鳖、虾、蟹种类繁多物美价廉。如果你喜欢,可以让在大陆难得一见的大龙虾、大海蟹经常爬上你的餐桌。就凭这一点,食在加国真够爽快!
第二大爽快:住在加国,握有自主金钥匙
来加国工作几年之后,攒够了Down ,又去银行贷了款,买下了这座独立的三层小楼,国内叫做别墅,成了名副其实的房主,从而在异国他乡拥有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里的房子设施齐全舒服实用,绝对不用你去操心水、电、气、电话、电视、电缆等琐事,打个电话就可以一一搞定。
夏日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车子有车库,垃圾有处存。夏日里房前屋后绿草茵茵、鲜花怒放。只是冬季就全是一片洁白无暇。请不要小看这个没有围墙的小宅院,它不仅是你温暖舒适的港湾,为你夏遮骄阳冬挡风雪,从法律上讲它更是一座神圣不可侵犯的王国。
你绝对不用担心哪一天政府会突发奇想,来这里扩建商业街占用你绿油油的草坪,更不必担心还有个人会在你这宅院中来干扰你的生活。你就是这所宅院的真正主人,你就真正享有主人的尊严和爽快!
第三大爽快:行在加国,自己驾车任驰骋
因为加拿大地广人稀,单位分布稀疏,因此凡移民来到加拿大的人都很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也必须至少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才能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我们中国大陆来的新移民买车一般考虑经济和实用,本人家里备有一大一小两辆车,小的是宝马轿车,大的是本田吉普,上下班开小车为省油,外出旅行开大车则为舒适方便。
加拿大纵横交错的公路系统四通八达设施良好,管理高效,长年畅通无阻。虽是一个冬季多雪的国家,可是无论雪有多么大下得多么频,各地的公路上照样车水马龙井然有序,这是因为无数的铲雪车,撒盐车在昼夜不停的工作。所以,一年中的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开车到任何的地方而无须担心道路是否通畅,更不必担心车匪路霸设卡收费等怪事。
如果路上出了问题,或许不用你打电话,警车,拖车,救护车会自动的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帮你解决问题。因为公路监视器无处不在,公路管理部门随时都能看到各条路线上的交通实况。前年夏天我的一位朋友外出旅行的途中在千岛湖附近发生车祸,他已没法报案,可警方及时来到现场还出动了直升飞机将他送往渥太华医院进行抢救,以致他得以起死回生。
高效率的交通网是一个社会高度现代化的象征。我们跨越了巨大的时空,一步迈入了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可以直接享用前辈多少代人勤劳奋斗的劳动成果,心里确实充满着激情和爽快。
第四大爽快:加国购物,买退两便真遂意
加拿大的商业诚信确实是不容置疑的。我前年圣诞节前买了一架电子相机,其小巧玲珑操作方便成像清晰,令人爱不释手。谁知用了没几回就突然不工作了,心中好生烦恼。无奈何拿回商店去交涉,当时一路上心里还直嘀咕,因为这相机是一次性降价处理的,原则上是不能退货的。谁知到了那里讲明了原因,店家二话没说就给退了,这让本人觉得怪对不住人家的,因为我还是用了几次的,我个人是有责任的!
加拿大的确是消费者的购物天堂,它讲究信誉,质量又不失原则。这里的商品名目繁多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而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至为重要的是这里的商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你在这里买东西心里觉得很踏实,不用担心商品质量和被欺骗。
所以,到了商店看好了某样东西,交了钱搬着箱子就可以回家了,不必去查看箱子里的太子是否被换成了狸猫 ,或是否短斤少两等等。因为日后如果你不满意还是可以退换的 (当然,入口的食品,饮料和药物等商品除外的) .
所以,无论何时你去逛店,就会发现越是大型的超市,顾客服务部前面排队退换商品的顾客就越多。并不是说这个商店的商品有问题,而是表明这家商店的商品受大众欢迎,生意很红火,到里面买东西的人就更多而更令人放心。你不信可以问只要在加拿大住过的人,谁没有退/换货的经历?谁又遇到过麻烦?在加拿大真是名符其实的当上帝,这样购物还能不爽?
第五大爽快:加国游玩,五花八门万花筒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都是我们外出游玩的好时机。加拿大幅原辽阔,自然环境美好,可供游玩的地方真多。若要一一道来,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仅以多伦多市为例吧:往南是世界着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往东是风景秀丽的千岛湖,东北方向是广袤无边的阿尔岗昆国家自然保护区公园。
沿着东面安大略湖及西北两个大湖几百公里的湖边,更有数不胜数的公园、河流、湖泊、港湾、海岔可供游览、游泳、垂钓和划船等。回到多伦多市区,湖边有世界第一高塔–CN Tower,让你登高望远,目穷千里。市中心有着名的别墅式古堡Casa Loma供游人观光,让你欣赏到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及装璜艺术。
另外还有一大批荟萃罕见的珍藏文物、考古发现、艺术瑰宝、科技成果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中心让你大饱眼福。夏日里,华人主办的龙舟大赛已成了众所瞩目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加勒比海日大游行和同性恋大游行可以体验到这个国家多元文化的魅力。九月中旬的枫叶航空风筝节上,又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和款式的风筝争奇斗艳。
秋天到了,多伦多周围的森林开始变的金黄或火红似的斑澜,一家人开车到郊外走一走,到处可以捕捉到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的景色。进入冬天,喜欢滑雪的人迎来了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市北面的Blue 是良好的滑雪圣地,一家人去那儿渡一个周末,享受一下从山上冲下来时的那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真是美极了。在加拿大一年三季(加拿大基本没有春季) 都享受不同形式不同风味的游玩,确实是爽极了。
第六大爽快:加国住院,宾馆待遇乐悠悠
加拿大的医院的确是整洁舒适宽畅明亮,到处一尘不染。走进去感觉不象是在医院,倒象是在高级宾馆里。一般情况下两位病人住一间病房,特殊情况下一间病房只住一位病人,病房里的设施都很先进和实用。
单说那病床吧,床面可以调成不同的角度,以适应病人或躺或坐的姿式。床的护栏上还装有控制房灯亮度、电视频道、收音机声响的按钮。此外,病床还有称体重的功能,护士可以随时检测病人的体重。
加拿大的医院已经早就实现共产主义了,病人住院无须掏一分钱,也不需要家属陪护。护士照料病人的一切,甚至还要为重症和老年病人洗澡擦身、喂药喂水。无论病人把病床病房搞的多脏多乱,护士都毫无怨言,一丝不苟地为收拾打扫。
当我想起在国内的时侯,一人住院全家几个人轮流值班陪护,如需要出病房作检查时还要四五个人抬着担架送到检查地点。总之是一人住院全家人都弄得疲惫不堪。去年我因病住进了加拿大的医院,有次去其他部门做检查,本来我是完全可以自己行走的,可护士非要用轮椅推着我,她说这是制度,弄的本人怪不好意思的。在加拿大住院能享受如此优越的条件和如此优良的服务,还能不爽吗?
第七大爽快:生孩子的天堂
中国是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而加拿大是地广人稀所以不限制生育,物质条件又优越,多个孩子不会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年轻新移民夫妇想多生几个孩子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位朋友曾风趣地说:在加国生个孩子真简单,十月怀胎,将老婆往医院里一送,什么都不用操心,就等着孩子出世了。
的确,这里医院条件好,待遇高,不象在大陆那样,老婆生孩子老公忙得一身汗,全家忙得团团转。更有趣的是加拿大的医院里,老婆生孩子老公可以在一旁助阵 ,既能给妻子精神上以安慰和支持,又能直接聆听到孩子面世时的第一声啼哭,那场面真是又惊喜又刺激,令人终生难忘。
加拿大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一出生就得到各个方面的关爱。看看孩子的行头和外出时的装备吧,那阵势不亚于皇帝出巡。现在走在大街上,商场里,到处可以遇到年轻的中国夫妇或抱或牵着他们在加国新添的小宝宝,他们的幸福神情溢于言表,眉飞色舞,神采飞扬,难道这不是又一大爽快吗?
第八大爽快:加国风尚,道不失遗是常情
人们一直向往的道不失遗的社会风尚,我在加拿大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有几次我们带小孩到外面去玩,孩子在公园里利用各种设施玩得很起劲,由于玩得热起来了,就把衣服脱了放在公园的坐椅上,等到回家的时候结果忘记拿了,等到第二天给孩子换衣服时才想起来。当时也是试探性的再到那公园去找,到那里一看还是原封未动的还在原来那个坐椅上。
有一次我们住宅区附近那个公园里,不知道是谁的一辆足有8成新的自行车忘在公园的滑梯旁边,放在那里至少有三四天时间都没人检, 后来还是失主本人找来了再拿走的。更有甚者:我一个朋友他的手机丢了,他试着打这个号码时,那边有人接听,并回答说手机是他在路上检的,现在由他代为保管着,正等着失主前来领取,我朋友很快就把手机取回来了。生活在这样的道不失遗的环境里生活能不爽吗?
第九大爽快:加国住宅,互不干扰真幽静
加拿大的住房有普通公寓()、高级公寓(Condo )、镇屋()、独立屋( House)四种规格,这四种规格实际上是四个档次,普通公寓最低档,高级公寓和镇屋次之,独立屋最好。我们新移民购买住房一般都是走阶梯:普通公寓– 高级公寓–镇屋–独立屋,但本人家只走了两个阶梯,先高级公寓后住独立屋。
不论是那种格式的住房,环境都十分幽静。特别是独立屋住房的房前屋后都是绿茵茵的草地和争奇斗艳的鲜花还有棵棵苍松翠柏把住房周围装饰得十分美观。加拿大的住宅区都是采用一条通道两旁建房的格式,道路两边各是一排房子,房子之间相邻的间隔一般只有2-3米。一排排的住宅密密麻麻但是听不到任何燥声,住宅区内终日都是肃然清静。
邻里虽然离得很近,但是从来没有冒然串门的习惯,如果要到邻里家中去,必须事先电话联系,得到许可后才能到别人家里去。所以尽管住宅区房屋林立,邻里紧靠,但是每家都是独立的,无人打搅的,十分幽静的小天地,令人感到格外爽快!
第十大爽快:加国社会,各项服务很周全
加拿大是世界闻名的福利型国家,国民享受着诸多福利和完善的社会服务:
一是加拿大实行免费医疗。加拿大的国民看病不掏一分钱,吃药也只有65岁以下的人吃药要付钱,65岁以上人吃药也全部免费。人们按区就医,家庭医生会把每个人的健康状况详细登记,如发现疑难疾病再由家庭医生预约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另外每人每年还可享受一次免费的全身体检,每人每年还可免费打1-2次防疫针。
二是加拿大还实行免费教育,凡加拿大国家公办的中学、小学全体学生一律免费就学,只有大学才要付费。
三是享受着良好的邮政服务。每个住宅区都设有邮箱,每天有邮车将各家各户的信件放在各家各户分别的邮箱内,重要信件还直接送到各家各户。
四是享受着定时的垃圾收集服务。每周两次按区划分、有专人负责沿街收集垃圾,每家每户只须把自家的垃圾装在统一的垃圾箱内,放在自家门前,垃圾收集车就会沿街一户一户的把垃圾收得干干净净。凡住宅区内的公用设施,如:路灯、路牌、公园和休闲场所的各种体育器械和设施,如有损坏,都会有专人及时前来修复。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实在从内心感到爽快!
近几年来,中国不少企业家都到了所谓的退休年龄,纷纷考虑将自己的事业交给下一代,慢慢从一线撤退。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退休前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和照顾自己,更别说培养个人爱好。一旦退休了,突然一下子空出了大把时间,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了。反观美国,类似的问题就相对较少。那美国的精英们是如何看待退休这件事的呢?
中国人退休养孙?日本人退休离婚?
前段时间,我在国内碰见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他告诉我说,他已经把公司全权交给了儿子打理,自己从一线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过上了退休的生活。我问他新生活的感受如何?
他苦笑着说,原本以为会很享受退休生活,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子的。一开始,他和太太去英国看望了女儿,也花了几个月去一些国家旅游,但当真正过上了不工作的日子,就感觉非常无聊,人也有些烦躁起来了。
他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日本的时候,有个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说,日本有个独特的退休离婚现象,即退休后男女离婚的比例会很高。他说原因主要在于退休前后差异较大,日本男人在退休前整天忙于工作和应酬,退休之后的清闲让人一下子难以适应,失落感很大;而妻子早已习惯了丈夫的早出晚归,退休后开始全天候的朝夕相对,反而容易产生矛盾,这就造成了日本人在退休之后的离婚率增高。
从这点上来看,中国和日本颇有相似之处。近几年来,中国不少企业家都到了所谓的退休年龄,纷纷考虑将自己的事业交给下一代,慢慢从一线撤退。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退休前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和照顾自己,更别说培养个人爱好。一旦退休了,突然一下子空出了大把时间,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了,难道天天打高尔夫球,或者帮忙养孙?很多人甚至焦虑到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之后的人生。
但是反观美国,类似的问题就相对较少。那美国的精英们是如何看待退休这件事的呢?
30岁就赚够钱退休,之后该做什么?
记得在斯坦福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恰好是互联网泡沫的最高峰,因而我们计算机系的应届毕业生就成了各大IT公司的争夺对象。甚至有一家公司的招聘经理,他只是刚知道我是计算机系的毕业生,连我的简历都还没看就对我说:你来我们公司吧,我们给你的是10万美元的年薪,再加足够你退休过一辈子的股份。你就为我们工作四年,然后就考虑30岁退休之后做什么吧!
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以至于我们一群同学还真的专门讨论过30岁退休后的具体计划,梦想着是该去享受蓝天白云、阳光沙滩?还是去一个贫困的国家帮助那里的人?
几年后,其中的一些同学真的实现了这个梦想,早早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积累了很多财富。但他们在过了一段时间的退休生活以后,都觉得非常无聊,嚷着要重返江湖,所以他们很快又开始了下一个阶段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过一个和我同年龄的朋友真正退休的。
大多数的成功者在获得这一次成功后,很快就设定了下一个目标,不会因为小有成就而轻易止步。他们现在积累的财富,只是给了他们更好的基础,更多的自由,去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所以回看大学那段时期,真的感觉当时的我们很天真。看看1928年出生的李嘉诚、1930年出生的巴菲特,他们进入耄耋之年还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他们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吗?显然不是。
为什么93岁还拥有很好的成长心态?
我有个朋友A,退休前曾是一家银行的行长,他退休后的生活仍然安排得繁忙而又充实。
一方面,在工作上他仍有着一定的延续,在几个公司的董事会担任董事或企业顾问,提供一些金融方面的咨询和帮助,这使得他仍可以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继续做一些事情,同时也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他也是几个非盈利机构的理事,由于对亚太尤其中国艺术的热爱,他在亚洲协会和亚太博物馆都有着理事的头衔,还坚持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学习中文。
我的另一位朋友B也是如此。老先生今年已经93岁高龄了,但看上去最多只有70岁。他退休前在运营一支房地产基金,现在已经全部交给女儿打理,自己只是挂着一个顾问的头衔。他最大的爱好是收藏照片,半个世纪以来收藏了多达4000多幅珍贵的照片,也因此成为了美国一位很有名的照片收藏家。他收藏的照片有一个特点,就是画面里必须要有建筑元素,因为他从前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将这份热爱也延续到了收藏之中。
老先生是个非常有趣而热情的人,每当我们见面,他都要带我参观他的收藏,而几乎每一张照片,他都能说得出摄影师的名字、拍摄的年代背景,甚至收藏背后的故事。每次他都会讲解几百张照片,往往持续两三个小时,我当时就特别惊讶,到底是怎样的热爱,会让一个人拥有如此惊人的热情、活力和记忆力?
老先生还是几个艺术机构的理事,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里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区域,专门展示他的收藏。他也常常出去参加各种艺术相关的活动或研讨会,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和交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些事业成功的精英们退休后的生活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方面,他们从未停止成长的步伐;另一方面,他们调整了侧重点,但并非从零出发,很多兴趣和爱好很早就形成。
为什么成长那么重要?因为人真正感受到的快乐并不来自于吃喝玩乐,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成长。
成长不分年龄,与退休无关
一般来说,人的成长往往有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当你在做具有挑战性工作的时候,比如创业;第二种,在挫折和失败中得到教训和经验,虽然感受可能不好,但也会让人获得快速成长;第三种,在学习和感悟中成长,例如从文化或艺术中汲取营养,获得心灵的享受和成长。
那些美国的精英们往往在很年轻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的时候的确很忙,但他们再忙也不会丢下这些兴趣和爱好,会坚持花一些时间在上面。
到了退休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做一个重心上的调整,退休只代表今后有机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里,但并不代表停止工作。绝大多数的精英们都很看重一样东西,就是让自己的大脑可以一直保持活跃,保持工作状态,不断地迎接挑战和启发。
我遇见的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不管他只有30岁还是已经90岁,虽然都已拥有了很多的金钱,但没有一个人闲下来,做真正的退休。当然,他们每年会出去度假,但没有一个人说,我就想退下来,搬到一个小岛上什么事情都不做。他们都会说:退休干嘛?如果不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退休以后会很无聊,那比死还难受呢!
对于退休,我觉得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无论现在的工作或生活有多么的忙碌,都应该找到自己愿意学习并且享受成长的东西,还要一直坚持下去。第二,退休绝对不是人生的分隔线,不要把它看作重新开始的一段生活。
那些曾经在事业上非常忙碌的人,一旦停下脚步开始慢生活,其中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建议不妨把退休看成是一次调整,将个人兴趣爱好的优先级别调整到事业和工作之前,而原本的事业和工作不必突然中止,完全可以做一定的延续。
拥有真正的兴趣和爱好,犹如自己的第二份事业,说不定还会让退休生活变得比之前更加精彩,因为你还在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