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清算不给出款怎么办 《如何做一份有效的财务分析》
大家好,这里是橙蟹财务顾问集结号的补给站,记录活动现场讲师精彩的演说。
如何以财务分析着手,结合自身状况谋求发展?
本期集结号特邀橙蟹五星财务顾问:伍桂兰女士为大家分享《如何做一份有效的财务分析》,一起来学习吧!
伍桂兰
橙蟹五星财务顾问
16+年财务管理经验
擅长财务分析,账务梳理等
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中抽空过来,今天天气还是有点寒冷,能出门学习真的是比较考验小伙伴们的毅力,所以大家可以为自已的学习毅力鼓掌,给自已点赞!
上课前我想先说一下,我今天讲的财务分析,我当时备课时觉得大家都会,可能有的小伙伴比我更优秀,所以我希望比我优秀的小伙伴们能以一种空杯的心态来学习。
另外,如果有经验不是太丰富的小伙伴们,我想跟你们说,我这次讲的财务分析课程,并不是跟老师在教室里把所有的指标都讲一遍,我今天的重点不在财务指标,因为我们都已经参加工作了,我今天主要从实操的角度出发,抛砖引玉,指导你们从什么维度去做一份有效的财务分析,以及重点是要如何做。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一张时点报表(在某个时点拍了一张照片)。就好像这个美女,我见到你咔嚓拍了一张照片,这个时候你就长这个样子;如果你下一秒化了个妆,不好意思,已经跟我上一张资产负债表不一样了,因为时点数变了,哪怕只差了一秒,当然,我们工作中没有精确到秒,我这里只是打个比喻。如果是年报,我们会写清楚是2021年12月31日出具,就是我的公司的财务状况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
资产负债表左边反映的是资金的使用,右边反映的是资金的来源(这个说法不太严谨,这样说只是便于小伙伴们的理解),左边代表的有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右边代表的有股东、银行、供应商、客户等。
简单总结一句话: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
(二)利润表:
无论是股东的钱还是对外的借款,都是为了经营,那我们的企业平时都在经营,经营就一定会有成果,也就有了利润表,利润表是最好理解的一张报表,如果还是不明白,想一下家庭记账用的收入支出表。
这里有一个点,我们说的利润表跟家庭记账用的收入支出表有一点不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叫权责发生制,总结一句话就是:应该收到的,应该支付的,不管客户款项是否到帐,费用是否已支付,只要权利与义务发生了,就视为收入,就视为费用。
比如,我们这期的销售收入是100万,只收到50万,那我们是按100万还是50万确认收入呢?是的,我们是按100万确认销售收入。
(三)现金流量表: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利润表有100万的利润,我帐上的货币资金是不是就有100万呢,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财务上用的是权责发生制,100万的利润有可能有100万的货币资金,也有可能没有,或者在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科目里。
请大家记住这一点:利润不等同于现金!
那有没有一张报表反映的是我们收到的真金白银呢?有的,就是我们的现金流量表。
这里我们再引入一个概念,收付实现制。
意思是收到的真金白银视为收到,付出的真金白银视为付出。
现金流量表分为三大活动,第一大活动叫经营活动,这个经营活动非常重要,要知道我们企业的钱都是从经营活动中来的。第二大活动是投资活动,包括长期资产的投资和对外投资。第三大活动是筹资活动,比如企业没有钱了,去外面借钱维持企业的经营。
前面讲过利润为什么不等于现金流?我们可以联想自己的家庭财务。一年的收入减去这一年的所有生活成本,得到的是这一年的净收入(家庭利润)。可是存折里的钱却没有按照净收入增加那么多,甚至还有减少?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是你买房了,这是投资活动。如果你现有的存款还不够买房的钱,你还要向银行借款,这是筹资活动。所以决定你的存折里有多少钱的是经营活动(家庭利润)、投资活动(买房投资)和筹资活动(银行按揭贷款)这三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我问一下小伙伴们,你认为这三方面的钱,哪一个最重要?是的,经营活动流量最为重要,因为这才是真正企业造血功能的钱。
(一)盈利能力分析:
这些指标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到底赚不赚钱,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这个指标说明收入100块钱能赚多少钱,这个数最好不低于同行业水平。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这个指标算出来你有100块钱资产,能赚多少钱,你们认为100块钱资产赚多少钱合适?
各行各业不一样,但是我给你个底线,这个数一定要大于银行的贷款利息,至少要高于贷款利息三个百分点,比如银行的贷款利息是5%或6%,你的整个资产净利率至少是8%或9%,如果你低于这个数,管理就可能有问题。
资产包括总资产与净资产,净资产(也叫所有者权益)是不包括负债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也叫老板投入的钱赚了多少钱,一般来说,这个数每年维持在15%以上是不错的,我去看了一下格力的报表,这个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比15%高,所以这是一家发展比较好的公司。
(二)衡量企业偿债风险指标:
偿债风险包括短期与长期偿债风险,短期偿债风险是一年以内你能应付欠别人的钱。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
大家如果有买房贷款就知道,银行贷款之前要看你的收入流水,收入最少是贷款的2倍(每个地区也可能有差异),大家可以跟这个联系起来学习。
流动比率这个指标,但是如果企业的存货比较多,这个指标就不太准确了,怎么办?
这个时候要用到这个指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速动比率的比值在1左右最为合适。
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这两个主要是短期偿债指标。
你把这两个数算出来给老板看,老板一看,没什么问题,那就放心了!那这两个指标没有问题是不是证明我们企业几年都没有问题了,肯定不是的,几年没有问题还要看长期偿债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这里是总负债除以总资产,公式不要倒过来算。
对于企业来说,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正常范围是40% ~ 60%,50%比较合适,但是这个还要看行业,有的行业80%,90%也没有问题。
比如银行,这个指标越大说明你整个的企业风险就越大。有的企业负了很多债,企业赚钱的时候没有问题,一旦企业不赚钱的时候,那边还欠钱,企业就离破产清算不远了,想一下恒大就知道了,我也去找了一下恒大的资产负债率,没有低于80%的。
(三)资金周转能力指标
什么叫资金周转呢?
A公司有100万的资产,实现100万的销售额,一年就转一圈,净利率是15%,所以A公司的资产利润率是15%。B公司也有100万的资产,一年转了两圈,实现200万的销售额,假如B公司的净利率也是15%,那B公司的资产利润率是30%,所以资金周转越快,资产利润率越高。
1)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那总资产周转率等于1,一年周转多少次,1次,要多少天呢,360天。那如果总资产周转率等于2,一年周转多少次,2次,要多少天呢,180天,那如果总资产周转率等于10,一年周转多少次,10次,要多少天呢,36天,这个数越大企业的周转越快,所以这个数越大越好。
2)应收帐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我们的销售额要增大,可能采取的是赊销政策,那我们赊销多少才合适呢,所以就有了这个指标,这个指标表示我们1块钱应收帐款,能换来多少销售收入。
比如1块钱应收帐款换来1块钱应收帐款,那不是全赊了吗?那可不行啊,所以这个数是越大越好。
用360除以应收帐款周转率等于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如果应收帐款周转率是1,除出来应数帐款天数是360天,那不用说,你的企业肯定是一塌糊涂,如果如果应收帐款周转率是2,那应收帐款天数是180天,占用半年。
要记住,应收帐款在外占用的时间越长,你的企业风险就越大,比如你在外面有银行贷款100万,你相当于为他支付这贷款,这个也叫机会成本。
3)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这个指标跟以上两个指标相似,也是越大越好,我就不详细讲解了。
(四)造血功能指标
下面讲一个反映企业是否有造血功能指标:
1)现金收益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这个指标表示现金收益所占比重的大小,即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这个指标对于衡量企业的利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金收益比率最好大于等于1,比如我的利润是100万,我一看我的现金是110万,这样你的企业才有保障。如果我的利润是100万,我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200万,这样的企业就比较危险了。
我们不能只关注赚钱、周转、风险,而唯独不关心这个指标;
2)现金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如果这个数是负数,证明企业的血都快要流干了,可能还要输血,所以还债也不一定指望得上,有一定的风险。我后面说的两个指标是把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联系起来了,我们除了看企业赚了多少钱,还要看现金与赚钱之间的关系,这点非常重要。
理论的指标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指标,可以去看一下中级或注会的书,那里比较全面,或者去百度找也是可以的,我们的重点不在这一块。
这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重点,也是实操部分。
我们财务人是不是会有这样的困惑:财务分析到底长什么样子的呢?我可以把别人的财务分析用到我们公司吗?还是直接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抄一下呢?下面我会慢慢解开小伙伴的困惑。那做财务分析有什么方法呢?
(一)要和自已比:
(1)比预算:如果有预算的,要跟预算相比,看一下预算的完成情况。如果没有完成制定的目标,就要去找原因了;
(2)比历史最好水平比:跟历史做得最好的一年或一个月相比,对比差异,找出原因;
(3)和去年同期比(同比):有的小伙伴会问,我们有做环比,环比是这个月与上个月的相比,为什么还要做同比呢,因为有一些行业是有周期的,比如有的行业,他就集中在一年的几个月有订单,其他月份都是平平淡淡,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只看同比了,说不定他上个月一个订单都没有,下个月就订单过万,所以这种行业就要结合去年同期的数据比较,看一下今年的情况是增长还是递减的一个状态。
(二)和同行业比(找出对标企业):
(1)同行业平均数;
(2)与同行业龙头比,主要是对比收入(收入的业务模式,客户群),成本(成本的业务模式,采购),毛利(毛利的结构),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找出差异,很多小伙伴会问,我要怎么去跟同行业比呢,去网上找,很多这样的网站,我自已会去东方财富网看,如果课下有小伙伴需要,我可以分享给大家,对比法是在财务分析实际工作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先找出差异,再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结构维度拆分:
比如我们的资产负债表,我们的资产由哪些构成,每一个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比如存货的占比如果特别大,是不是就不太正常。
这个时候你就要用到拆分这个方法了,把存货分成几种,如:畅销的、过时的、变质的。如果一些存货是过时的产品,把最多的10项或是20项列出来,对这些存货进行促销,加快资金的回收。
再比如收入的维度,我们预算总的收入是1000万,A与B部门的预算收入都是500万,这个月我们的实现总收入是800万,差了200在哪里呢?那你再看一下A销售部门与B销售部门的收入是多少,比如A部门是500,B部门是300,那200就差在B部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找B部门沟通了,是什么原因实际销售额比预算少了200万呢,是跟A部门卖的产品不一样吗?还是存在过时促销的产品?又或者是开发了新的渠道,在开发阶段,销量也过一段时单才能看到成果等等。
或者再继续拆分,是B部门的哪一个团队没有完成预算,再拆分是哪一个小组没有完成预算,原因是什么,就是一层一层的往下拆分,直到找到原因。
(二)各个指标的拆分:
如:杜邦分析法(ROE),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营业净利润×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
如果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我们的权益净利率ROR比同行低,或是比上一期低,这个时候我们先拆分比较哪一个指标是最不正常的或是没有达标的,然后再往下一层拆,比如发现我们的总资产周转次数特别低,这个时候我们继续往下拆分,是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周转低了,如果是流动资产,那是应收帐款还是存货周转率低了,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往下拆,直到找出原因为止。以上是我总结最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分析老板他关心的问题,或者你认为能帮助老板做决策的指标,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的老板非常关心收入指标,这时你就要重点去分析收入了,收入=销量×单价,由于收入是由这两部分组成,这时你对于销量或是单价就要重点分析;如果老板对成本费用比较关注,你也要重点分析,把成本费用项目细分,对成本费用占比大的项目再进行分析。如果你辛辛苦苦做的财务分析,不是老板想看到的或是没有老板想看到的那个点,他肯定对你是不满意的。
相反如果你做了一份令老板满意的财务分析,他觉得对他的决策有帮助,那你就有可能升职加薪或是得到老板的信任。
另外我再多说一个点,也是我觉得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分析到有问题,一定要跟业务部沟通或是通气。比如我们上面说的B部门比预算少了200万,你要先去找B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先核对清楚数据,是否真的有200万的差异,比如业务部门的人有可能跟你说这200万业绩已经完成了,款已收到就差开发票了,就是时间上的一点差异。又或者我们在卖促销产品,销量跟上个月一样的,但是价格原因,所以总体的收入是下降的。
小伙伴们可能会问这么麻烦还要去沟通,我做出来的数据直接汇报给领导就行了,但是我建议还是要去沟通,第一、这样你不会得罪业务部门的人,因为他知道财务分析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是正常的工作汇报,不是去打他的小报告;第二、如果你们有提前通气,你也知道了业务部门差异的原因,到汇报的时候就不会一问三不知;第三、如果下一步要出解决方案,需要业务部门的配合,有了前面的铺垫,业务部门也不会觉得是财务部门没事找事,一天到晚找他们的麻烦。
这里我想再多说一个点,我觉得做财务分析还要跟公司的战略或是行业联系起来,你要先从大的方面去看企业。
比如前几年的房地产行业,国家对这个行业划定了三道红线,这个时候财务不仅要分析企业内部的情况,还要与国家的政策结合起来考虑,比如怎么降低企业的负债率,这些政策也要跟老板说清楚,让企业的方向与国家的政策是一致的。那什么又是战略呢,是不是觉得这个非常的虚,我几年前也是这么认为,但是慢慢关注多了,就不这么认为了。
前几年国家划定了三道红线,房住不炒的时候,我是觉得国家对房地产业是一种制约,但是对大的房地产企业应该影响不大。政策出来没多久,万科的掌门人郁亮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白银时代。当时应该是2018年,好多他的同行都笑话他,现在房地产是黄金时代,正是我们赚大钱的时候,你胆子太小了。
当时郁亮还说了公司的战略就是活下去,现在要准备过冬了。所以这几年万科的发展节奏慢了下来,因此这几年它的营业收入落后于其他的房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郁亮这么保守,制约了万科的发展,王石是不是看错人了?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郁亮的战略决策是对的,现在房地产行业一片哀嚎的时候,万科表现得非常的稳健。这个时候就感受出企业最高领导者的决策对企业命运的走向。大家是不是也想到了恒大,他的战略是快速扩张,现在到了差不多破产的边缘。
另外,我很喜欢听陈展讲师的课,她会先从整个行业或整个商业逻辑分析企业,这样你就对这个行业有了整体的了解。那为什么我们财务也要知道战略呢,因为财务也是跟着战略去变化的,比如融资、贷款、销售,我是先用低价占领市场,这个时候的利润就比较低,你不用问业务就知道为什么了。
说完财务分析的方法,是不是要把我们分析的点写出来呢?那如何做一份有效或是比较完美的财务分析,我总结出财务分析的四步法,你按着上面说的去写去做,基本上就可以做出比较完美的财务分析。
(一)业务情况:比如生产、销售情况、物流、研发、项目进展、建立信息收集机制;第一步主要是了解业务情况,现在我们经常说要业财融合,所以财务一定要懂业务,不然你的财务分析是做不好的。建立信息收集机制主要是对内,比如你要在部门负责人会议上说我们要开始做财务分析了,每一个部门需要配合我什么,报给我什么数据或信息,或是工作计划等等,什么时间段你们给我报上来。你们企业比较关注什么信息,你就要收集什么信息。
(二)财务状况:效益情况分析:收入、成本、利润、资金情况、预算情况;为什么把财务状况放在业务的后面呢,因为财务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比如我生产了多少?销售了多少?销售费用又是多少?一般这个要月度结束后才有数据。但其实你把前面的业务搞清楚了,你也就知道大概财务数据收入、成本、费用的一个情况了,比如你的收入增长了50%,你前面已经知道生产也是增长了50%,生产的全部已经销售,这样你就知道收入为什么增长了50%,有了分析业务情况,再来分析财务就比较简单了。
(三)存在的问题:这个我们前面有讲方法,比如对比,拆分,我就不详细讲解了。很多小伙伴做到这步就完事了,原因我找出来了啊,我分析完了啊,任务完成。小伙伴们记住财务的最高境界不是分析出来什么原因,最高的境界是开药方,给出解决方案,就是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你要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系统的工作计划。
你能找出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这才是一份完美的财务分析。
听完我讲的财务分析,大家一定要自已去做;我们要知道两个概念,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技能,知识是书本上的,可以直接获取,技能是要付出时间与精力去训练的,就像我们在拓展活动中接矿泉水游戏一样,看着简单,但你不去训练,水是很容易落到地上,你就接不到。
我们的财务也是技能,就算你读再多的书,如果不去实操,你就永远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只有你去实操了,这些知识你才能真正掌握并去使用。
借用诗人陆游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财务分析也是一样,你可以先学习怎么做,做完以后你要思考,我这样做出来的财务分析是老板想看到的吗?然后你再修改,结合老板给的回馈,再自已思考分析,你肯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的!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你们能觉得有一个点是不错的或者有一个点是对你有帮助的,最后希望小伙伴们都有所收获,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