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维护不给提现怎么解决 网约车平台“之道出行”被指只刷单无实单 疑非法集资超十亿
问题:怎样才能每天免费收到这种文章?
答案:只需要点击蓝字《上海易到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关注即可!
“近日,有司机爆料称网约车平台之道出行没有真实乘客,从上至下刷单无度,最后声称风控冻结司机账户,致使万名司机受损数十亿”
近几年,共享出行迎来行业发展最佳时期,滴滴出行、神州租车、易到出行等网约车企业异军突起。
去年8月,一款名为“之道出行”的APP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根据其宣传,这是一款集专车出行、酒店预订、生活娱乐等为一体的APP。“财镜”从代理处了解到,仅凭代理招募,之道出行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发展了包括北京、上海、苏州在内的14个省市,并招募了上万名司机,可谓发展迅猛。
但近日,之道上海司机李先生向“财镜”爆料:之道出行就是一个诈骗平台,全国目前有上万名司机账户被冻结无法提现,保守估计损失十数亿。已有多名司机在之道出行位于北京的总部维权,尚无解决办法。
对于该说法,之道出行曾先后两次在其官方微博回复称:公司风控体系核查出大量异常交易行为的账号,给公司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按行业惯例对涉及账号临时冻结。并强调平台所有业务照常运营。并称将逐步解封账户,要司机们耐心等待。
“财镜”试图联系之道出行,但截止发稿无法取得联系。
亲测:叫车无人接单 总部人去楼空
“财镜”下载了该平台手机APP,体验之道出行的服务。打开之道APP首先出现的是充值页面,页面默认充值金额5000元,并在下方出现充值5000元送300积分,充10000元送1000积分等提示,退出充值页面才能看到正常功能页面。
随即选择立即用车,发现与其他网约车平台不同的是,之道出行必须先充值才能选择服务功能,而无绑定银行卡或其他付款渠道。充值成功后选定叫车服务,持续叫车时长120s,在这2分钟的等待期间并没有任何司机接单。“财镜”从21日下午到23日连续三天一直尝试之道叫车服务,却一直无人接单。
“财镜”也同时选择了该平台预定酒店、机票等功能,也发现所谓订酒店机票只是摆设,并不能正常使用。而充值后的金额并无退还渠道。对于该问题致电之道出行400客服,但客服电话至始至终无法接通。
但是拨通在酒店预订页面留下的座机号码,接电话的为一名男子,“我只是一名运营人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酒店不能预定,专车没人接单。”
27日下午1点钟,“财镜”到达之道出行位于百子湾后现代城的公司。之道出行公司所在楼层走廊的墙壁上挂着之道专车和酒店预订的宣传画册,但大门已经上了锁,透过玻璃门能够清晰看到办公室布局。一个小小的前台,外加两间办公室,前台摆放的绿萝开始枯萎,看得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人上班了。
据附近一家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从春节后就没再看到之道有员工上班。,“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公司是干嘛的,但总觉得不靠谱。最严重的一次看到有维权的人把之道的员工锁到里面,最后还报了警。”而该公司前台表示,春节前总能看到之道办公室门口聚集一堆维权的人,并且多次看到报警。而至于之道什么时候开始办公等问题,其表示并不清楚。
发展:高调上线 层层代理 微信推广
之道出行究竟是怎样的网约车平台,为何众多司机认为是在诈骗,为此“财镜”采访了多位受损司机及租赁公司,试图还原事件真相。
据查,之道出行APP于2016年6月上线,随即在各大城市展开布局,并设立省级代理商和代理租赁公司。在360搜索“之道出行”,发现之道每上线一个城市都会在该城市高调举办发布会。据官网显示,目前为止之道出行已经上线12个省市。
某市之道出行代理租赁公司负责人张先生透露:加上北京和上海,之道已经上线14个省市,发展了14个省级代理。省级代理下设代理租赁公司,再由租赁公司负责招募专车司机。
据了解,之道出行的模式中,省级代理扣除平台费后可以拿到全省司机流水的2%的返利,而省代下面的代理租赁公司则可拿到所发展司机产生流水的4%,之道每月结一次返利给代理。
说到当时是如何了解到之道APP的,张先生表示:“总能在微信上看到这样的广告,有车没车都可以,每天收益500——2000,再加上听说在上海特别火,就注册了一个租赁公司,到现在发展了500名左右司机。”
李先生也表示,当时选择加入之道,一个是因为朋友推荐再加上总能在朋友圈看到相关信息,于是选择加入之道,加入后才发现事情的发展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模式:没有真实用户 司机靠刷单收益惊人
“财镜”采访多位车主了解到,之道代理在招募司机时曾称不管有车没车,无论车辆是否符合网约车规定只要缴纳一定的开端费(司机端注册成功需要的费用)都可以注册。“租赁公司说我的车是SUV不符合标准,让我缴纳3500元开端费就可以注册,而且还可以升级为奢华车,赚的会更多。”李先生表示。
“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之道完全没有订单。”李先生说,后来他才知道该平台根本没有真实客户,想要获得收益就得刷单,这也使大部分车主深陷其中。
据多位车主及代理透露,之道以公司目前处于创业期,需要烧钱开拓市场获得流量配合以后的融资,因此允许虚假单,但是虚假单需要车主自己付全部费用的55%给虚拟乘客,在15天以后可以得到76%的酬劳。
随后李先生就被拉倒一个之道接单微信群,群里一部分为车主,另一部分则被称为“护士”,即虚拟乘客,很多“护士”其实也是车主,有的车主会注册多个乘客端,大家互相刷单,用来制造一片热闹的假象。“群里的虚拟乘客下单以后,我只要开车出去跑一圈,看时间差不多了就结账,然后按照车费的55%转给护士。也有很多司机会注册多个司机端,这样就可以刷更多的单,赚更多的钱。”
张先生也证实:“之道确实没有真实乘客,从省级代理到市级以下代理都是刷单。按照之道宣传所说,充1万现金15天以后返还110%,年回报率可达1100%以上,而且充值金额上不封顶,很多人抵押房款,信用卡套现,借高利贷充值。”
但是从今年的1月份开始,问题开始出现,大部分车主发现其之道账户里的金额被冻结,无法取出。随后之道公司开始以各种理由不让车主提现。
“从今年的1月18日号开始就已各种理由不给提现直至冻结账户,如验车、黑客攻击、系统维护等等,最后到2月14日之道开始风控,说司机在刷单。”上海另一位之道车主马先生说,据他统计上海目前有1万名左右车主,只有5个号正常,每个账户按平均3万算,预估金额3亿元左右。
租赁公司同样没拿到任何返利。据张先生透露,全国95%的代理没有拿到过返佣,而只有较早发展的上海和北京的租赁公司拿到过,但只拿到过两次。
“上海和北京市重灾区,金额会高一些。我现在有500名左右司机,预估金额在500——600万之间,”但张先生并不认可之道所谓风控说:“刷单是公司认可的,现在说风控有点扯,而且一套风控设备上亿元,总公司能买的起吗?风控就是不给提现的借口。”
据记者采访北京、上海等地车主发现,目前北京已统计在表的维权车主有200多人,金额在1000多万,而上海目前统计人数372人,金额1000多万,四川车主统计人数200多人,金额也在1000多万。据租赁公司日前给出的数据,按照全国14个省代上万名车主来算,目前冻结金额为14亿元。
内幕:背后控制人成谜 关键时点多次变更信息
那么之道出行到底是有什么背景,可以在短短数月发展如此庞大。“财镜”多次调查以及在工商企业注册查询平台发现,尽管多次变更工商信息,但经过层层关联,之道出行最终指向合众汽车租赁(北京)有限公司。
根据李先生的提示,“财镜”通过天眼查搜索之道出行的运营主体之道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于2015年12月,初始股东为合众汽车租赁(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鲍奕霖;2016年7月,合众汽车租赁退出,股东变为之道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两名自然人股东谢文峰、苏帅岳。后再经过多次变更,股东变为谢文峰、内蒙古乐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之道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先后由鲍奕霖变更为汪杨惠子、谢文峰担任。谢文峰除了能在网上查到为之道出行CEO外,无更多信息。
“财镜”转而搜索内蒙古乐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之道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乐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样注册于2015年12月,唯一股东为合众汽车租赁(北京)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鲍奕霖。2017年2月15日,也就是之道出行开始全面冻结司机账户的当日,内蒙古乐道唯一股东变更为之道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为韩晓东,合众汽车租赁从股东名单消失。而之道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为之道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正是之道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接股东之一,成立于2016年5月,半年时间7次变更工商信息,现股东为两名自然人孙建学、谢美英。
对于在上述关系链中多次出现的合众汽车租赁(北京)有限公司,“财镜”查到,其法定代表人为王永利。
合众汽车注册地址为北京广渠路36号院首城国际,但在该地址是一家叫“蜜斯苏格”的公司,敲门无人回应。首城国际物业以及多位保安,以及该处快递人员,均表示没有听过合众租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