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安全审核不给提现怎么办 【全民反诈】一样的套路,骗子还能屡屡得手!
“你好,你的银行卡因涉及XX案件被冻结
请你配合调查…”
“你好,我是xx派出所民警
你涉嫌刑事犯罪…”
“你好,我是xx法院
你名下的资产被冻结…”
如果你接到上述电话
请记住
你遇到冒充公检法诈骗了
这些都是骗子常用的诈骗话术
小心!
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典型的
来电开场白
但是依旧有人上当受骗
掉进诈骗分子的圈套里
为何老掉牙的套路仍会有人中招?
警方为你详解其中缘由~
有模有样的“传唤通知书”,逼真的“警官证”,再加上各种偏冷的罪名,出于对公检机关的信任以及诈骗分子连番恐吓、忽悠,很多人还真以为自己成了通缉犯,迫切地想证明清白,于是不加防范地把自己银行卡号、密码甚至验证码都给了对方。结果只有一种:上当,损失惨重。
近日,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高发
泗洪又有人落入骗子的圈套
被骗金额10000元
真实案例
11月13日下午,泗洪的程女士(化名)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对方自称是“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告知程女士涉嫌一起洗钱案,需要她配合调查。随后,对方将电话被转接到某市“公安局”。
电话转接后,对方称程女士今年上半年在某地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因金额较大被通缉。如要自证清白,需清查她的账户资金。程女士当场就慌了神,不假思索地加了对方的QQ好友,并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视频办案。
在视频通话中,程女士看见对方身着警服,更是相信了这位“民警”的身份,后对方询问程女士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程女士告诉对方有一万元,对方向程女士发来一个网址链接,让程女士登录网址后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手机号码等进行验证,程女士填写完相关信息并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后,发现卡内10000元被转走。
骗术揭秘:
第一步:建立信任,吸引被骗事主。在此环节中,骗子会冒充通信管理局、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国家单位与事主进行沟通联系,告知一些涉及事主个人利益受损的情况,而事主能明确了解,所谓的情况他本人并没有参与。当事主进行辩解,对方就会很自然的告知事主,是由于身份信息被泄露才造成这样的结果,之后会帮事主转到公安机关进行解决。
第二步:树立权威,恐吓事主。当所谓的“公安机关”与事主联系后,“民警”会先了解事主一些基本情况,然后会明确告知事主就是涉及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和出示“通缉令”,用突如其来的言语恐吓住事主。
第三步:深度洗脑,控制住事主。骗子会不断变换身份,利用不同的道具、话术告知事主存在犯罪行为。让事主相信自己确实涉嫌案件,并且如果想洗清罪名必须配合“公检法”机关的调查。
第四步:转账汇款,榨干事主的资金。在事主被控制住后,对方就会要求事主进行转账汇款,将资金转入“公安机关”的“安全账户”或者盗刷事主资金,有的甚至还会要求事主到贷款公司进行贷款或者抵押,之后再将这些资金转给骗子。
话术关键:
1. 骗子常利用境外电话诈骗,“00”开头或者“+”开头的都是境外来电,谨慎接听。
2. 骗子无论一开始冒充哪个单位,最后都会绕到身份信息被盗用需要联系公安机关解决。
3. 骗子为了能够成功实施诈骗,一定给事主制造一个心理或者物理上的密闭环境,避免因为他人的介入造成事主在骗局中清醒。例如:保密不能告知他人、手机开呼叫转移、购买新的手机号使用,到酒店或 KTV 开房等。
4. 要让事主最终相信自己确实涉及案件,骗子会使用一些道具,例如电话中会让事主听见他们用电台进行对话,让事主看自己的通缉令等。
5. 要求事主将资金转入对方提供的,所谓公安机关的“安全账户”内,进行资金核查。
警方提醒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民警办案一律面对面
2、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中索要受害者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3、电信、医保、公安、法院、检察部门不会互转接电话
4、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更不会让公民提现转账汇款
特别提示:
��用蹩脚普通话联系“谈案件”“谈钱”的,一定要当心!
��接到陌生电话、来电号码怪异、境外电话的,一定要警惕!!
防范诈骗牢记以下要诀
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提供任何信息
有疑问请及时拨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
END
拟稿:韩其华
审核:李小珍
审签:崔 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