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安全审核不给提现怎么办 315沉思,不要把714高**的罪名泛化到整个行业
2 要么从场景切入。
没有数据,又想做这块未开垦人群的生意,又想控制风险?那怎么办?
– 自己造数据。
这方面,互联网技术确实帮了很大的忙。有不少公司都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抓取用户的行为和其他心理活动将其抽象出来,变为可供利用的数据信息,希望从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分析、预测一个人的贷款违约可能性。这些有没有用,有多大用,还要看在实际中跟具体业务的结合程度,但总体来说还都是弱变量。
偷数据、买数据。在互联网面前,我们有时候犹如透明人。首先数据可以爬取,很多公司通过授权,爬取了用户的通讯录、通话记录、设备信息、微信支付宝登陆信息等。其实像运营商、网络借贷数据,网购数据,电话短信,火车票,飞机票这些其实都可以尝试买到。
更有甚者,直接让客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QQ、JD、淘宝、网银,直接爬取客户的订单、地址、交易、个人信息等非常敏感的,这些变量足够强大,对风控帮助很大,但实则获取了客户隐私,潜在风险极大。
《信息安全法》已经出台,虽然规定了个人信息不能泄漏、倒卖,但是对于这种被引导的“客户授权下的强制获取”擦边球,仍没有明确的说法,有些公司,甚至包装成了爬虫产品在兜售。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如今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以及大量的地下黑产问题,征信不健全是个重要源头。
他想通过贷款赚钱,正规渠道的数据拿不到,逼得要动起各种歪脑筋。
当年信用卡跑马圈地的时候,有个政策叫“以卡办卡”,相信各家银行都有。想来是一个非常流氓的政策,你有工行的卡,我就给你发一张。你有招行的白金卡,我也给你发张白金卡,审核流程简单快速。
信用卡是个管理专业度很高的业务,仅凭这个政策,帮助很多后发的银行在一开始不是很具备自身能力的时候,也能迅速起量,同时风险还基本可控,快速达到圈地的目的。后来由于杠杆加的太多,监管对于不同银行总授信做了控制。
目前很多互金公司很好的借鉴了这种做法,只要有花呗、白条、微粒贷,我就给你额度,根本不审核,不需要风控,盲放。因为BATJ已经帮你审核好了,只需要加杠杆就好了。
这种做法,其实很可怕,不但杠杆上去了,也会污染BATJ原有的信用评分体系,扰乱整个市场。
最后客户杠杆加爆被催收的时候,就是他平衡不还BATJ被上人行,还是被通讯录暴力催收的后果更严重,可以想象,到头来这样的玩家也会出局。
在场景内,你可以增加一层场景真实性的审核来把控风险。
一个租房的租客,一个买手机的蓝领工人,一个做美容的女生,这些场景内的借贷,除了客户本身的信息,又多了一层消费信息。他为啥租在这附近,了不了解新买的手机型号,知不知道美容产品的细节,这些手段都可以帮助放贷机构有效保控场景,进而反映出客户借款意愿。
同时,在相同场景内,客户比较同质,很容易找出差异性。
在一个95%以上都年轻女性的美容医院里,连续来了一些大妈,或者男生来做美容,这种现象本身很异常。提供了较为明显的样本偏差,用统计上离异值分析,很容易定位问题。
而如果这些客户混杂在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里,简单地基于人的个人信息去授信,就很难被发现这层异常了。所以在场景内,可以做到颗粒度更细,有更多的抓手去发现欺诈问题。
不同的场景有地域性,有B端把控,这些都能大大增加犯罪成本。去一个开在富士康边上的小手机店里买手机的客户从大概率上来说一定住在附近。为了突破这点,犯罪份子还得拉拢附近的小白进行包装诈骗,作案成本就大大提升了,相比于网上申请,规模化的程度就小多了。
有时候,互联网效应,对金融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场景对于还款意愿的把控比较重要,而还款能力需要额外数据或者前期的数据积累才能体现差异性。
基于场景开发的交叉现金贷,36%有待讨论
交叉营销并不是什么新鲜词儿,在信用卡的盈利模型中,从过去占很小比例,到现在越来越重要,各大信用卡中心都在大力推现金分期,成为利润的一大来源。
但在消费金融公司当中,交叉现金贷却是盈利的最主要来源,甚至在竞争激烈的垂直,可以说是唯一来源。
以行业内的主流3C场景消费金融机构为例,其用户大多数是征信记录严重缺失的蓝领,第一笔场景获客实际上是为授信而做的准备。真正的盈利来自于后续的交叉营销,通过电话销售的方式对筛选出来的白名单优质用户再次进行贷款营销。
跟第一笔必须通过绑定场景的营销不同,这后续的第二次及多次的营销都是没场景的,大范围上,也属于行业内所说的现金贷。
要知道3C是竞争非常激烈的红海场景,由于竞争及线下运营的成本高企,通常第一单是亏钱的,盈利模式是需要第二笔现金贷才赚钱,整个行业都是这样。
3C是很典型的,当一个场景进入红海阶段,势必第一笔获客接近不赚钱甚至亏欠,那二次现金贷必然成为盈利的源泉。
所以,抛开二次交叉现金贷,谈场景消费金融,纯粹扯淡,因为随着竞争的加剧,势必都不会在获客那笔赚钱。
江南愤青说,定义这个事情要看约定俗称。现金贷这个词,在我们当下的语境当中,基本上是 loan的代名词,但其实现金贷可涵盖的范围很广,银行的现金借贷,消费金融公司的分期贷款,这都属于现金贷广义的范畴。
但不能仅仅因为行业内一个子业务的不良行为而把整个行业**,从监管角度出发,严打的是无场景现金贷,对于 loan和场景借贷的监管,还是应该区别对待。
当然从字面定义上,二次交叉现金贷的客户都是一次获客场景内获得的,应该属于有群体限定的人群,应该是监管允许的,这里特别强调一下。
金融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拿现金贷举例子,是因为你把利率定在了300%,所以吸引了一批老赖,还是因为来借pdl的都是老赖,只能定300%的利率才能cover。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场景内仍然在发生。
同一个场景内,两家公司定价不同,吸引的人群质量就会不一样。如下表:
这里利润写了“可能”,因为这两家公司的盈利模型将大大不一样,面对的挑战也会不同。通常B公司的利差会比较厚,且转化率更高,利润更多,但他面临了客户资质更坏的风险,这里面风控一有失手,特别是由于渠道下沉,更多的欺诈问题暴露的时候就不是几个点的利润差距了。
二次交叉现金贷,通过第一笔还款的历史,其实已经帮助客户建立了信用,可以慢慢分离出信用资质好、中、差的客户,也就是为差异化风险定价提供了基础。
理论上第一笔如果用平均24%获得的客户,第二笔交叉现金贷里必然有些人相对更坏,但可以通过更高的价格来对冲,也有些人资质更好,可以享受更低的利率,所以,二次现金贷的利率分布在12%-36%也是合理的。
如果第一笔获客就是贴着36%的呢?
答案显而易见,第二笔交叉现金贷一定可以用高于36%的价格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且这个模式是稳定的,可持续的,例如:分布在18% – 54%。
随着这些高利率客户有一定还款表现,信用逐步累积起来,自然可以享受到更低的利率。
这个高利率的定价模式跟目前PDL的逻辑完全不一样,前者是信用表现充分后的一种自然分层,风险驱动的定价,后者是脱离常规的获客,只能吸引劣质人群。
类比一下信用卡,18%的循环利率,里面真正吃利息的客户实际坏账要比公布的整体信用卡坏账高的多,而且他们有不少是现在互金平台的客户,为什么,因为简单说,18%的利率对他们来说太低了,cover不了风险,信用卡公司也是为了规模扩张不断在下沉客群,但18%的红线在那。
但看风险定价的另一头,10%-12%的分期业务做的如火如荼,成为现在重要战场,切的是信用卡里面的优质客户,产生了大量的利润。
所以,监管红线在那,风险定价只往下走,不往上走,是何等的扭曲。18%如此,36%何尝不是呢?
催收是个瓷器活,“暴力”不是最好的武器
除了高息费,现金贷受到强监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的暴力催收。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高利率的放贷再加上暴力催收,不介入监管,容易激化出社会问题。
整个催收行业按照规范程度可以分为三类,银行体系的催收,消金公司的催收和现金贷公司的催收。
对银行来说,一般包含早期的电话提醒,中期的远程和当地电话催收和后期的上门或者法院起诉、仲裁三种主要途径。每一种催收方式都有严格的催收规范。
比如电话催收就有严格的拨打时间控制,禁用语的限制,什么能说,什么不该说,严格要求,说错话就会作为质检件,加以惩罚。又比如上门催收时,催收人员不得辱骂,不得暴力,并且有录音录像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基本上可以禁止很出格的行为。
银行为什么要管得那么细,都是成本,其实无非背后因为都是拿自身的品牌、声誉、监管作为无形的抵押物。所以这块管理尤其严格和自律。
放到互金行业就有所不同,那些做的大的平台,还比较忌惮自身的品牌,很多小公司,由于没有了这层抵押物,特别是大量现金贷公司,面对老赖时,根本不想和他再次打交道,所以才会不责手段,一切以现金流回滚为目的。
说到底,还是客群的不同而导致的。
由于PDL切的都是尾部客群,本身资质比较差,共债严重,对于每家平台,一旦出现逾期情况严重了,都是一锤子买卖,猛催,再无未来继续放款的可能。
但大量老老实实做场景,做分期的公司客群就大不一样,如前所述,他们的盈利模式是需要赚第二笔的。如果跑上来用暴力催收,那基本也就断绝了这个客户后续的生意。
对于银行、一般的互金机构来说,催收应该是,也从来就是一个“瓷器活”,根本不是暴力能解决的。
场景授信的互金机构,或者说正常的催收讲究的是一种催收成本和效率之间平衡的艺术。是在既定规则游戏范围内,大家真刀实**能力的较量。
这里面有太多内容,先就挑2点阐述一下:
-强度不同,代价不同,有利有弊
从现金贷来看,暴力确实有效,但合规框架下的相对“暴力”是什么呢?
催收有很多手段,有轻有重,其实代价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上门的效果最好,但成本也最高,当地打电话要比全国统一号的呼叫中心更有效,因为对逾期客户的压迫感更强。
但不同平台适合用什么方式,不但取决于你的业务体量,也跟你的客群、比均金额等产品参数相关,因为说到底一切都是需要用成本来换的。
前面提到银行信用卡都有属地的催收,有人会说,这样的规范化催收成本得有多大?有几个公司能够承受?
由于银行信用卡持卡人总数大,并且全国各地待催人数都相对较多,可以依托当地的催收公司进行当地的集中催收,甚至当地的团队直接上门,这样的规模效应使得银行整体成本尚可cover。
而就消费金融公司来说,首先客户基数要比银行小,效率略低,规模效应也没有那么明显,根据case不同,产品线的差异和待催金额的差异,催收成本都略有不同,比如分期业务的成本在单体的2%左右。
但总体来说,成本高于银行。目前有能力、有效果做上门的也就是头不大公司,因为已经积累了千万级的客户,但就算如此,他们也会严格控制上门的次数和周期。
对消金公司来说,催收是重要的,但不是第一位。催收永远需要在付出的成本和回款效率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
-比暴力更重要的事还有很多
其实业内人很清楚,对于催收影响最大的是产能,也就是你催收员的负荷量,你的压强够不够,这里面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优秀的公司会做足产能的准备,体量大的公司会有系统自拨的方式来充分调动产能,不同时间点拨打客户的接通情况可能很不一样,一个蓝领,白天都在工厂流水上,你再怎么花时间一天3次打电话都是没法接听的,所以,在催收上有一个最佳拨打时间(best time to call)的说法,这些策略化的引导和驱动,才是未来催收提升效率的关键。
有些客户早早失联了,如果通过传统的方式一遍遍去催,其实只是浪费时间,并且增加了他的负债(逾期滞纳金),加大了他回款的难度,不同客户的差异化催收,在各自不同的时点,用不同的方式施加压强,也是未来的趋势。
监管36%如果把逾期滞纳金都包含进去的话,未来的催收行业一定朝着瓷器活的方向,也就是精细化运营的方向推动,毕竟,稍有不慎,你可能把你的利润都催没了。
:
•所谓“信贷应该基于人来授信”,“控制场景”其实是最好的捷径
•基于场景开发的交叉现金贷,36%有待讨论
•催收是个瓷器活,“暴力”不是最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