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走进绵阳 “看看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子”
△“看看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子——外国媒体看中国《小村大事》”系列节目在绵阳石椅村开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于淼、刘正):“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今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与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干部群众视频连线时这样说到。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记者与来自印尼美都电视台、泰国公共电视台、土耳其德米艾伦新闻通讯社的记者们一起来到石椅村,联合开展采访,探寻中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子。
△开机仪式现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主任安晓宇
在当天的“外国媒体看中国”《小村大事》系列节目开机仪式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主任安晓宇指出,要了解中国如何摆脱贫困,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乡村,亲眼看一看。希望通过记者的镜头,让世界上更多的观众,看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子。他表示,中外记者联合采访、共同制作《小村大事》系列节目,将开启媒体合作的新模式,创造出新形态的国际传播。
△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志恒
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志恒表示:“本次活动为宣传推介绵阳提供了很好的展示交流窗口,为我们开展国际传播拓展了新的渠道,让我们有机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多的绵阳贡献!”
△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饶彬彬
乡村振兴需要汇集社会力量,需要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其中。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饶彬彬表示,作为绵阳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帮扶、教育帮扶、金融帮扶等系列措施,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进程。
△石椅村因“石椅”得名
石椅村,因村内有一块天然形成的巨石酷似一把椅子而得名,是羌族聚居村,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异地重建村。近年来,石椅村依托特色水果、自然生态和羌族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乡村旅游模范村。除石椅村外,外媒记者还将前往绵阳安州区、涪城区、北川羌族自治县有代表性的乡村开展调研式蹲点采访。
△印尼美都电视台主持人莉莉柯·素子·曾德拉妮(右)体验羌族服饰
印尼美都电视台主持人莉莉柯·素子·曾德拉妮表示,绵阳历史悠久,也是科技之城。印尼人对中国农业科技很感兴趣,这次采访将重点关注当地桑蚕产业的发展,借此发现、记录中国乡村振兴,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的样子。
△泰国公共电视台主持人哲森·西萨长(右二)体验羌笛
泰国公共电视台主持人哲森·西萨长表示,他此行最感兴趣的是绵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归家”故事,“有个叫齐心村的地方,通过发展民宿产业,吸引了大批村民特别是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开发特色景点,并和政府共同打造旅游平台。既发展了经济,还能在家门口就业,这种乡村振兴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
△土耳其德米艾伦新闻通讯社副社长布伦特·欧瓦吉克(中间)体验羌茶
土耳其德米艾伦新闻通讯社副社长布伦特·欧瓦吉克表示,土耳其在今年年初经历了大地震,希望通过在北川的采访,与土耳其民众分享中国灾后重建的经验,尤其是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乡村振兴及乡村现代化,并吸引那些因地震背井离乡的人重返家园。
△开机仪式上中外来宾合影留念
据了解,外媒将与总台亚非中心共同制作《小村大事》系列节目,并在印尼、泰国、土耳其的电视台播出,让国外观众看到中国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脉搏。
(摄影:王琦,部分图片由绵阳广播电视台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