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发表文章 尽管发普刊就能毕业,但我还是要劝你尽量避开这些坑!
作者|学术来源|募格学术(ID:)
不同于985名校等理科专业要求发SCI或者是国内核心才能毕业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于那些普通院校(文科专业居多)仅要求发一篇普刊就能毕业的情况。
据我了解(可能不全面),这些学校大部分是双非(现在或许应该叫四非了吧?非211,非985,非一流学科,非一流专业)。专业大多包括药学,口腔,公共卫生,统计,管理,教育,心理等等,我也听说某985法学专业毕业最低要求也是发一篇普刊就行。
先不纠结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能毕业了,可能是因为文科人多文章难发,或者理论千百年来一直就那样很少创新吧,再者重复率也高,毕业论文为了应对查重,非要把一个普遍都知道的名词解释成好几段话……,总之吧,如此简单的条件就能毕业,你该庆幸(相比于那些几区几分SCI的硬指标)。
尽管如此,这里面也大有文章,首先就是虽然学校文件说的这是最低毕业要求。但是导师课题组可能另有要求。因为他想提高你的科研能力,压榨你,让你帮他干活;顺便儿发文章能挂了个他的名儿,沾个光,这也就另说了,所以刚入学打听清楚,别等到快毕业了,你导师故意拿这事给你使绊子,有的导师以为你师哥师姐会告诉你等等,所以提前谋划好如何才能符合毕业要求。接下来说说发普刊的坑。
相信很多同学对这里说的“普刊”(有的学校说是一篇综述,只要没说核心,那就没要求,能见刊就行)的理解是国内普刊,有的同学说英文也有普刊,这类同学可能对评优评奖有所了解,每个学校要求不同,据我了解西安一高校对中文普刊和英文普刊的加分比重都一样,好像教师发英文普刊并不能算进评职称(人家只要核心)。至于毕业发英文普刊,尽管没有说不允许,但是也没必要吃饱了撑的去发,中文足矣(就是喜欢发英文也不反对)。下面说说中文普刊的坑。
首先就是时间问题。有的同学刚入学一看发个普刊就能毕业,立马就松懈下来了,进入本科生混日子模式,不把这当回事儿,悠哉悠哉玩了两三年。结果到最后离毕业还有半年却发不出来。
因为就算那时候花钱买论文,离见刊,也得有几个月时间吧,那时候你得交材料,够你折腾的,所以说早做规划。也有的同学为了评奖,往高了发,一开始发什么一些中文核心,就像考研,非不考,结果最后被压分,分数还不够国家线,或者连调剂去普通学校的分数线都够不上。
然后发到最后核心没发的出去,普刊也没发的出去(或许它压根就铁了心发核心,没发普刊),结果耽误了毕业,所以这里我的建议是你先发出来毕业最低要求的文章,保证能毕业,然后再折腾那些核心。别整天眼高手低,不要丫鬟命,公主心。到最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竹篮打水一场空。接下来说普刊的投稿中暗藏的坑。
国内这方面儿非常非常的乱,可以说是给钱就发。现在各种普通期刊(称呼垃圾期刊也不为过,现在有些导师不是就告诉学生,非核心不读吗)层出不穷,纯粹就是为了赚版面费。好像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发文章,人家杂志社还要给你钱(这是稿费,后来反转成了版面费),当然这些杂志都是数量少质量高的。然后90年代之后为了照顾师生越来越多,文章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开始放开了这一块儿,所以说导致目前整个市场鱼龙混杂。
学生为毕业发文章的,评职称的,干啥的都有。与之相对应,出现了太多的中介机构,也就是那些代写代投代发的中介服务公司,你只要交了钱,就可以给你发出来。普刊的非常容易也相对非常便宜,核心的也就有点儿难了,不过核心期刊你只要肯花大价钱,比如之前的新闻说花5万,保证给你发出核心,尽管你文章写的很烂,但是中介会找人专门专业给你改。
国内一般的普通期刊的一般审稿流程是,看你这篇文章写的不错,然后给你个录用通知叫你交版面费,然后就发出来了,见刊周期一般在3到6个月。有的话质量高点的(即将摇身一变成为核心的潜力股普刊),可能会有一年,这是正规的投稿流程。如果是自己投稿的话,一定要去正规的官网。不要上网随便搜一个网站就进去了,因为现在的浏览器比如说百度。排在第一位的大多不是官网,而是那些给百度钱的多就排名靠前的打广告的中介机构。下面说说那些诈骗网站的特点。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就拿中国校医这本杂志来说吧,用360浏览器搜索的话出现三个结果,随便点一个,点标明省级期刊那个,然后点进去一看,这肯定是一个中介机构办的网站。你看他页面最上面明目张胆的广告,最右边儿有几个选项说咨询的服务的。还有文秘服务快速见刊,这都是诱导你去点击的,正规的官网不会出现这些!!
我打开这个网站不到3秒钟就弹出来一个小窗口。其实这些都是网站设计的套路。这就像你观看电影的时候弹出来一个小电影的窗口,然后诱惑你去下载播放器,让你的电脑中病毒。当然了这些中介窗口,要么就是让你去注册信息,要么就是偷你的论文,你在这里投了并不是投到官网,而是投到他们那里去了,他们可能把你的论文给卖掉了。
切记,正规的网站不会打广告,他们不会呈现出来一副想让你去投稿的样子,现在收文章供过于求,他们不需要求着别人去发。还有就是在不确定是否投在了官网的情况下可以这样鉴别,如果你刚投不到一两天就给你发消息说你的文章被录用了,录用通知貌似正规,但是他让你把版面费打到指定账户(一般几百,因为骗子利用了大多数人急于求成的心理,况且这点钱也不够立案的,所以骗子们一直逍遥法外),什么张女士王女士之类的。
这肯定也不太靠谱,哪有这么快审稿速度?除非这个期刊,很渣,很垃圾。这时候你要打电话去确认一下,不是打你投稿那个页面留的电话,而是去官网查询电话。实在找不到的话,去百度搜索这个杂志的封面图片,一般能找到电话。如果你打的是录用通知的电话,那么对方会问你是否是查稿,问你的名字,然后假装说录用了,大体就是这么个套路,你要是交了所谓的版面费,那就没有然后了。
再者,另一种情况,当然这种情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学比较有钱也比较想的开。他不屑于把时间浪费在投稿这方面,他专门儿找中介给他安排,那么这种操作也可能容易被坑,首先你得找到靠谱的中介。
别到最后中介把钱骗了,然后文章也被中介给卖了,落得个人财两空。总之吧,掉进坑里最差的结果是,找中介容易导致钱文两空,正规投稿稍有不慎文章就被偷,二者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听说国内正规普刊一般费用在1600,很多中介整天忽悠要涨价,呵呵,不过它们存在的价值在于帮那些有需要的人节省了时间,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存在即合理?这些水刊的存在极大误导了后来的学子,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些导师的良心建议,真正想搞学术的话,可以忽略掉这些非核心期刊了。
最后,我发现这些水刊普刊每年的期数很多,有半月刊,有的竟然一月3期(分什么上旬刊,中旬刊,下旬刊),一年36期,每一期很厚,也就是说文章多,再次验证了质量不高,这得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啊。
笔者后记:某文科专业,即将毕业,业余吐槽下对所谓的文科的学术的看法,警示后来者莫入坑,内容过于真实,请勿对号入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