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已调整为西安市政府派出机构
去年9月22日,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联席会议召开,签定了《部省合作共建协议》。如今时间刚好过去一年,部省共建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9月26日,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张进介绍,联席会议以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精心部署下,《部省合作共建协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有条不紊的顺利推进。
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已纳入国家文物局重点工作项目,国家文物局领导、主管司室负责同志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已经研究明确了未来五年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五大类13项主要任务,编制了《工作方案》,细化落实工作内容、实施步骤。
已对原有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机构进行重组,调整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为西安市政府派出机构,明确了其独立机构的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编制并实施文物保护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负责文物保护管理、展示利用工程实施、促进和提升相关产业发展。目前重组的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机构已经正常运转。
在规划修编过程中,注重与周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以及西安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衔接,进一步优化汉长安城大遗址的保护思路和产业发展定位,着力解决制约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的瓶颈问题。目前,修编的保护规划已成稿,在征求相关机构和专家意见后即将上报审批。
专家智库已经建立,涵盖了考古、文保、规划、展示利用等诸多领域的20位国内权威专家名单,全方位指导遗产保护管理及特区建设。
指导西安市编制《联合考古方案》,建立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牵头,省、市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等考古单位协作的考古工作机制。
实施了汉长安城城墙遗址保护工程、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观提升工程、李下壕村庄环境整治改造工程,推进汉长安城遗址博物院建设,完成博物馆选址和方案设计工作。策划实施未央厩·汉马文化展示体验基地、汉风露营基地等一批集文化性、科普性、体验性于一体的文旅项目,通过探索遗址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的新方式,让汉代传统文化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深入人心,让千年遗址焕发青春活力。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