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靠抓卖蟋蟀月入过万,一只黑色“大黑”惊艳全国
你可能听说过,有些人喜欢养蟋蟀,用它们进行斗鸣或斗力的娱乐活动。你可能也知道,有些人会花大价钱购买品相好、鸣声响亮、体型强壮的蟋蟀。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00后的小伙伴,利用业余时间,去田野里抓蟋蟀,然后通过网络平台或实体店铺,将它们卖给爱好者,赚取可观的收入。这是真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9月份,在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名为“虫虫乐园”的实体店里,一只名叫“大黑”的黑色蟋蟀,以1.2万元的高价被一位客户买走。这只蟋蟀是由一位00后的大学生李明(化名)从田野里抓来的。李明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养蟋蟀,每年秋天都会去田野里寻找优质的品种。他说:“我一般会选择在早上或傍晚去抓,因为那时候温度适宜,蟋蟀比较活跃。我会带上一个小铁钩和一个小塑料盒,用铁钩轻轻地掀开草丛或石头,看到有合适的蟋蟀就迅速地用手抓住它,放进盒子里。一般一个小时能抓到十几只。”李明说,他会根据蟋蟀的颜色、形状、大小、鸣声等特征进行筛选和分类,然后通过微信或淘宝等平台发布信息,与买家进行沟通和交易。
他说:“我一般会给每只蟋蟀拍照和录音,让买家能够清楚地看到和听到它们的特点。我也会根据市场行情和供求关系来定价。一般来说,颜色鲜艳、形状匀称、大小适中、鸣声响亮的蟋蟀比较受欢迎,价格也比较高。像‘大黑’这样的黑色蟋蟀就很少见,所以能卖出高价。”李明说,他每年能通过抓卖蟋蟀赚到几万元的收入,足以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李明并不是个例。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00后的年轻人选择了这种特殊的“副业”。他们中有的是学生,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是创业者。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目标:养殖和销售优质的蟋蟀,为自己增加收入,为爱好者提供服务。他们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工具,建立了一个庞大而活跃的市场网络。据《新京报》报道,在淘宝上搜索“斗鸣”或“斗力”,就能看到数千家卖家的店铺,提供各种品种、规格、价格的蟋蟀。其中,有些卖家的月销量达到了几千只,有些卖家的单只价格高达上万元。这些卖家中,不乏00后的身影。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掌握了蟋蟀的养殖技术和销售技巧,为自己打开了一扇赚钱的大门。
抓蟋蟀挣钱,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容易。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一颗热爱和敬业的心。抓蟋蟀需要在田野里寻找合适的地点和时机,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力,还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和毒蛇咬伤等风险。养殖蟋蟀需要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要定期清理和消毒菌舍,还要注意防止疾病和损伤等问题。销售蟋蟀需要与买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要诚信经营,保证质量和服务,还要注意防止欺诈和纠纷等风险。这些都需要00后的年轻人付出不少的努力和汗水。
但是,正是这些努力和汗水,让他们收获了不仅仅是金钱。他们还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收获了友谊和信任,收获了成长和快乐。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价值,用自己的智慧实现了梦想,用自己的热情传播了文化。他们是一群有志有为、有趣有爱的00后,他们用一只只蟋蟀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