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想创业 17岁借5000块就开始创业,失败后,他却说创业是最好的修行
用故事解读创业智慧,
让理论结合实际践行。
创业是发现、是冒险,是学以致用,是知行合一。当然,创业也是人生最好的修行,它让人看清自己与这个丰富的世界相比,还有多少无知,多少不足。
失败不是丢脸的事,成功从来都属于那些曾经拥抱过失败,然后在反思中成长的人。
第一次创业
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首份《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当年10月,我国网民数量为62万人,网站数量4066家。
1997—1998年,门户时代的三大天王——网易、搜狐和新浪创立;后一年,也就是1999年,现在统治中国互联网的BAT——百度、阿里和腾讯创立,同年创立的,还有携程和当当。
每一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一些成功的创业者,他们运用对这个世界的预判与对社会发展需求的自我认知,以及自己所生活的文化土壤与教育背景,创造出一个个撬动自己命运的支点。
马云在1999年成立阿里巴巴第一次公开演讲时这样说道:
……
很多人一生输就输在面对新生事物的态度上。
第一看不见;
第二看不起;
第三看不懂;
第四来不及!
你穷,是因为你没有野心!
野心,是一种人生在世的伟大理想,一定要实现的宏伟目标。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却没有干不成的事!你的野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宽广。
……
同样是1999年,在西昌大凉山一隅,大量的网络信息和创业信息像从乌云里脱颖而出的太阳开始普照中国大地的时候,再荒凉蒙昧的区域,也会像漏斗一样,过滤到一些令人激动的光芒。
很多年以后,成杰也会经常把马云创业之初的激进与疯狂作为点燃团队激情的案例,但更多的情况下,他会想起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1999年,成杰已经从初中辍学回家帮助父母务农,去少林寺学武然后改变命运的梦戛然而止,但他的野心却像大凉山广袤天空上盘旋的鹰,哪怕被贫穷、认知以及生存环境缚住翅膀,却缚不住他瞭望成功的野心和梦想。他仍然在寻找下一个人生目标。
读书让成杰从混沌的人世中早早地开始反思生命、规划未来。他喜欢读书带来的宽广视野与丰富人生体验。每读到一本好书,他都觉得自己心性澄明、从容淡定,更加拥有了主动突破命运、创造未来的决心。
一个具有梦想和行动力的少年,注定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
1939年冬天,美国西部洛杉矶市郊的一间屋子里,一个15岁的腼腆少年——约翰·葛达德——正在厨房的桌子前做着生物学家庭作业。这时他听到隔壁父母的一位朋友说:“假若再让我回到约翰的年纪, 我干的事就大不一样!”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葛达德的心灵。他在活页本新的一页上方端正地写上:“我的终生计划”。葛达德花了五个小时,一口气写下了一百二十七个梦想实现的目标。下面是这些目标中的一部分:
目标第二十一:登上珠穆朗玛峰;
目标第四十:驾驶飞机;
目标第五十四:去南、北极;
目标第一百一十一: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等十七位大师的全部名著;
目标第一百二十五:登上遥远、美丽的月球。
为了实现这些梦想,葛拉德在他的小车子上写上了周计划和月计划。他每周都要量体重、清理衣橱、分析食谱和自我检查行动的得失。每天早晨他花六十分钟练习杠铃、拉力器和单杠,以保持优美健康的体型。总之,葛拉德全力以赴地朝着自己订下的目标而努力着。每当他实现了一个目标,他便带着甜美的神情,在一个“目标”旁边画上一个代表成功的红色标记。
结果怎么样呢?
到葛拉德六十一岁时,他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原定的一百二十七个目标中的一百零八个。
例如他的第四十个目标是驾驶飞机,他后来驾驶过四十六种飞机,其中包括时速达到一千五百英里的F-111战斗机;他把自己实现第一个目标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名叫《漂下尼罗河的皮划子》的畅销书。
1999年的成杰,虽然还没有像葛拉德那样目标清晰,但却拥有着超越他那个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的远大梦想。比如修一座希望小学让家乡的孩子不用涉水上学,比如在有生之年读遍世界上的好书,又比如自己创业,让家里富起来。
成杰在无意中发现一条关于洗衣粉制造的招商信息。只需要五千块钱,就可以拥有自制洗衣粉的技术。在闭塞落后的农村,过去洗衣服都用天然的皂角,如果可以自制洗衣粉并且销售,成杰认为这一定是个不错的市场。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让信息大量的充斥,给成杰提供了创业的信息与机会,但还没有真正走入社会的他,并没有多少对市场辨别与分析的能力,并且对商品的品牌价值还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他单纯地以为,有产品,就必定有市场。
他反复磨着父母,不断强调自己对于创业的决心与勇气,但父亲还是一口否决了。最后倔强的成杰瞒着父母,向亲戚好友好不容易借了五千块钱,揣在怀里,踏上了学习制造洗衣粉的道路。
读书让他知识广博,但行走的局限让他认知有限。他带着创业的狂喜与对未来的冒险精神第二次走出大凉山,带回了他觉得可能致富的希望。
洗衣粉很容易就制造出来了。
每天一早,成杰推着自行车去村里、乡里,甚至县城吆喝售卖。但人们怀疑的眼神,拒绝的语言,很快让成杰的梦想连连碰壁,一个星期下来,洗衣粉一包也没有卖出去。
那时候,一些大品牌洗衣粉的广告在电视上铺天盖地,价格也不过几块钱。而成杰所卖的洗衣粉,很明显就是“三无”产品,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做无意义的尝试。
又卖了一段时间,洗衣粉一包也没卖出去。5000元的“巨款”,对于成杰一家人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打击。成杰愧疚不安,虽然当时父母坚决反对,但事已至此。看到垂头丧气的儿子,父母哪怕再心痛,却也没说他一句重话。
看着似乎又苍老了一截的父母,他心里暗暗发誓: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不再让你们失望。
很多年以后,成杰回顾那一次创业的经历,再一次对创业进行总结。
他说:创业是发现、是冒险,是学以致用,是知行合一。当然,创业也是人生最好的修行,它让人看清自己与这个丰富的世界相比,还有多少无知,多少不足。
失败不是丢脸的事,成功从来都属于那些曾经拥抱过失败,然后在反思中成长的人。
现在的成杰,在人们询问他那么年轻就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很骄傲地回答:因为我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创业失败过。
成杰的第一次创业,卒。那一年,他17岁,奋斗刚刚开始。
文由“巨海成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