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异常登录不给出款怎么办 【110每日说防范】微信“挂号”可以“赚钱”?每天五十至数百元,还是日结!
微信还能“挂号”?
什么叫挂号?
原来就是这样的
但是有一点你可能想不通
人人都可以免费注册使用的微信
为什么要花钱租呢?
01恶意注册屡遭重击
网络黑灰产另辟蹊径
微信明令禁止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并设立了对应的处罚措施。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恶意账号,一经发现确认,微信安全系统会马上封停。
账号被封,不法分子必须找到新的可用账号才能继续他们的违法违规活动。而所谓“租号”,就是黑产组织(即俗称‘号商’)想出来的一种解决办法。
从前,号商通过外挂工具可以大批量注册微信账号,并模拟正常用户操作使用(如自动添加好友、自动转发朋友圈等)。然而,这种俗称“机器人养号”的行为,随着近年微信打击的升级变得举步维艰。恶意注册这条路行不通,号商便渐渐打起了“租用”真人微信号的主意。
不法分子发布收购微信账号、微信群的虚假广告。
随便搜一搜就会发现,社交平台上租购微信的广告并不少。发布者在网上给出一天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报价,成功让部分用户将微信账号密码拱手相让。但也引起了更多用户的怀疑:
拿这些账号做什么才能给出这么高的报酬?
出租的账号要不回来怎么办?
……
众多疑问,答案只有一个:
租微信号,本身就是个陷阱。
02个人账号被挪作他用
出租微信风险重重
显然,这些人千方百计拿到用户的实名制账号,当然不是用来投票那么简单。
有“租号”需求的不是违法犯罪团伙,就是想打“擦边球”的灰产组织。他们在网上发布虚假广告,美其名曰是“短期租借”,其实就是变相盗号,哄骗用户自己交出账号、密码,再理所当然地将这些账号挪作他用。
而向这些人开放账号使用权的结果就是,用户的账号后期可能会被盗用,直接损害自身及亲友的切身利益,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到网络黑灰产的运作中。
因出租账号后被冒用身份,导致微信好友被骗
一方面,账号使用权的离手,意味着用户的隐私也将脱离防护。一旦同意对方登录自己的账号,用户之后的对话内容都可能被截取。个人隐私由此泄露,一些敏感内容甚至会被大幅传播或放在线上黑市出售。
另一方面,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好友对用户账号出租并不知情,因此用户的身份极有可能被冒用。像假扮号主身份向好友借钱、申请借贷、**扰朋友或发布虚假广告实施诈等情况都时有发生。
账号出租后被冒用身份,向好友借钱
有的“租号”套路更深,不但许诺“费用日结、不干扰用户正常生活”,而且用户也无需提供账账号密码,可以直接扫码登录。整套说辞看上去朴实无害,但是在账号外租期间,这类团伙却背地里用租来的账号完成垃圾营销、招**和散播不良信息等恶意行为,危害网络环境。
01
隐私泄露
02
仿冒欺诈、资产损失
03
**扰好友,导致名誉受损
04
账号被用以从事非法行为
…
……
不仅如此,由于普通用户的实名账号拥有支付功能,而且一般没有异常交易记录,因此很容易被不法团伙(即所谓‘水房’)盯上,用来拆分、“洗白”他们手上的赃款,逃避监管部门和警方的监控、追踪。而一旦用户出租的微信被卷入“洗钱”风浪,他们的账号也将不再“清白”。
03严厉打击租售微信账号
出租个人账号亦属违规
对于在平台中租售微信账号的行为,微信团队一直严打严防,避免让用户落入圈套、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帮凶”。
部分被处理账号公示
ID
昵称
az949****39
一**鸟
a3140***36
*欣
****58
呼***?
Lf****ku
*染
c-03****17
*芳
****30
婷**下
****54
小**麻
ai1****he
树*李
****06
*甜
****11
不*.
而事实上,在《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也已明文规定,微信用户拥有账号的使用权,但不可以将账号出租或转让给他人,也不可以租用或借用他人的微信账号。
《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
7.1.2 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账号的使用权,且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同时,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微信账号或者以其他方式许可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使用微信账号。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受赠、继承、承租、受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微信账号。
由此,出租微信账号不但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本身也违反了微信软件的使用规定。
有“租号”需求的不是违法犯罪团伙,就是想打“擦边球”的灰产组织。他们在网上发布虚假广告,美其名曰是“短期租借”,其实就是变相盗号,哄骗用户自己交出账号、密码,再理所当然地将这些账号挪作他用。而向这些人开放账号使用权的结果就是,账号后期可能会被冻结、盗用,直接损害自身及亲友的切身利益,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到网络黑灰产的运作中。
广大在校学生要加强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微信号、支付宝账号、QQ号等社交软件账号信息。切勿因为贪图小利,赔上原本精彩的人生!
法律依据
出租、出售个人社交账号主要可能涉及以下罪名:
1、收购、转卖账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社交账号为实名注册,且绑定了手机号、银行卡等各类个人信息。收购、转卖含有可能影响账号注册人人身、财产安全信息的个人社交账号达到一定数量将触犯法律,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17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出租社交账号沦为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的帮凶,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针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独立入罪。
法条链接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针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独立入罪。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