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想创业 光荣与梦想特辑|17岁创业,19岁年入千万,没背景没学历的他靠什么?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给自己找许多理由,来当做不接纳,不改变的借口。其实就是缺个一咬牙一跺脚的开始!
”
REC
来自台州乡村,没学历没背景, 17岁创业,18岁赚取人生第一个千万,他用了一年多时间。
一穷二白的外乡人,从沿街推销水龙头到江苏泰州当地知名的地产开发商,他用了十年。
28岁时,没背景的他却被推举担任泰兴市浙商商会会长和泰兴市政协常委。
他是谁?
——他是胡大利。
时代浙商精董四期学员,江苏泰州同盛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银邦建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外创业的优秀浙商, 一位有20多年创业经历的75后创业老兵。
沿街发名片推销到年销售2000万
他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胡大利对这位著名的女作家不大熟悉,但却用行动践行了:成功也要趁早。
胡大利老家台州,那个年代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和隔壁温州比起来,甚至有点儿小透明。
90年代,台州民营经济已经逐渐活跃,要么是几个亲戚朋友合伙开个加工小作坊,要么就是出去做生意。年轻人如果不读书,就出去做生意,至于种田,台州自古都不是能靠种田吃饭的地方。
和他的大部分同乡一样,胡大利年纪轻轻就选择了走出去,做生意。
1992年,不满17岁的他独自来到江苏扬州。
刚到扬州,没有本钱,胡大利和在当地的台州老乡一样,租了辆自行车,从沿街发名片推销水龙头开始做。如果有人下单,胡大利就通过公共汽车,从老家台州进货。靠着浙江人天生的眼活肯吃苦,业务做的还不错,但胡大利很不满意,靠一个人上门一单一单推销太慢。
不开店就永远是跑业务的
18岁,年轻好胜的胡大利咬咬牙,在扬州与泰州交界的地方,租了一间十多平米的小店,不再局限于卖水龙头,增加了水暖、管道、浴缸、马桶等品类,客户群扩大但经营成本也增加了。
店面容易租,老板却没那么好当。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胡大利也经历过。最艰难的时候,几十吨的货物,胡大利舍不得请人,愣是强撑着和两个员工一起,一个一个卸完,只是为了省下50元的装卸费。
货物丰富又诚实讲信誉,胡大利很快在当地建材行业闯出了名头。
19岁,胡大利注册了他人生第一家贸易公司,从小店到公司,腾笼换鸟,随着公司实力的增强,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一些更大的项目。公司成立第一年,销售量就超过1500万。依靠老家先进的经营理念,以泰州为中心,胡大利公司业务开始快速向周边省市延伸。
尽管在事业上锐气十足,但本质上胡大利还是一个遵循传统的男人,笃信先成家后立业。幸运的是他很快遇到了跟他一起奋斗创业的人生伴侣,并在泰州买了地建了房安了家。
生意越做越大,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
作为泰州当地有影响力的浙商,胡大利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支持泰州经济建设发展,帮助当地到浙江招商引资,协助同来的浙商快速投入当地发展。2003年,胡大利被推举为泰兴市浙商商会会长,并在不久后当选政协常委。
地产十年
有时候,危机即转机。
大量的社会活动让胡大利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行业精英,让年少成功的他有了危机意识,原来在别的地方别的领域有更多的优秀人士,这让胡大利意识到自己不能安于自我满足。
建材行业本身就是地产行业的关联领域,也是胡大利经常打交道的地方。一个偶然的机会,胡大利用不到两百万,竞拍到泰州一个市场的产权,经过改造装修再出租,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竞拍不到三年就收回了成本。
浙商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让胡大利意识到:地产行业可能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
他开始慢慢将事业向地产开发方面延伸,反复的试探市场,2008年,胡大利注册了泰州同盛置业有限公司,及时精准抓住地产开发的黄金十年,在泰州、江西、陕西、河南等省市,拿下多个地块,参与当地的商用房、住宅区及城市改造项目,使地产开发成为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期间,胡大利并没有丢掉建材贸易事业,而是利用商用房开发让建材板块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与红星美凯龙、百安居等知名企业合作,走品牌化经营道路。
最近两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整个地产业都在调整,这让胡大利再次有了危机意识,用他的话来讲,社会发展速度太快,要稳一下。他开始收缩在地产领域的投资,但对做企业的人来讲,这个领域的收缩并不代表停下脚步。
转战新零售
人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过了四十的胡大利依然保留着年少时的闯劲儿,17岁从家乡台州出发到江苏,凭着浙商敢闯、共赢的个性,在异乡创造出了属于他的辉煌。
不惑之年,胡大利再次出发,从江苏到上海,这一次他盯上了新零售,经营范围还是老本行建材行业,但做法却变了。
“未来是90后00后的,你要做他们的生意,就要知道他们的想法”,胡大利这样说。
这次见到胡大利,是在他上海的公司,这家叫上海银邦的建材贸易公司是在2017年开始正式运营,胡大利希望在上海这个金融经济中心,让建材行业通过新零售有新的发展机遇。
时隔二十几年,这次创业和他17岁创业时的场景有些相似,有些不同。那会儿胡大利是住在店里地板上;现在,他住公司,不过条件比原来好多了——有床。
胡大利开始关注年轻人的生活。他说,到上海才学会第一次用滴滴打车,用美团点外卖,企业经营的经验他有,但时代不一样了,他想知道年轻人的思维想法。
2017年,胡大利报考时代浙商金融研究,开始学金融学投资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同学的企业经营方式,这对他是全新的体验,也是他17岁创业后,第一次回到教室听老师讲课。
关注新事物学习新名词,胡大利说,了解现在的90后搞懂新商业环境,需要一点新方式。
上海银邦是一家建材贸易公司,主要业务是吊顶。建材行业对胡大利来讲,再熟悉不过,但那时原来的经营方式,货卖掉就行;但是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的90后、00后是不吃这套的。
打动他们就要找到了解他们的人。
75后的胡大利说他不大懂,他就找懂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就要专业的人来做,这是他多年创业成功的杀手锏。
上海银邦现任总经理是胡大利用百万重金挖来的80后,而公司员工除了他这个老板和几个“老人”,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
“为什么请80后?现在的生意都是跟90后做,你让一个60后或者70后,去管理一群90后,或者跟90后谈生意,那是谈不下去的,年龄差太多,思维想法差更远”。
现在一个客户在胡大利公司旗下门店或者线上看好下单,由设计师设计后上门安装,并负责后续的维护保养一系列服务。
对新零售,胡大利说他的理解是,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最后做到线上线下统一。除了线上业务,2017年,上海银邦旗下门店已经开了二十几家,其中不少是开设在体验感较好的大型商场或者家居城。
随着下一代步入社会,胡大利希望在未来的十年中,逐渐将事业转向上海,这里离家乡距离更近;并期望以建材新零售为入口,打造一个集建筑、建材、贸易、投资为一体的平台型集团公司。
对胡大利来讲,事业传承已经开始布局。
“
总结一下我现在的生活态度,就是:尽己力,听天命,无愧于心。顺势而为,随遇而安,不懂就学。孝父母,敬师长,义友人,做孩子的榜样。家和万事兴,这样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