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角色,环环相扣,“黑中介”搞招工诈骗套路多!
扬子晚报网3月10日讯(通讯员曹黎 记者 于英杰)春节过后是找工作的高峰期,很多求职者通过招聘网站寻找机会。岂不知一些诈骗团伙也瞄上这些求职者,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鱼”上钩,环环相扣设置骗局,骗取求职者财物。苏州相城警方打掉这样一个诈骗团伙。日前,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被告人龚某某等9人提起公诉,该诈骗团伙短时间内在相城更换窝点4次、诈骗100多人。
“黑中介”诈骗套路四步走——
1、高薪优质岗位诱人上钩
2017年6月,南京某知名高校研究生小文面临毕业,在智联招聘网上搜索符合自己的岗位,苏州是他的首选工作地点之一。“中铁**建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月薪8000元、五险一金全部缴纳、要求:建筑专业应届毕业生……”看到这条招聘信息,小文眼前一亮,根据要求向对方邮箱发送了个人简历。
次日,小文如愿收到了对方邮件:“您好!您符合我公司面试要求,请您于6月16日下午1时至苏州市相城区**路**号**地铁站附近面试。联系人:支工:1380*******。”小文很兴奋,立刻电话联系支工。支工客气地表示,公司重视和欢迎小文这样的优质毕业生,希望准时面试。6月16日,小文乘火车到了苏州并到了约定的地铁站。与支工联系后,迅速有一名女员工接小文到旁边写字楼。可是,紧张的小文没仔细查看公司的名称和营业执照等信息。
2、简单又顺利的面试流程
小文根据工作人员要求提交了简历、填写了两张表格,工作人员问小文是否有正在使用的个人名下银行卡,以后作为工资卡使用。小文迅速掏出银行卡。工作人员又提出,带他到楼下打印一张取款凭条,证明银行卡可以正常使用,小文虽有疑惑,但还是跟着去楼下取钱,并按约定把取款凭条给了对方,把取的现金放入自己钱包。
面试官是个中年男性,问了几个常规性问题,并未涉及专业领域,小文看到面试官微微点头,心里顿时一阵轻松。面试官果然说:“经过严格面试,你符合公司要求,需要先签订合同,然后需要到工地进行现场测试,一会有司机带你去,现场测试会用到Ipad,希望你交纳2600元押金。”小文没多想,把刚取的现金给了工作人员,并随在楼下等候的“司机”准备去下个地点。
3、“热情司机”哄骗反悔
“司机”是个中年男性,对小文十分热情,问了好多个人问题。小文一一回答,发现两人居然是老乡。边走边聊5分钟,“司机”神秘地把小文拉到巷子里说:“小伙子,看在老乡份上,我告诉你,你被骗了!”小文吓得一身冷汗。“司机”告诉小文,他应聘的是个黑中介,签的是劳务派遣合同,根本没有什么好工作,都是普通工厂的操作工,一个月才一两千元,又苦又累。小文赶紧掏出合同,果然合同上写的劳务派遣,而不是建筑公司。小文感觉不妙,准备回去解除合同。“司机”一把拉回他:“小伙子,你不去工作要交违约金,现在解除合同,也要交高额违约金。”小文赶紧问,押金怎么办,要不要报警?
这时,“好心司机”又说:“你太简单了,这个中介是个黑社会,报警也没用,他们会报复,上次有个人腿被打断了……”经过一阵忽悠,小文吓得脸都白了。“司机”趁机说,看在是老乡的份上,我认识这个公司的老板,带你去解除合同,看违约金能不能不交,押金就别想了。
4、被逼无奈“解除合同”
“司机”带小文到了停车场,有一个黑衣男子正在擦车,“司机”递了根烟喊了声“仔哥”。仔哥抬头问什么事。“司机”说:“你看,这是我老乡,小孩不懂事,家里忽然有急事,不能去工作了,能不能把合同解除了。”这个“仔哥”很生气,指着小文吼“都像你们这样,想工作就工作,签了合同又反悔,我们怎么弄啊?”
小文连忙道歉。“仔哥”勉强同意说:“算了,走吧!”当场把合同撕了。小文战战兢兢地问押金能否退还?“仔哥”一听很生气:“不让你交违约金,你还敢要押金?”“司机”赶紧拉着小文走,边走边劝他回去,不要惹了这伙人。 然后,“司机”一路把小文送到地铁站。“虎口脱险”的小文不明就里,对“司机”十分感谢,还特意给他买了包烟。坐上地铁的小文惊魂未定,感觉十分蹊跷,但人生地不熟,敢怒不敢言。
小文哪里知道,一直被视为救命稻草的“司机”,实际上是诈骗团伙的一员,扮演“培训员”的角色,专门负责假装知情者,告诉求职者被骗,劝说求职者不要接受工作,配合“唱白脸”骗钱。
揭秘—— 诈骗团伙分工明确,组织严密
当天和小文一起面试的小李,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小李坚持报警,警察来后又来了一名男子,协商后,对方同意退钱,但坚持称双方是合同纠纷,小李自己没看清楚合同,小李拿了钱也离开了苏州。
2017年3月至9月,苏州相城警方连续接到多人报案称:找工作时被中介骗钱。经缜密调查,警方发现龚某某等10余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于2017年8月至9月将龚某某等9人抓获归案,其他数人被另案处理。
办案机关查明,龚某某是苏州市超杰人力资源公司实际经营者,2016年9月起,伙同多人分工,以介绍工作的名义实施诈骗,形成固定模式,即“业务员”通过冒用用人单位的名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面试。“面试官”在面试后假装录用,再以需要测试用的电脑交押金等为由,让求职者交纳600-2600元不等的押金,并与求职者签订含有较高违约金的劳务合同。
然后,由“培训员”假装知情者告诉求职者被骗,劝求职者不要接受工作,但不接受工作须支付较高的违约金,此时再向求职者谎称认识公司负责人,可以解除合同不用支付违约金,但是押金无法返还。接着,由“后台经理”出面与求职者解除合同,并视情况返还、不返还或部分返还押金,达到骗取押金的目的。如果遇到报警的情况,则由“接警员”出面协商返还押金。
如果诈骗成功,由“负责人”对所谓的负责人、业务员、面试官、培训员、后台经理、接警员按约定分配违法所得。经核实,龚某某等人采用这种诈方式,共骗取小文等107人15余万元,严重损害了就业市场秩序。
【检察官提醒】 求职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
检察官提醒求职者,求职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认真核实招聘信息,发现有“黑中介”诈骗线索,一定要及时报警,司法机关也会进行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广大求知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