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商”日渐崛起增添东北经济新活力
吴争(右)在向顾客推销自己的麻辣烫店。
新华社沈阳1月13日电(记者徐扬 丁非白)“来店里吃点麻辣烫呗,味道可好了!”在中国东北城市沈阳的步行街中街,35岁的吴争一边拿着喇叭向过往的顾客推荐着自己的小店,一边通过手机进行直播。
吴争在网络上有一大批“粉丝”,被网友称为“喇叭哥”,每天都会有来自各地的粉丝前来“打卡”。顾客在结账时,基本都会选择扫描摆放在前台的二维码进行支付。“‘手机直播+二维码’已经成为我的‘标配’。”吴争说。
随着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像吴争一样抓住了新技术带来的机遇。规模庞大的线下小微商户,依靠移动支付平台的技术支持,仅仅凭借一张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日常经营交易和贷款理财活动,而这些线下小微商户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码商”。这股萌生于路边小店的新商业力量正在悄然构建着城市新的商业版图。
数据显示,2019年下半年,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地,“码商”数量快速增长,而在支付宝主打拼团的“每日必抢”小程序上,来自东北地区的消费猛增,增速全国第一,显示出井喷式的消费需求。
由中国新经济研究院与支付宝、口碑饿了么联合发布的《小店经济报告》显示,“码商”已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力。九成路边小店成为“码商”后生意变好,消费频次提升三成。有不少店主在接入移动支付之后,用上了自动记账、自助点餐、信用贷款等服务,为经营节省出更多成本。
来自黑龙江黑河的陈丽美经营着一家烧烤店,她能明显感觉到,用上了移动支付后,烧烤店里加菜追单的频率更高了,“互联网真的太厉害了,好使”。
陈美丽正在经营着自己的烧烤店。
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东北。去年7月,黑龙江省政府同阿里巴巴集团在哈尔滨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借助阿里巴巴集团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共同建设“数字龙江”。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农业、普惠金融、扩大内需、企业上云和数字政府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阿里云“农业大脑”将帮助黑龙江农民提高产量,实现脱贫目标。依托这些合作,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可以将生产制造的全流程搬上云端,依靠云计算平台降本增效。
去年6月,辽宁省政府也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发挥其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推动辽宁省数字经济发展;吉林则正在努力推动城市群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东北的数字经济发展也正在进入快车道,数字经济将成为带动东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导产业变革的新动能。(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