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资格考试全国 人物 | 陈霞:拥有别致人生的90后国家茶艺师
烫壶、倒水、置茶、注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顺其自然而不违和,这就是与陈霞初识的感受。
初识陈霞
深入浅出即岁月静好
九月的秋雨,绵柔如絮。我如约找到隐逸在闹市深处的茶室,初入茶室,简素的明式桌椅线条,素胚勾勒的青花瓷瓶,鹿角霜灰制成的古琴以及纯铜质地的精致香具透出一种安逸和舒缓的气息。凹凸不平的深灰色地砖巧用了明与暗的调和,配合中式古典家具营造出的沉稳大气,让人不由得想到蕙质兰心的茶艺师必是胡兰成笔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年长之人。
入厅门右转,穿过茶具陈列室就来到摆放着博古架的墙面尽头,架子上陈列的荣誉和证书再次佐证着我的想法。全国茶艺比赛裁判资格证书、国家级高级茶艺技师资格证、“娇子杯”茶艺比赛一等奖、韩国禅茶交流活动茶艺展示证、四川省茶文化协会茶艺培训师、四川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秘书聘书。正当我构思着如何与德艺双馨的业界前辈沟通采访时,一声“您好”把我从思索中拉了回来。
眼前倒是一个明媚的女孩,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礼貌地问道:“请问陈霞老师在吗?我们约了今天的采访”。对方微笑着回答:“我就是。”
一阵猝不及防的反转倒让我这个采访老兵心中微微一怔,也许是看出了我的局促,陈霞笑道:“很多人第一次见到我都会有这样的反差,习惯就好了”。我们就在这样的反差中完成了陌生人初识必要的寒暄。
陈霞领着我在一张明式圈椅上落座,眼前的板桌上整齐得摆放茶匙、茶漏、茶针、茶海,一把玲珑可爱的西施紫砂壶像上了釉一样在白炽灯下泛着浅浅的光,烫壶、倒水、置茶、注水,一切就回到了文首的描述。对于茶的认识,陈霞告诉我“茶无定位,适口为珍”,越是了解茶就越接近茶的本真,就好比一双鞋,再贵,如果磨脚,总是不舒服的。因此,茶无贵贱,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这倒正应了大家蔡澜的观点,纯朴自然,一个“真”字就跑出来了。真情流露,就有禅昧,有禅味,道即生,喝茶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道,人生亦如此。说出这番道理的人,尽是眼前这位24岁的姑娘。
朝花夕拾
挫折不幸是晋升之阶
“我是从15岁开始接触茶的,当时是学校举办的兴趣班,我觉得小小的茶杯、茶壶非常好玩,泡几片干枯的树叶就能出好喝好闻的水,非常有趣。”陈霞一边倒茶一边向我描述自己与茶的相遇,与茶结缘是在初夏的茶艺兴趣选修课上,老师讲解了关于茶的历史以及它神奇的功效并亲自给大家冲泡了一壶茶。当端过品茗杯时,花香拂面,茶汤入口,唇齿留香,口感略苦,但已生津止渴。经此体验,茶与茶艺像种子一样在陈霞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
学校的时光转瞬即逝,唯一不变的是少时对茶的朴素兴趣,在茶艺老师的推荐下,陈霞参加了四川省茶文化协会举办的“茶艺师资格考试进修班”。这也许是令陈霞一生都难忘的经历。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做好准备的陈霞兴冲冲地去交学费,从家到缴费点需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站在公交车里,小腿都酸胀难忍了,可心里却充满着期待和喜悦。下车之后,陈霞冒着细雨,一路小跑着来到报名点,浸了雨水的衣服和鞋子让她不自觉地打着寒颤,当她打开背包的一瞬间,整个人都愣了。背包是开着的,而里面的学费早就不翼而飞了, 陈霞感到既难过又委屈,但遇到困难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这就是陈霞的性格。
作家连岳曾说,上帝的规则,是先给痛苦,然后给出路。而魔鬼的规则,是制造麻烦,然后把麻烦合理化。面对痛苦,找到出路,这件事特别难。而在麻烦里面,大部分人都会把麻烦合理化,从此再无出路。面对痛苦,陈霞选择了上帝的规则。学费被偷,不但没有让陈霞退缩,反而更激发了她不服输的一面,回到家也不向父母抱怨,只是找了一份临时的工作,努力赚够学费,也许正是这份要强塑造了陈霞,毕竟当时她还不到二十岁。
来到培训班,作为班里年龄最小的学员,陈霞得到了“全国知名茶艺专家”张京老师传道受业。严爱结合的张京就像妈妈一样,在生活中爱护陈霞,在学艺过程中却要求极严。有一次,为了练习茶艺端杯的正确姿势,硬是让陈霞端着杯子的手臂悬了二十分钟,放下手臂时已经酸得抬不起来了。和很多天资聪慧之才一样,要成就一份事业,往往要克服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巴尔扎克说过,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从陈霞事迹可知,这是一句真理。
陈霞回忆,那时练习茶艺,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泡茶所需的水温普遍在八十五度以上,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把手烫出水泡。十指连心痛,疼痛钻心的时候整晚都睡不着觉。有时候甚至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好几次陈霞都是等她睡着后才回家。日常训练的艰辛时常让陈霞感到委屈,但是如今回头才明白:严师方出高徒。
平凡之路
茶艺闺秀又重回校园
天道酬勤,多年的努力和坚持让陈霞在二十岁出头就获得了国家级茶艺技师这一业界最高称号,而一般获得该称号的从业者都在35岁以上。陈霞还曾代表中国参加过在韩国举办的“禅茶大会”进行交流表演,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赞益。很多时候政府部门接待国外政要、企业精英时陈霞都会在现场进行茶艺表演,展现茶叶丰富的文化内涵。
陈霞说“茶艺,是品茶和泡茶的艺术,艺术和技艺如果脱离市场就很难推广和发扬”。此时陈霞的追求已经从职业发展转变为将茶艺发扬光大。她将庄晚芳先生提出的“廉、美、和、敬”茶道思想融入到茶艺教学当中,每周六都在市中心开讲茶艺美学课,为了将茶艺推而广之,陈霞还在多所职业学校担任茶艺老师。
“同一款茶,不同的人泡出来口味都不同,泡茶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投茶量、水温、出汤时间……”教室里传出陈霞授课的声音,学生们认真地做着笔记,不时端起茶碗进行操作,为了保护学生,陈霞指导学生们分别用冷水、温水泡茶做练习。陈霞看着讲台下的学生骄傲的对我说“业兴于才,这些孩子都是茶业的将来。”
陈霞告诉我,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茶艺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下一步她将推动茶文化教学和表演的传播,并将茶艺和插花、香道、养生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让茶艺成为生活美学的一部分。
作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其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提到,人生最重要的是发现生命的意义。意义就是你自己为自己创造的东西,不管是成名发财还是照顾家人;击败同行或者贡献社会,只有找到意义,生活才有支撑。陈霞,一个平凡的人,用茶艺构建生活的意义, 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也就不平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