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茶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八大问题——基于茶企的角度
本文字数1889,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按:2020年9月5日,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主办、河南采赋茶院承办“当代茶艺发展探讨会暨茶艺师职业规划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承蒙主办方邀请,本人结合自己在茶企的工作经历,从茶企角度,就这个话题做了简要发言。因为论坛时间相对紧张,所以没能具体展开。所以,整理这篇文字,与大家更进一步交流探讨。
正如笔者在论坛发言开头时所表明,茶艺对于茶产业发展而言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茶艺师也是众多茶企经营中的重要力量。只是因为本人发言的重点不是谈成绩,而是谈问题,所以侧重就说几句不太好听的。我相信无论是茶艺研究者还是茶艺相关从业人员,都能把无论是好听的还是不好听的,当作虽然是不同角度但仍然是就事论事开诚布公的交流。
就笔者长期在茶企工作的体会而言,当代茶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
01
概念模糊
这主要体现在,茶艺、茶道、茶文化这三个概念经常混用,导致交流困难,甚至容易引起误解。
这可能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几个概念内涵外延的界定不一样;二是实际相关工作,则是从事情出发,不那么强调具体概念,而事情本身往往是关联多个概念。
(在文末“延伸阅读“,可查看关于中国茶艺、茶道和茶文化三本书籍的思维导图)
02
定位不清
茶艺机构和茶企中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就茶艺机构而言,主要是机构本身的定位,是定位于文化研究机构?还是教育培训机构?或是茶商?或者几者兼而有之?就茶企而言,主要是茶艺师在企业的定位,是店面卖茶?还是培训?是高端接待?还是活动传播?不同定位有不同侧重,定位不清容易导致期望泛化,影响经营聚焦、清晰的技能积累与职业规划。
03
本末倒置
泡出来的茶往往不怎么好喝,这似乎成为许多人诟病茶艺的一个普遍理由。当表演成为主角,茶汤成为配角的时候,本末倒置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茶艺不是不可以表演,但何为根本,还是需要锁定的。
04
训练不够
茶企实际工作中,对于茶艺师的要求往往不仅仅是泡茶,而是需要知茶性识茶礼,或者是还有基于具体工作岗位的其它要求,比如会卖茶。考虑到中国茶的品种繁多千姿百态,这其实不是一个不低的要求,而茶艺师的取证培训时间极为有限,所以基本可以说仅仅取证时的培训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即便是茶学本科或硕士毕业出来到茶企工作,大部分人还是要经历对于具体茶类的实践积累过程,更何况是一两周的取证培训呢?
如果再以“以道统艺,以艺载道”来做要求,就需要更多的训练与积累。
现实情况是,因为训练不够,茶艺师往往在茶企中高不成低不就,定位有点尴尬,或者价值体现不明显。
05
缺乏创新
这体现在茶艺理论、技法和器具三方面。
就理论方面而言,作为“当代茶艺”,除了传承中国古代的茶艺理论,也应该也时代特色,但其理论体系究竟为何?不同茶艺流派的指导思想又是什么?
就技法方面而言,如何结合当代茶叶种类的丰富多彩以及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生活方式,来做相应创新?
就器具而言,除了复制一些古代的器物外,如何从“实用、美观和现代”的角度来进行创新?
06
虚张声势
前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个问题的出现变得顺理成章。虚张声势有多种表现形式,这里简单列举较为常见的三种:
一是过度表演化,比如徒有其表的花架式,又如比脸蛋;
二是动辄冠以“茶道”之名,走玄虚路数;三是盲目崇古,言必称茶经,话必说唐宋,非此不足以显声势。
07
言行不一
这包括不同情形,一种情形是本身不能准确理解所致,另一种情形则是不能知行合一。
有些人以“茶艺”和/或茶道之名,但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口头一套,行动一套,活脱脱将“茶道院”做成了“茶盗院”,认认真真将自己活成了两面人。一方面希望以精神导师示人,另一方面则是以不良商人营生,这种现象的存在,自然是增加了公众的负面观感。
08
融合不够
这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茶艺和茶产业的融合不够。茶艺研究与教育培训,根本上还是促进茶产业,推动茶生活,所以和茶产业的融合非常重要。拿茶艺师培训来讲,如果能增加面向茶产业和茶经营的相关培训,无疑是更有助于茶艺师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的。
二是与其它学科领域如传统文化、艺术、美学和哲学等的融合不够。笔者认为,中国茶文化等高度,并非茶本身的高度,而是中国古代顶级文人群体以茶作为载体,在茶中所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当代茶艺,以及当代茶道和当代茶文化,都需要与更多的学科和更广泛的 知识阶层融合,以促进更好发展。
三是虽然茶艺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我们迄今为止仍然会不时在许多影视剧甚至重大活动的主题宣传片中看到关于茶艺的低级错误。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茶艺与许多相关影响力机构,也还是有融合和推动的空间。
END
微信投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