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针毁一生?生长因子不能打,能救一个是一个
的确,生长因子本身在疾病治疗、医学研究上是很有潜力的,但就目前的成果,用于注射美容,还是太太太太太早。
因为生长因子打进体内之后是不可控的,容易刺激组织无序生长。
先是增生的厚度无序,容易疯长,长长、长歪都有可能。
其次增生的时间也无序,可能打完几天就增生,也可能几个月几年后才开始,就像给皮肤埋了个不定时炸弹。
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有间歇性的皮肤红肿发烫、痛痒,以及组织增厚,摸起来的手感硬硬的不自然。
严重的话增生处会格外突出,出现面包超人苹果肌、蛇精下巴、寿星额等等,影响容貌,也影响心情。
此外,生长因子注射后也很难完全取出,因为大多生长因子都是通过冻干粉溶于生理盐水的形式注射的,打进去之后会分散,它不像假体那样能整个拿出来,所以做取出也可能效果不佳,出现皮肤不平整,形状不美观的情况。最后就算做了取出也不能一劳永逸的,容易复发。
包括在监管上,生长因子注射这个项目到现在都是没有获批的。一些机构以美容为由给客户注射生长因子,属于违法行为。
打了生长因子怎么办?
刚刚说了生长因子打进去不定啥时候增生,所以这里先解答一个开头的问题,打了但还没增生,要马上去取吗?
不用哈,没增生取也取不出来什么,但要注意,一些光电类项目,如果热损伤较大,可能启动皮肤的创伤后修复过程,不排除会增加生长因子被“叫醒上班”的几率。
再来说增生了该咋办~
首先肯定要找到正规的医院、诊所,面诊医生。医生会询问病史,了解注射材料、注射部位及剂量,通过触摸、观察增生组织的形态,配合核磁共振、超声检查甚至病理活检等,来判断打进去的可能是生长因子还是别的啥,打得多深,组织增厚的程度,有没有并发炎症、结节等等。
再根据症状,给出注射、抽吸或切除等治疗方案。
对于主要症状是明显泛红、局部肿块,并且没有全身反应和禁忌症的患者,首选方案是注射治疗,包括类固醇、五氟尿嘧啶等。
而如果是增生超出正常范围比较多,出现了溃烂化脓、肿块内部有波动感,就可以考虑手术的方案,大体上主要采用清创引流、抽吸术或切除术。抽吸术主要指在肿物局部,抽出一定量的增生组织,来减小肿块体积、改善外观。切除术是指,把增生组织按一定的比例切除或全部切除。
另外,为了降低复发几率、减小复发程度,还会配合束脸绷带等在术后的半年到 1 年内使用。
总的来说,生长因子术后的修复是长期的过程,需要边治疗边观察,应变地调整方案。
提问:
老师,我还有几个问题
生长因子取出率高吗,会复发吗?
增生组织很难 100% 去除,看具体的情况,取出率能达到 80% 就已经很不错了。由于生长因子促组织生长的特性,确实存在一定的复发概率。
取出生长因子会不会导致凹陷?
有可能,在相应治疗后皮肤出现局部坑洼、不平整,不过一般来说,在治疗结束后,可以采取一些相对安全的修复方法改善外观,随着时间会有所改善。
去哪里取生长因子比较好?
正规的医院、诊所,身边有成功案例的话,可以先咨询一下,没把握的话,可以找知名度比较高的医生或者医院挂号。
溶脂针、溶解酶对生长因子有效吗?
首先大陆范围还没有获批的正规渠道的溶脂针,其次它针对脂肪组织的,对生长因子导致的增生没用。溶解酶是指玻璃酸酶,要看情况,如果注射材料混合了玻尿酸和生长因子,那溶解酶可以针对性溶解玻尿酸。
生长因子防不胜防,如何有效规避?
01
认准“械Ⅲ”批号
械Ⅲ指的是“三类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中管控最严的一类。只有获得了械Ⅲ注册证编号的产品,才可以用于医美注射。我们熟悉的注射水光、填充类玻尿酸等等都属于这个类别。
怎么看呢?看医疗器械的注册证编号,第五位都是 “3” 。开头是“国械注准”,代表国产医疗器械,“国械注进”代表进口医疗器械,“国械注许”代表港澳台生产的医疗器械。
在做项目之前,一定要确认产品包装,找到注册证编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输入编号进行查询,确认注册证编号、注册人名称、适用范围、管理类别是否和产品包装上的信息一致。
药监局手机端的网页链接放在评论区,需要的小伙伴记得存一下~
#=ylqx
除此之外,现在械 Ⅲ 还可以通过支付宝扫包装上的 UDI 编码来查询。
如果这个码是第一次被扫描查询,会有文字显示,如果查询结果显示“被多次查验”,那就需要小心,检查确认包装是否完好,避免真盒子装假产品的情况。
02
小心生长素、活细胞、分子肽、细胞激活等等一些没咋听过的产品和功效。
如果有填充需求,可以选择有批号、知名度高、已经应用比较多的项目,千万别被乱花迷了眼,除了玻尿酸、自体脂肪,胶原蛋白产品,市场上还有获得械Ⅲ批号的“再生材料”【艾维岚的童颜针、伊妍氏的少女针、濡白天使、艾塑菲 】,无论选择了哪种材料,一定在百分百确认正品之后再注射。
03
选择正规场所、执业医师
要是有美甲美睫店、美发店、采耳店、按摩足浴店,跟你说他们这里可以“打针”,一个字都不要信,能跑多快跑多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