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凌乱的重组胶原蛋白 该如何讲述真相
是驴是马,真拉出遛一遛就知道了。
来源| 聚美丽
作者| 舒秀辉
我们行业有个范式,就是当一个行业性的大热商机出现,就能看到“进入XXX时代”的语句,这些年我们都看过什么“功效护肤时代”、“敏感肌时代”、“早C晚A时代”、“国产玻色因时代”……
但好像,我没怎么见过说“重组胶原蛋白时代”的。
毫无疑问,重组胶原蛋白逐渐进入顶流原料成分的讨论行列,对它的市场预期是千亿规模起的。我们在去年提出,功效护肤的竞争已经逐渐进入活性物时代,无论是植提还是合成生物技术,都是为了提升核心活性物的作用效率,而这就与原料、靶点、通路、皮肤肌理休戚相关。
而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合成生物技术在美妆领域的杰出成果,在今天却还没有被定义为“时代”,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在市场相关的各个产业角色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我们去年在文章《》就做过相应的探讨。
可以说,目前重组胶原蛋白处于一个“大乱斗”的混沌阶段:
热,是真的热,提到创新、差异,可能都会带上重组胶原蛋白,无论是专家、品牌、红人,还是原料商、工厂等等;
乱,也是真的乱,专业技术方每家都说自己在某块是第一,我们作为采购方、红人方、媒体方,都很难辨别这里面的真假和水分。
热代表前景,乱就要理清条理和真相。因此,今年聚美丽品牌学会将组织多场重组胶原蛋白的交流探讨沙龙及会议,邀请与之密切相关和感兴趣的专家、品牌、红人、原料企业、供应链企业等,一同参与这一中国创新原料的产业未来梳理。
5月17日,我们将在广州举办华南地区的第一场重组胶原蛋白的探讨交流沙龙。
01
大乱斗下的争议焦点
关于重组胶原蛋白,我们会有一个灵魂三问:
为什么争议这么大?
争议这么大,那还要不要做?
如果要做,怎么入局?
而其中,最核心的仍然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争议这么大?
主体争议,现在比较明确的主要集中在3个层面:
能否透皮吸收;
随之而来的,它的“中国式命名”模糊了蛋白与肽的定义;
它的主体功效,以及在这一功效领域是否具有超越同类原料的优势;
以及像在“是否与人同源”、“具不具备全链完整三螺旋结构”等等也是争议中的“老选手”了。
这里的底层是,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的成熟度与其产品在市场的火热程度并不匹配。作为原料并没有统一标准,且价格高昂,但目前其功效与其它成熟原料相比并没有突破性提升。
我们以目前主流的3家技术型企业——巨子生物、锦波、创健为例:
巨子生物依托于创始人范代娣教授的身份与科研成果,旗下的应用品牌可复美、可丽金等在市场上广受认知,产品销量也是这一领域的遥遥领先选手,从商业品牌层面是毫无疑问的重组胶原蛋白第一;
锦波作为目前“唯一获批胶原蛋白注射三类器械”的厂家,还拿到了目前唯一的一张注射类注册证,在医美赛道有一定的优势;
创健则虽然与上述两家采用大肠杆菌作为发酵菌不同,采取真核生物毕赤酵母路线,宣称自己第一个研发出“全长氨基酸序列”和“三螺旋结构”且能够实现产业化。
各家看起来都有自己的杀手锏,但是对于我们其他人而言,没有能够科学评判这几家企业技术领先性的标尺。没有前提条件一致的标准,很容易陷入到自说自话,也就会出现每家都很厉害,甚至每家都能出来个“第一”,甚至前段时间出现欧莱雅集团的2大品牌相互“打架”的乌龙事件。
△聚美丽品牌学会2023年在巨子生物的游学探讨
因此,这样的争议会影响众多品牌的决策。
今天的品牌是很矛盾的,在短短这五六年间经历了数个成分、原料红利。重组胶原蛋白显而易见是一个值得进入的领域,但现在的市场杂音会让很多品牌产生“既怕错过风口,又有这是不是智商税”的内心掰扯。
这阵技术风潮究竟能吹多久,具不具备长期有效性?如果要超越,甚至取代玻色因、透明质酸等明星原料的热度地位,成为最主流的C位原料,还有哪些方面要突破的?这样的突破,到底要品牌、原料方和哪些第三方来共同完成哪几步的建设和共创……
以上这些,仅仅是追问的一小部分,更大的冰山还等着我们历经数论的交流、活动、会议,来逐渐揭开和明确。
02
谈论胶原,我们更深讨背后的科研管理
我们谈论重组胶原蛋白,以及组织行业各方来交流各自心得和成果,因为它热且有争议。不过,我们作为产业的观察者和推动者,不是一个产业热点无情的追逐机器。所以,我们更希望的是,借助热点性的重组胶原蛋白,以它为标杆和样本进行品牌科学打造的科研管理,以及落地到更具长期主义的明星大单品的打造实践当中去。
2024年,整个产业非常明显的是,品牌型企业更加追求自身健康的现金流与利润空间,粗放性的投入逐渐会成为过去时。如何进行更有复利性和更有长期竞争力的投资,会越来越成为创始人们思考和回答的命题,不然自身的生存空间会不断被平台业绩和凶猛的白牌所侵蚀。
因此,我们希望在和大家探讨重组胶原蛋白这一大热顶流原料成分的时候,不单纯仅仅是谈论这一原料本身的前景与应用。
更重要的是,聚美丽品牌学会期望借重组胶原蛋白的交流,更进一步地探讨企业在科学品牌的建设路径上,如何更具全局思维地建立技术壁垒,特别是作为决策层,如何选择功效方向,如何决策技术方向,以及在明确技术方向的前提下布局技术雷达。
为什么很多时候,创始人或者核心决策层一开始怀揣着巨大热情和省心投入到专业科研的交流探讨,却很快兴趣索然。很重要的点在于,大家进入了自己的认知盲区。
实际上,这其中专业的确实仍然是要交给专业的科研人员,作为决策层,更核心的命题是如何做好专业科学业务的管理,比如以重组胶原蛋白为例,可以不懂具体的重组胶原蛋白原理,但必须清楚学界在这个层面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有哪几条适合路径,对应的供应资源是哪几家优质的,这都必须是作为决策层需要有实际体感的,这才能最终指导相应明星大单品的差异化和领先性建立。
所以,这次重组胶原蛋白在华南地区的交流沙龙,是聚美丽的抛砖引玉探讨,已经定向邀请了学会内的部分品牌、原料商,以及聚美丽品牌学会的智囊外脑——高校教授和独立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对胶原蛋白类产品有浓厚兴趣的科学测评类KOL也会参与其中。
现仍有少量福利名额开放,如果你是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应用前景、对品牌的系统科研管理有兴趣与困惑的创始人、操盘手,欢迎留言和我们对接参与!
视觉设计:筱情
微信排版:高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