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林佛学院国家茶艺师资格证授证活动圆满举行
两三点雨,五六朵花。群贤毕至,燃香品茗。是日下午,空林佛学院师僧齐聚尘庐,举办茶艺分享会即为获得国家茶艺师资格证的法师颁发证书。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极盛于清,源远流长。佛教崇畅饮茶,先有唐代赵州从谂禅师已“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宋代圆悟克勤禅师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辨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禅茶一味”。
茶和佛教息息相关,喝茶对很多禅师来说是每日的必备功课,空林佛学院为学僧开设茶道课,主要为学僧讲授中国传统的茶艺,旨在学僧通过学习以后和茶文化相熏陶,将之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在未来有拥有更多接引众生的门径,同时在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通过两年的学习,多位学僧成功取得国家茶艺师资格证,借此茶艺分享会为获得证书的学僧颁发证书,以表示佛学院对学僧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视和对诸位法师的肯定。
大众细心品茶,感受暖茶流过舌尖带来的温润,在喧嚣的都市中慢慢地静下来体会茶与当下时光的交融,似入禅的境界。
之后由教务长亦乐法师为学僧颁证并开示:出家人一直以来都保留着喝茶的传统,一方面自古以来禅师打坐时借用茶来调节身心,以免昏沉;另外由于茶形成寺院文化的重要符号,禅堂里吃茶、丛林规约中僧众普茶、通过茶去和合僧团、相互交流勉励。同样,茶叶有着更深的意义,喝茶前先供茶是对三宝的皈敬供养,先奉师长表尊师重道。去感知一片茶叶从发芽到成长、采摘、炒青、揉制到最后经过冲泡成为一碗甘茶的过程,感受万物生长、感受清香扑鼻。通过茶去收摄身心、净化心灵。以后我们要长期开展这样的活动,通过茶的分享把佛学院的师僧,乃至于信众、佛法和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
最后茶道课游咏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在佛学院授课多年的感悟和对佛学院学僧身上茶人的精神表示敬佩,愿大家在未来将这份茶的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通过茶的美好给更多人美好的祝福。
禅茶一味,静虑修心;吃罢散去,不留纤尘。
图 文 | 空林佛学院
美 编 | 宗 沉
近期回顾
·投稿邮箱·
